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嬌
(晉州市人民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2260)
在新形勢背景下,伴隨著社會市場經濟不斷地發展,各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地增加,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益與社會地位,醫院需要開展工商管理工作,尤其經濟管理。在實施工商管理后,不但可增加社會效益、經濟,同時還能給予廣大群眾更加舒適、便利、放心的就醫場所,利于醫院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在進行工商管理時,需要不斷地發揮其經濟調節職能、提升醫院經濟效益,提高醫院發展速度[1]。
在新形勢背景下,各醫院不斷地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情況,對于工商管理的經濟調節職能給予高度重視,期望工商管理模式能夠不斷地對經濟發展體系進行完善,并且給予更多價值豐富的政策、措施,利于醫院實施可持續發展。但是若醫院缺乏經濟調節環節,則會導致市場經濟秩序出現混亂,并且醫院也無法營造出具有秩序性、監督性的環境,對醫院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具有負性影響[2]。
新形勢背景下,有效的工商管理工作展開可提高醫院管理工作質量水平,工商管理工作的各大項目均需要遵循法律法規才能展開,這也給予管理工作更高標準,同時,對管理工作也具有監督作用,可不斷地提高管理質量水平,為醫院發展創造條件。
目前,新醫改政策強調醫院管理趨于公益性發展,需要更全面地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從而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和家庭負擔。在醫療政策中,不斷地增加患者到院治療的資金補助,對有關報銷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在財務管理方面,則需要會計人員對醫院成本支出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對費用較高、耗材量大的藥品采集途徑進行把控,從而降低患者治療費用貴的問題。
在新醫改背景下,為了嚴格地減少亂開藥情況,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中,對于各項醫療流程做好全面的細化及明確,不斷地對醫生開具藥房、用藥流程、藥品管理儲存等流程進行規范,增加院內補助,從而減輕員工壓力,提高工作積極性,以最佳狀態為患者給予醫療服務。
新形勢背景下,綜合管理功能性屬于醫院工商管理的特征之一。醫院的工商管理工作不僅體現在對經濟狀況的管理中,同時還包括法律法規、員工心理、經濟管理等方面內容。在此情況下,醫院則需要不斷地對工商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從而保證醫院各階段經濟狀況均與市場經濟有密切聯系,并且市場經濟還能對醫院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引領作用,可為醫院發展給予更加寬廣平臺。因此,其綜合功能性能夠更加全面性地分析醫院現目前實際經濟狀況,為醫院發展給予有效參考信息與措施[3]。
醫院工商管理中還可能包括行政執法相關項目,這就要求醫院在進行正常工作時,必須要遵循各法律程序,不僅需要提高醫院工商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同時,還需要減少醫院個人在此期間出現的違規行為。在法律制度保障下,讓醫院的價值得到充分展現,不但能夠維護醫院正常秩序,同時創設出良好競爭環境,提高醫院社會地位[4]。
醫院工作的順利展開與各科室、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具有積極聯系。在不斷地將工商管理運用于醫院工作中,不但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對于醫院經濟發展給予強力支持,所以醫院期望不斷地提高自身經濟與管理水平,則需要對自身工作展開總結分析,確保管理制度有效、合理時,還需要根據各科室工作環境、方式進行完善,適應各科室不同的管理需求。同時,在工商管理工作展開時,審計科、紀委等部門需要發揮監管工作,運用針對性措施,提高醫院可持續發展速度[5]。
現今,在醫療體制出現不斷的改革后,醫療服務費及預算補償則需要在醫院運作時依照有關經濟水平、預算補償政策展開分析,隨后收取相關服務費用。但是在處于較為復雜的市場經濟背景下,較多因素阻礙醫院的整體發展,同時,還造成嚴重的社會負性影響,主要包括在收費時,國家政策要求醫院需施行“患者購藥零差價”“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收費”等情況,此類措施不但能夠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就醫時對醫院的認同度,提升醫院整體社會地位。但在醫院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缺乏規范制度支撐,因此,管理人員需要增加重視度,管理部門需要針對醫院內出現的相關資源配置問題進行分析,進行有效的調節,從而減少醫院損失。此外,受到新形勢的推動,醫院工商管理還需要滿足衛生需求、提高醫院經濟效益,促進醫療事業發展[6]。
在醫院發展期間,存在的普遍問題為財務狀況與實際不符,對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造成阻礙。醫院在發揮工商管理職能后,能夠提高會計人員對于財務管理的正確認識,確保財務工作順利開展。醫院組織會計人員不斷地對工商管理知識進行學習,不斷地提升其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力,利于保障工商管理工作開展。同時,會計人員需要針對醫院發展情況展開分析,不斷地完善管理模式、創新管理理念,提高資源合理利用率。除此之外,醫院各科室間需要增加交流與溝通次數,從而讓固定的監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形成,提高工商管理工作的準確性、有效性。此外,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等制度進行學習,確定自身職責,不斷地完善獎懲制度;不斷地提高管理人員工作效率、水平,職業素養等。不斷地激發醫院財務管理人員主動性、積極性[7]。
現今,醫院傳統醫療模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因此醫院若想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優勢地位,則需要不斷地完善醫療模式,摒棄傳統固有觀念,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定時地對醫護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建立較為完善的培訓體系,不斷地改進醫院管理方式,讓醫院人員能夠更快速地適應醫院提出的更高標準要求。按照數據調查展示,現目前大多數醫院仍然存在培訓力度不強、操作性較低等情況,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具體措施如下。首先,需要向醫院各員工強調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制度等,提高員工對于單位歷史文化有具體的了解。其次,對員工展開素質化教育、技能培訓,從而提高員工理論及技能知識水平。最后,不斷地強調良好服務意識對于醫院發展的重要性,讓醫院發展能夠更加緊密地與市場經濟發展結合。同時醫院管理人員還需要利用各種激勵制度提高醫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給予患者更加舒適的醫療服務,為醫院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8]。
當前背景下,大多數醫院不斷地引進高精尖設備,但是讓原有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從而形成資源浪費情況。所以醫院需要不斷地加強管理力度,在市場經濟規律下展開醫院經營工作,詳細地記錄醫院收支情況,為醫院創造出更豐富的經濟效益。同時,還需要展開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地完善經營管理體制,確保醫院投資成本、醫院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運用。同時,醫院期望實現可持續發展,則需要不斷地摒棄舊思想,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地發展新醫療項目,制定完善且全面的實施方案,提高醫療設備利用率,為患者給予更舒適、科學、全面的醫療服務,提高可持續發展速度[9-10]。
處于新形勢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提高醫院經濟發展速度的有效步驟之一,因此,醫院需要加強對工商管理的正確認識,不斷地引進工商管理人才,讓工商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為患者給予更具針對性的醫療服務。同時,醫院還需要對自身發展情況給予高度關注,讓員工樹立正確的觀念,各項工作均遵循法律法規,不斷地規范自我行為,提高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綜合素養,讓醫院不斷地順應市場經濟發展潮流,提升醫院社會地位,讓工商管理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促使醫院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