胡義梅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擋土墻;施工技術;要點
1公路工程路基擋土墻施工技術要點
1.1漿砌片石擋土墻施工技術
1.1.1施工準備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采用全站儀測出擋土墻的中軸線,標識出控制點;測量放線基礎邊線,采用水準儀對各點高程進行測量,要求下挖深度符合設計要求。在測量放線后上報到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查,待審查通過再進入基坑開挖工序。
1.1.2基坑開挖
(1)對深度超過2m的基坑,應設置1∶1的坑壁坡度;為避免基坑開挖出現坍塌,應將木樁打入基坑周圍,形成擋土板;在基坑外側開挖排水溝,避免雨水深入基坑內,同時配備潛水泵,及時排出基坑內的積水。
(2)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基坑開挖深度,并檢測地基承載力,以保證路基工程質量。若地基承載力未能達到設計要求,則要及時上報監理工程師,制定解決方案;若地基承載力、基坑底標高、幾何尺寸等達到設計要求,則要上報到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
1.1.3漿砌片石基礎
(1)清理干凈片石中的雜質,對片石進行試驗,保證各項指標符合要求;采用攪拌機拌和砂漿,控制水的用量;在砌筑前進行復測,在基坑四周打入基礎頂標高控制樁,用拉線控制標高。
(2)砌筑基礎分為兩層或三層結構,每層砌筑厚度為30~35cm,底層厚度最大;在分層砌筑時不用找平,只需上下交錯砌筑上層即可。
(3)在漿砌片石砌筑時,用砂漿密實縫隙,保證無縫隙且填充飽滿;根據圖紙固定沉降縫位置,用泡沫板隔開此處的砌筑部位。
1.1.4漿砌片石墻身
(1)在基礎砌筑后檢查基礎頂標高和幾何尺寸,在檢查合格后砌筑墻身,砌筑前清理基礎表面;在底面放好樣后,用木板制成墻身斷面掛線樣板,將其固定在沉降縫位置,用以控制墻身位置,保證斷面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對掛線樣板、基礎沉降縫、墻身沉降縫的位置進行檢查,及時糾正外側坡度、墻身平面位置不符合設計要求之處。
(2)采用坐漿砌筑方法砌筑第一層,若墻體較長,則應采用分段砌筑,在沉降縫處設置分段位置,每個分段的砌筑高度相差控制在2m之內;對高路段砌筑作業搭設腳手架,強化作業安全控制,不允許在砌筑的墻體上敲擊、翻轉石塊,避免留下安全隱患;在砌筑到2m左右時,要對墻身內側回填土,夯實砌筑基礎。
(3)對高出地面的砌筑墻身應當設置泄水孔,最低的泄水孔要高出地面20cm,泄水孔的縱向與橫向間距分別為1.5m、3m;采用PVC管作為泄水孔的材料,PVC管一端伸出墻面,約5cm左右,另一端用土工濾布包裹,預留出15cm的長度,以免管內滯留堵塞物。
1.1.5沉降縫
根據圖紙要求設置沉降縫,縫寬為2cm,將泡沫板填充到沉降縫內,填充深度為15cm;在沉降縫處理之前,清理干凈縫內的水泥砂漿,控制砂礫的粒徑,不得使用粗粒砂,在砂漿拌制后檢驗強度,強度不得低于砌體砂漿的強度;沉降縫施工時先灑水潤濕墻面,由上至下對墻面進行勾縫;勾縫后清理掉面層上的灰塵,不得對砌體造成外力作用,進入養生階段。
1.2混凝土擋土墻施工
1.2.1基坑開挖
(1)基坑開挖之前進行測量放樣,方法與漿砌片石擋土墻施工的測量放樣方法相同;在基坑開挖時采用三次開挖方式,根據地質情況確定開挖深度,在開挖到設計要求的標高后檢測地基承載力,保證基礎深埋,高度不得小于1m。
(2)本工程開挖的輪廓線要略大于設計要求的基坑尺寸,預留出作業寬度0.5~1m,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坡度。
1.2.2模板安裝
(1)混凝土擋土墻施工采用鋼模板,用螺栓緊固模板;在模板內側用鐵線拉緊,在模板外側橫向布設鋼管用以支撐模板,測量模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2)檢查模板接縫位置,確保接縫與平面垂直,保證模板平整度不得超過5mm;用雙面膠密實接縫,在模板內部涂刷脫模劑,以確保混凝土凝固后可順利脫模。
(3)在安裝模板后檢查模板縱橫面、頂部標高和平面位置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自檢合格后上報到監理工程師審查,審查通過后進入下道工序。
1.2.3澆筑混凝土
(1)擋土墻身采用C25混凝土,本工程采用自產混凝土,配備攪拌站拌和混凝土,并用罐車運輸混凝土至施工現場;在擋土墻基礎施工時,應保證溜槽底部與混凝土面高相距超過2m;從中間向兩側進行混凝土澆筑,厚度要在50cm之內,澆筑后用振搗器進行振搗密實,當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上層混凝土澆筑。
(2)在混凝土振搗中,要控制好振搗時間,保證振搗插點均勻,不得出現漏振或過振問題;在澆筑表層混凝土后,將振搗棒插入到下層混凝土中,深入30cm左右,以保證上下層混凝土密實。
(3)混凝土澆筑盡量連續不間斷施工,若出現突發性事件造成澆筑中斷,且中斷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則應按照施工縫處理。
(4)在混凝土澆筑后清理雜物,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呈梅花形,各孔之間相距2~3m;最底部的泄水孔應當高出地面至少20cm;泄水孔應有一定坡度,保證水順利從孔內排出。
(5)在混凝土擋土墻施工完畢后灑水養護,在混凝土上覆蓋土工布,避免產生混凝土裂縫;養護人員要經常灑水,始終保持混凝土的濕潤狀態,防止水泥水化熱產生的內外溫差裂縫。
2擋土墻施工質量控制
2.1合理確定施工方案
從目前公路路基工程當中擋土墻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來看,合理確定施工方案是第一步。由于公路路基的工程地點不同,每一個路基所面臨的邊坡環境不同,如果邊坡的陡峭程度較高,并且邊坡的穩定性較差,那么在邊坡防護過程當中就需要用到擋土墻技術。同時,在擋土墻基礎的選擇中,選用哪一種?擋土墻施工方案也是要根據施工地點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因此,合理確定施工方案,需要做好對施工路基地點的調研以及施工地點邊坡的調研,以此作為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據。
2.2基礎加固
通過增加墻角結構的尺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擋土墻的結構穩定性,而這一尺寸的具體數值需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尺寸增大之后的墻角能夠降低墻體對基底的壓力同時也達到了墻體設計的要求。完成該步驟之后就可以使用碎石子之類的建筑材料對其進行回填。
2.3排水
當路基擋土墻遭遇強降雨天氣或者洪澇災害時就有可能導致其穩定性受到很大的影響,例如,有可能在水流的作用墻體的地基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沉從而導致墻體的穩定性出現明顯的破壞。通過在擋土墻的周邊設置排水溝的措施可以在地表水流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進行排水,進而降低水流對墻體的破壞。
結束語:
通過在路基兩側設置擋土墻可以節約減少路基施工對土地資源的消耗,而且這一技術的運用可增強了路基兩側的穩定性,減少了路基兩側出現坍塌侵蝕的風險。在公路基施擋土墻工過程中要根據前期的地質、土層、水文條件的調研活動制定出科學的施工方案,尤其要做好擋土墻的加固及排水工作。
參考文獻:
[1]賈向宇.公路路基工程擋土墻的施工技術實踐[J].技術與市場,2019,26(6).
[2]駱玫.路基工程擋土墻施工工藝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3):223-223.
[3]劉壽永.公路擋土墻施工技術及加固措施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9):31-32.
[4]馬紅敏.淺析公路路基擋土墻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15(20):23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