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雯靖
(昌吉州圖書館,新疆 昌吉 831200)
愈發科學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知識的渴求與欲望越大,對圖書館的需求度也就越大。大數據信息化的發展,讓圖書館資源不再局限于實體書刊上,更加便捷的數字資源共享也應運而生,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共享給公共圖書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由此圖書館學界開始探索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的道路,尋求公共圖書館的健康長遠發展。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沒有哪一條道路的探索是一帆風順的,圖書館學界在進行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道路的探索中,發現了許多問題,找到攻克點,克服難題,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夠推動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的長遠發展,促進社會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
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國際局勢下,國內外圖書館學界對數字資源共享皆有研究,不同點是,國外的研究注重理論,而國內的研究注重實踐運用。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數字資源共享的現存問題。
第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發達,云端數字信息量巨大,范圍廣,搜集速度快,于享受數字資源共享便利的用戶而言,這無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于資源端而言,不易保障他人的知識產權,易侵害他人的權利。
第二,數字資源共享依賴于強大的信息技術的支撐。目前,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技術運用雖然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依舊無法克服在大數據網絡中,數字資源雜亂、分散、質量低等難題。所以公共圖書館中信息技術水平,也是影響數字資源共享的因素之一。
第三,數字資源共享,其服務范圍廣,受眾人群多,其中不乏老年人與孩童。這部分人群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不高,難以合理利用數字資源共享的便利,面對這一部分人群,公共圖書館應該優化服務設備,讓數字資源共享,不將老年人與孩童隔絕在外,無法緊扣數字資源共享中“共享”的主題,難以發揮社會資源的最大使用價值[1]。
公共圖書館人流量大,特別是周六、周日,人流量更是成倍增加,導致圖書館負荷過重,無法給借閱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同時,借閱人員在一定概率上,可能需要借閱同一類型的書目,圖書館資源若是不充足,極易降低借閱者的體驗感。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共享可以突破空間性,讓借閱者隨時隨地,可以通過數字資源端收集自己需要的資料,同時,也避免了在圖書館實體書刊借閱中資料收集,重復查找困難等問題的發生,大幅度節省了借閱者的時間成本,也緩解了圖書館資源匱乏的壓力,大程度上滿足了借閱者的需求。假如將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運用到高校中,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及教師教學需求,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更好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2]。數字資源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圖書館的建設成本,數字資源共享的運用,可以適當減少圖書館的硬件服務基礎設施,將節省的成本投入到支付更精妙的數字資源中,為借閱者帶來更多的資源,優化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體系。圖書館作為社會基礎的服務設施,在公共圖書館有效利用數字資源共享,有助于促進社會的資源開放,合理利用。
數字資源共享,打破了圖書館資源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性,促進資源無縫銜接,提升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公共圖書館場地再大,終歸是有限的,當中能承載的可利用資源也是有限的,并且圖書館還存在營業時間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借閱者隨時隨地的資源需求。數字資源共享利用發達的網絡技術突破了局限,使圖書館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數字資源共享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也能實現資源分析與關聯類比,讓借閱者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接收到更多的外延知識,擴大借閱者的資源儲備。在對公共圖書館進行數字資源共享的運用中,圖書館管理者一定要把握住數字資源的特點,根據它的特點,對圖書館進行合理、有效的數字資源共享安排,發揮其最大的優勢,形成合理的建設思路。例如:針對圖書館開館時間不夠長,座位不夠多,學習空間有限的問題,在掌握了數字資源共享的特點之后,就可以有效緩解這部分壓力,而圖書館人員密集,導致網絡不通暢的問題,也隨著數字資源共享運用下,人員逐漸疏通,得到有效緩解[3]。
數字資源越來越豐富,在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中,將數字資源進行最快速的檢索也是圖書館管理者需要積極探索的道路。根據借閱者的需求,實時實地閱讀到自己需要的書目,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優化圖書館借閱體系,促進數字資源的合理運用,是數字資源共享最為顯著的價值導向。優化數字資源共享平臺是目前能夠實現目標的最優途徑。平臺的優化需要從數字資源來源、數字資源質量、數字資源用戶及數字資源共享平臺開發者幾方面入手。
從數字資源來源這一方面來說,優先保障數字資源來源的安全性,確保存儲到數字資源共享平臺上的資源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大數據時代下,網絡信息參差不齊,流入平臺的信息也五花八門,而接觸到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的人群不只是擁有獨立思想辨識度的成年人,同時也有思想尚在成長的未成年人,如果無法把控住數字資源的來源,也就無法保障數字資源的質量,既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又易給成年借閱者帶來極度差勁的借閱體驗。把控數字資源的來源,是對數字資源質量保證,但是數字資源的質量不能僅僅以健康與否來界定,同時,還要有質量的保證。每個資源用戶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加優質的資源,為自己的工作增光添彩。這就需要圖書館方在提供數字資源時,做好嚴格地把控與選取,做好數字資源質量分層,既滿足用戶高質量需求,又滿足客戶中等質量要求,給予客戶全方位的服務,在這樣的條件下,就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群體來使用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當越來越多的客戶逐漸參與到數字資源平臺的運用中,圖書館方就要及時鑒別用戶的需求類型。如對于專業型需求的用戶來說,他們對數字資源有著很強的敏感性,數字資源共享平臺將其作為重要的服務對象,努力為這部分的用戶提供更加科學化的資源。而對于臨時型或者是目的型的用戶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快速又準確的資源查找,這就需要優化共享平臺的檢索系統,通過關鍵字的檢索,就能夠提供大量準確的資源來滿足用戶需求。無論是從客戶端還是到平臺后期服務,都離不開數字資源共享平臺開發者的辛勤付出。開發者在進行平臺建設中,從下載安裝到監測一連貫的工作鏈都需要做到盡善盡美,確保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的順利運行[4]。
數字資源共享用戶的差異性,也影響著數字資源的類別的多樣性,對于數字資源的分類,圖書館方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標準。比如數據庫、電子期刊圖書、網頁等,其中也含是免費使用的數字資源還是付費使用的數字資源。靜態資源中的word文件、PDF文件、圖像JPG文件、PNG文件、BMP文件……,文字文件要確保文字的質量,不可缺字漏字,有錯別字等情況,圖像文件則需要保證圖像的清晰度及格式轉換與實時運用;動態資源中,動畫文件GIF文件、flash文件等,視頻文件MPEG文件、AVI文件等,音頻文件MIDI文件、MP3文件、ASF文件等。靜態資源的優勢是詳細,能夠幫助用戶獲取更多有效信息,而動態資源相對來說就會更加的形象、生動、直觀,更利于用戶在使用中的便利性[5]。除動態資源和靜態資源的宏觀分類外,還存在更為細致的其他分類,如商業性與非商業性、科研性、教學性等的區分。在豐富數字資源類型的基礎上,做好數字資源的分門別類,防止造成數字資源雜亂無章的現象,讓用戶在使用中更有針對性,提升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感。當數字資源共享平臺所提供的數字資源類型越豐富,所能承載的可用也就越多,這就更滿足更多用戶的需要,吸引更多的用戶,擴大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的受眾群體[6]。
公共圖書館實行數字資源共享,有利于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提供,減少資源浪費,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為教學、科研及其他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利用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的特點,結合用戶的需求,圖書館學界優化數字資源共享平臺,提升數字資源質量與平臺服務質量,實現擴大數字資源共享平臺使用范圍的目標,促進資源信息化的發展。圖書館更是應該把握時代的發展機遇,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勇于創新思考,積極探索利于推動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發展的道路,為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