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娜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積累,而臨床畢業實習是醫學教育從理論過渡到實踐的重要時期。構建畢業實習崗前培訓平臺的目的,就在于可以完善崗前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法、加強崗前培訓力量、強化專業技能學習、指導職業規劃、進行心理疏導,讓醫學生縮短畢業實習適應期,切實提高畢業實習質量。系統規范的崗前培訓教育可使實習生更快地熟悉實習環境和崗位工作,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慌感,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1]。
目前畢業實習崗前培訓的體系有兩種,一是學校培訓,即學校針對常用的臨床專項技能對學生進行培訓,但由于缺乏真實的臨床環境,培訓效果無法達到預期。二是醫院培訓,醫院對學生在正式進入實習前進行的一次培訓,但由于時間短、內容多,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在確定崗前培訓內容過程中,由于我國畢業實習崗前培訓的內容缺乏統一的標準,學校和醫院之間沒有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前期調查研究也不充分,頂層設計不夠全面、系統、合理,學校和醫院的培訓只能憑借經驗開展,再加上培訓老師的教學水平不同,導致學校和醫院的培訓效果參差不齊。
目前實習生崗前培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即操作技能專項培訓和PPT教學。崗前培訓手段單一,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仍采用傳統授課方式,過分追求知識教育,忽視學生能力培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訓效果不佳[2]。
4.1心理不適應。畢業實習學生由于在校期間未提前熟悉醫院環境、自身職責、醫療工作程序、醫院管理制度等內容,出現不知所措、茫然緊張、自信不足等不適應表現。
4.2學習方法不靈活。學生已經習慣于課堂集中聽課的教學方式,習慣被動汲取知識,不能很快形成醫院靈性機動的學習方法,這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實習的效果。
4.3學習動力不足。畢業實習的學習形式有很大的彈性,許多實習機會要靠師生雙方共同努力才會得到。有的學生由于學習動力不足,不珍惜每一次操作機會,在各科實習期間總以借口缺實習、請長假,耽誤實習。
4.4漠視勞動紀律制度。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由學校管理,表現好壞與醫院無關,對醫院的規章制度淡漠,平時不重視對尊敬帶教醫生、樹立優良的勞動觀念、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意識等道德品質的養成。
4.5專升本升學復習與畢業實習沖突。各專業學生都有專升本的升學需求,近年尤其以臨床、護理、口腔專業學生較多。因國家每年都在減少專升本的招生計劃,所以專升本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繁忙的畢業實習占用了專升本的學習時間,使學生無法處理好升學復習和畢業實習之間的關系,這導致了學生不重視畢業實習、應付了事的實習態度。
為更好地了解高職醫學實習生對崗前培訓內容的需求,在查閱文獻及咨詢醫院專家的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2]。通過線上問卷調查反饋的數據得出,學生對醫療法規及醫院規章制度、職業道德及醫德醫風、醫療技術及臨床思維能力、醫療安全及職業防護、醫患溝通及糾紛處理、醫務工作者心理健康及壓力干預等崗前培訓內容需求強烈。
根據對學生進行畢業實習崗前培訓內容需求先期調查的基礎上,確定崗前培訓的具體內容。為了全面系統地做好畢業實習崗前動員培訓工作,將培訓內容規劃為三部分,即基礎情況培訓、基本觀念培訓、臨床技能培訓。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床邊教學等方式,錄制崗前培訓微視頻,視頻資源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在線學習平臺,供學生提前學習。培訓內容如下。
2.1基礎情況培訓
2.1.1醫院概況介紹。主要是將醫院的總體情況、科室的設置分布、常用的醫療設施設備等方面拍攝制作成培訓視頻。一是讓實習生了解實習醫院的總體情況,快速適應醫院工作環境,盡快縮短適應期;二是讓學生提前了解實習醫院的工作節奏,結合自身興趣志向和職業規劃,科學合理安排學習工作計劃,進而全年提高其專業水平[3]。
2.1.2醫療規章制度學習。由于國家法制化進程的加速,醫療行業會面臨許多法律問題,所以必須對進入實習崗位的實習生進行醫療行業規章制度的培訓,即學習醫療管理制度、實習生管理規定、實習醫師職責、臨床工作中醫護合作、病歷管理等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培訓。教育實習生要嚴格遵守畢業實習管理規定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
2.2基本觀念培訓
2.2.1醫德醫風教育。高尚的醫德是醫務工作人員應有的基本素質和必備條件,所以必須要把醫德醫風教育納入實習生崗前培訓中。崗前培訓中不僅要有醫院環境文化及規章制度等內容,還要加強醫德醫風、職業道德、專業精神、人文素養等方面的培訓,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使實習生一開始就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2.2.2醫患溝通能力培訓。通過各種類型的臨床案例,使實習生能夠正確定位自身角色,意識到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并掌握醫患溝通的相關方法。要對實習生進行職業禮儀教育,培訓指導學生的言行舉止和待人接物等基本禮儀,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實習生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不違規操作,避免醫療糾紛和醫患矛盾的發生。
2.2.3醫院感染知識及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為保障實習生安全,要提前對實習生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及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分為醫院感染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兩方面。基本理論知識主要包含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消毒隔離、手衛生、標準預防、職業暴露安全防護、醫療廢物分類等內容;基本技能主要包含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銳器物、銳器傷及醫療廢物的處理等內容[4]。
2.2.4心理健康培訓。當學生從學校進入實習醫院后,面對新的學習工作環境,特別是遇到對患者進行急救等特殊情況時,很多實習生難免會緊張焦慮,心理上有重重的顧慮和壓力。根據實習生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通過實習前的心理健康培訓,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緩解實習生的心理壓力、內心恐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以達到讓學生懷著“認準目標、持之以恒、滿懷自信、勇敢面對”的積極心態走向實習崗位。
2.3臨床技能培訓
2.3.1醫療文書書寫培訓。對實習學生進行病歷書寫技能培訓,使他們了解病歷書寫的重要性,掌握病歷的規范書寫技巧。
2.3.2臨床基本技能及急救技能培訓。通過問診技巧、診療常規、體格檢查、醫學檢驗項目分析等專題,并對實習生開展急救技能培訓。
2.3.3醫院特殊區域的培訓。根據手術室及治療室等特殊區域的要求,開設手術室、治療室等方面的畢業實習動員培訓課程。
學校和醫院依托畢業實習崗前培訓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崗前培訓的視頻、操作指南等資源,學生可自學或由培訓老師統一帶領學習。
在學生進入實習醫院前,學校利用平臺通過校、系、班三個層面實施崗前培訓。在學校層面,學校將崗前培訓學習視頻資源對所有即將進入實習學生開放。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學完崗前培訓內容,然后參加并完成線上考核。在各系層面,各系按照專業不同,安排各專業負責人對培訓內容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開展針對性的強化培訓,并組織考核。在班級層面,實習指導老師或輔導員根據崗前培訓內容體系,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分組討論、經驗交流等方式,組織學生培訓學習,以加深印象和理解,并對學生進行輔導答疑、安全教育、思想引導、職業規劃及心理疏導,可靈活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學生通過學校、系部、班級這三個層面的考核后,才能進入畢業實習。
在學生進入醫院報到后,醫院根據崗前培訓在線平臺的內容體系,安排實踐經驗豐富的骨干專家和帶教老師結合本院的工作實際,利用大量生動、鮮明的案例,對學生進行畢業實習崗前培訓。在培訓結束后,醫院要組織崗前培訓考核。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核由各職能科室和教研室老師共同承擔,內容包含公共知識與臨床基礎知識。公共知識包含醫院概況及文化、醫德醫風、實習管理規定、醫療糾紛處理、醫患溝通、病歷書寫、醫藥感染預防與控制等。臨床基礎知識包含手術室洗手及穿衣、外科無菌操作及縫合、換藥、徒手心肺復蘇(CPR)、體格檢查、病史采集、四大穿刺、兒科及婦科臨床疾病特點、心電圖分析、X線片診斷、化驗單解讀、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專業技能操作考核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和教研室老師承擔,主要內容包含徒手心肺復蘇、手衛生、測血壓、心電圖診斷、X線閱片、換藥等。
畢業實習崗前培訓在線學習平臺不僅能使學生提前熟悉醫院概況、醫療規章制度,增強臨床工作思維能力,熟練溝通技巧,正確處理醫患關系,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縮短畢業實習適應期,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實習狀態,提高學生畢業實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