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蓉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機關第二幼兒園,山東 德州 251100)
科學游戲雖然也是一種游戲,但是它擁有科學本質,能夠引導兒童去認識和學習科學知識的游戲,一般來說,科學游戲并不注重自身的形式,只要是能表現出相應的科學知識,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形式,都可以直接進行開展,但游戲必須是生動有趣的,能夠激發幼兒的參與主動,同時,也應該存在特有的教學性,讓幼兒在科學游戲中能夠學習到相關的科學知識,啟發自己認識世界的第一步。雖然有多種游戲教學方式,但科學游戲逐漸在這之中拔得頭籌,雖然與之不同類型的角色扮演游戲能夠讓幼兒獲得不同的感情體驗,并讓他們在社會生活和交際之中,得到更好的發展,但科學游戲依然比之有更大的優勢。幼兒們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規范的行為邏輯,思維方向也沒有被過早的固定,他們對外界隨時處于非常好奇的狀態,會去勇敢地探索、活躍的思考,以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思維的拓展,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試圖理解這些所碰觸或者接觸到的外界事物,并給出天馬行空的答案,這種活躍的心態,讓他們隨時能保持最為積極的學習心理,而要讓他們保持這種積極的心理,就一定要把科學游戲作為一種持續進行的教學方式,畢竟幼兒的天性是喜愛玩耍的,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體驗方式。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以更高超的教學能力,來為幼兒們組織和創新更多的科學游戲內容,讓他們始終保持住這樣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并能夠輕易地理解每一種科學游戲所應該進行下去的方式和其中所要表達的知識,既能讓他們在科學游戲中認知到更多的知識,也能讓他們在遇到生活上的事情與難題時,能夠熟練運用科學知識去解決和克服困難,幼兒的活動又常常是充滿探索欲望的,所以他們通過在探索科學游戲中的知識與能力時,就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自己的科學觀念,促進自己的能力成長,這就是科學游戲所要達到的最大作用[1]。
從大類上來說,游戲教學有角色扮演游戲、科學游戲等等不同的類別,但細分之下,科學游戲也有著不同的類型分支,教師需要靈活根據幼兒的情況來用不同的科學游戲類型,讓他們在多樣化的教學環境當中,快速提升自己的科學運用能力,一些科學游戲主要以實驗為主,與中學的化學、物理等實驗雖然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難度下是小了很多的,教師可以制定一些簡易的科學實驗,讓幼兒能夠利用簡易且安全的實驗器材,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完成各種實驗內容,既能滿足幼兒對于各種未知事物的好奇,也能從此開始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其主要目標是在于利用不同的科學游戲來讓幼兒有不同的體驗感受,使他們能夠自己感受到來自各種科學現象和科學原理的影響,一些科學游戲能讓幼兒在經歷過后,感受到對于事物認知能力的提升,另一些科學游戲則能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的發展和熟練,這些都能讓幼兒對自己的發展充滿信心,同時,這種獲得感和成就感也能激發他們參與科學游戲的興趣,并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以獲得更多實質能力的感受。除此之外,情境構建下的科學游戲也是帶動兒童參與的一種主要科學游戲方式,教師通過現場的布置來模擬一些自然現象的發生,讓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這些自然現象所帶來的效果,教師也能趁勢引導幼兒們去了解這些自然現象產生的原理,以及所會發生的影響,或者是模擬一些外界所需要的必備技能,例如逃生救災或者是社交禮儀,這些也可以稱之為科學的一部分,幼兒能夠在情境構建下,更好地對這些進行理解與學習,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具有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玩具,例如拼圖填涂以及積木接裝等等,讓幼兒們能夠非常自由地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把這種所想象出來的結果應用到相應的玩具之中,這雖然不能給予學生一些科學道理的解釋,但這種鍛煉卻能使他們的思維更加開闊,想象力更加豐富。
游戲資源是游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多種多樣的游戲資源,那也無法支撐教師去開展更加多樣化的科學游戲教學,也不能讓幼兒每一天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體驗,反而會在日漸一日的重復中失去原本的興趣,因為游戲資源是幼兒是否能夠獲得良好游戲體驗的關鍵,也是科學游戲教學能否高質量完成的重要標志,如果一個幼兒園中游戲資源稀缺,所能給予幼兒的玩具也非常之少,這不僅會讓幼兒降低對于游戲教學的樂趣,也會讓教師無法豐富課堂內容,不能去發揮自己心中的各種教學設想,這會顯得游戲資源非常單一。如果只剩下積木這樣的游戲資源,那么幼兒每天的游戲教學也只能圍繞積木來進行展開,就算教師能夠把關于積木的游戲方式開展出更多的樣式,但無非也就是拼與接的組合,長此以往,幼兒對于科學游戲的認知就只能局限于積木這樣的游戲資源,反而會局限他們對于外界有趣生活的想象,限制他們的各種創新性活動與游戲行為,但并不是說積木在科學游戲中的表現形式非常差勁,積木能夠進一步開拓學生對于形狀和建筑的組織想象能力,但同時也應該結合其他游戲資源來并行發展和教學,才能讓幼兒在科學游戲的過程中得到均衡發展,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更為廣闊的視角,去鉆研和探索世界上的每一處不同[2]。
并不是每一種科學游戲都能夠完美適配幼兒的能力發展,一些淺顯的科學游戲已經不能帶給幼兒們更好的科學知識了解,而一些對于現階段的他們來說又過于高深的科學游戲,又會讓他們陷入阻礙的困境,無論是哪一種,都會挫傷他們的參與熱情與興趣程度,畢竟幼兒園學前階段的幼兒們,并沒有非常成熟的認知理念,他們甚至連真正的文化知識啟蒙都還沒有正式開展,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利用自己現有的能力去跨越維度理解更高級的科學知識。所以教師要讓科學游戲具有適配性,讓游戲深度能夠與游戲的難度相平衡,不會成為阻擋幼兒進一步探索的難題,又能激發他們的鉆研和挑戰動力,要綜合大部分幼兒目前的狀況和擅長點,來開設更加匹配的科學游戲,同時,能夠在其中靈活地調整整個游戲的難度,如果幼兒的進展過于容易,也能及時提升相應的難度,讓他們進行破解并獲得更適用于他們的科學知識。反之,如果游戲進展過于困難,也一定要及時調整游戲的難度,避免幼兒產生挫敗和焦躁的心理,因為一旦幼兒產生這樣的心理,一般來說都會賭氣地退出游戲,這自然也是會影響其他幼兒的游戲開展進度,因此,教師還要創建一種能夠讓幼兒在較為輕松又具有挑戰性的科學游戲,去發揮極大主觀能動性,來獲取和鍛煉自己的科學知識能力,而這樣的科學游戲教學設計是不能停滯的,一定要隨時隨著學生的能力成長而變化,讓他們時刻都能面對一個相似卻又全新的科學游戲,穩步提升自己的科學認知能力。
喜愛玩鬧是幼兒們最常見的特征之一,如果科學游戲設計的過于理智與冷靜,又過于標準化與程式化,那對于幼兒來說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所以科學游戲的前提是一定要結合生動有趣這樣的性質,讓幼兒能夠主動參與進來,并主動進行學習。一個成功的科學游戲,應該是幼兒在熱情之中去完成它并得到相應的科學知識,并能在教學之后的課堂與生活中去不斷地鉆研探索這些知識的運用方式,要達到這樣的最大目的,首先就需要教師自身能夠創新更為前衛的教學理念,發揮自身更為先進的教學能力,加強與幼兒的溝通交流,才能在多方因素的綜合下,創建出令幼兒非常感興趣的科學游戲內容,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愉悅氛圍下,不知不覺就獲取到了教師想要讓他們學習到的知識,并且還能在之后熟練運用,自然就提升了幼兒在科學游戲當中學習的有效作用。3
綜上所述,科學游戲也是游戲與教學融為一體的表現形式,但它更側重于去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讓他們能在游戲當中去學習到這些有趣而又嚴謹的科學知識,并以此來促進自己科學運用能力的提升,從而為將來的成長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幼兒園學前教育階段,如果能在小學之前就為他們培養出足夠踏實的科學思維與科學知識能力,那么幼兒自然也能在小學階段中,有更好的學習基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人們對于幼兒園學前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集中,而科學游戲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從教師層面來說,他們應該多多注重去學習和了解更多學前教育與科學游戲的理念知識,并轉化為自己教學能力的提升,既能夠以合適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也能夠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包含創造力、想象力等等,都有更好地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也會有更好地鞏固,也能在幼兒園階段養形成一個初步的科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