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羨云
摘要:針對使用已故配偶工齡購買“房改房”的權屬繼承問題,考慮到所購房屋價款包含了已故配偶工齡、職稱(職務)、每個家庭只能享受一次房改政策因素,遺囑繼承人可給予其他法定繼承人一定經濟補償,其他法定繼承人也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爭取自己就已故配偶工齡優惠部分的繼承權益。
關鍵詞:房改房;工齡;繼承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138-(2021)11-0054-55 收稿日期:2021-10-10
不動產非公證繼承轉移登記實務中遇到一案例。某房是產權人羅某某在其配偶李某死亡之后購買“房改房”所得,購房時使用了已故配偶李某的工齡優惠,羅某某與其配偶李某有子女羅某1和羅某2 ,產權人羅某某生前立有該房由羅某1繼承的公證遺囑。羅某某死亡之后,羅某1持公證遺囑到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非公證繼承轉移登記。羅某2以產權人羅某某使用了已故配偶工齡優惠購買房屋為由,要求登記機構將其列為共同繼承人。此案例涉及的是使用已故配偶工齡購買“房改房”,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還是健在一方的個人財產?是否能作為已故配偶的遺產產生繼承,或由健在的一方單獨處置?對于上述問題,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一直困擾著不動產登記機構工作人員。
對此,國務院房改主管部門建設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曾出臺過存在矛盾的意見。建設部《關于唐民悅房改房產權認定問題的復函》(建住房市函〔1999〕005號)答復如下:“按照目前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有關政策,按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公有住房以城鎮職工家庭(夫婦雙方)為購房主體,且每個家庭只能享受一次。本案中唐民悅按房改房政策購買住房時享受了其配偶的工齡優惠,該住房應當視為其夫婦雙方共同購買。因此,我司認為,該住房應視為唐民悅與其配偶共有財產”;2000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復函《關于在享受本人工齡和已死亡配偶生前工齡優惠后購買公房是否屬夫妻共同財產的函》(最高院〔2000〕法民字第4號)曾給出明確意見:“夫妻一方死亡后,如果遺產已經繼承完畢,健在一方用自己的積蓄購買的公有住房應視為個人財產,購買該房時所享受的已死亡配偶的工齡優惠只是一種政策性補貼,而非財產或財產權益。夫妻一方死亡后,如果遺產沒有分割,應予查明購房款是夫妻雙方的共同積蓄,還是配偶一方的個人所得,以此確認所購房屋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如果購房款是夫妻雙方的共同積蓄,所購房屋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此復函與建設部意見相左。但該司法解釋已于2013年2月18日被《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間發布的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第十批)的決定》以“與現行房改政策不一致”為由廢止,但也并未出臺新的司法解釋。因此,筆者認為,在分析研判具體案例時,也可供參考。
根據《民法典》第13條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據此可知,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且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生,終于死。《民法典》第114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自然人死亡后,死者既不是民事主體,也無民事權利能力,無法對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作出相應的意思表示。因此,對使用已故配偶工齡優惠購買房改房認定為健在一方個人財產,更符合法理一些。
若房改房認為是健在一方所有,那享受已故配偶工齡優惠部分權益也成為健在一方所有嗎?
按照房改政策,工齡優惠是指在房改時售房單位根據購房職工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前的工齡給予的工齡折扣,在房改售房時能夠折抵部分購房款。若工齡優惠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應是夫妻共有的權益。在一方死亡時,所購房屋含有死亡配偶的貢獻,工齡優惠購房時所折抵的房款可視作遺產,法定繼承人應享有相應權益。
參考北京、上海兩地的司法實踐及北京高院《關于審理繼承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解答》,按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公房時,依國家有關政策折算已死亡配偶一方工齡而獲得政策性福利的,該政策性福利所對應財產價值的個人部分應作為已死亡配偶的遺產予以繼承。購房中僅使用已故配偶的工齡優惠購買房改房,不產生已故配偶享有房屋所有權的法律后果,已故配偶的工齡優惠實際來源于死者生前的貢獻,屬于已故配偶的財產權益,該工齡優惠所對應的財產價值的個人部分應作為死者配偶的遺產予以繼承。該政策福利所對應的財產價值計算參考公式列出:(已死亡配偶工齡對應財產價值個人部分÷購買公房時房屋市值)×房屋現值。此公式考慮了工齡優惠折抵的購房款在購房時所占比例,以及房屋(繼承)處分時點所對應的房屋現值(即升值部分)。
綜上,前述使用已故配偶工齡購買房改房,并已登記在健在一方羅某某名下,根據不動產物權登記生效原則,羅某某作為登記所有權人,有權在公證遺囑中對該房屋進行處分。但考慮到所購房屋價款包含了已故配偶工齡、職稱(職務)、每個家庭只能享受一次房改政策因素,遺囑繼承人可給予其他法定繼承人一定經濟補償,其他法定繼承人也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爭取自己就已故配偶工齡優惠部分的繼承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