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珍
(皋蘭縣教育局,甘肅 皋蘭 730200)
學校社團活動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開展學生課外學習活動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如何在學校有效開展學生社團活動,校領導、學生處、團委、學生會、學校社團部等部門聯合起來,集思廣益,共同協商,形成了以下共識。
1.開展社團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發現和培養自己的愛好、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能夠使學生人生態度更加積極向上。通過在不同的社團中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不斷地升華,將自己的個人理想和追求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快樂、健康的發展。
2.開展社團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開展籃球、排球、足球、讀書閱讀、手工制作等各類活動,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形成獨特的風格,取得較好效果。
3.開展社團活動,可以為學校文化核心的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以“益智、健身、養德”為核心,將各項社團活動作為載體,挖內涵、創特色、培育人才、促進發展,由特色項目的開展向特色學校的建設逐漸過渡。學校開展好體育教育,去全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民族文化社團,堅持走有內涵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4.開展社團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社團的參與均來自學生的自愿,學生凝聚力的形成主要依靠學生的自律意識。學生在活動中所獲取的知識、認知、感受和思想等容易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同時,在社團活動中形成的內在觀念又會反過來外化為學生個人的自覺行為,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可以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因此,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感,而這種自律意識和責任感對學生更加具有認同感。
5.開展社團活動,可以幫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校各類活動可以分散學生的不良情緒,滿足學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具有獨特的心理輔導功能。由于各項社團有著寬松和諧的內部環境,便于學生尋找到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學,可以融洽地接觸和交流,敞開心扉相互傾訴,為學生表現自我,張揚個性,培養健全人格創造了機會。
6.開展社團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開展社團活動以后,學生的生活不再是一張單色且枯燥的白紙,而會成為一片燦爛多彩的天空。
我們相信,只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會以一種新鮮而有活力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成為一個快樂、美麗、和諧的書香校園。
1.建立支持體系
1.1將學校作為社團活動的強大后盾。學生社團活動具有重要的價值,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基于以上原因,學校要積極提倡和鼓勵師生開展和發展社團活動,不斷豐富社團活動的內容,拓展其本身具有的教育意義;要力所能及地為社團活動提供設備、場地、時間及經費支持;積極指導社團活動中教師的工作,充分肯定社團指導教師的能力和價值,并適當地給予一定的工作量補償;應積極組織開發與社團活動相關的校本課程,為社團活動的正常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還需要將社團活動納入學校的評價機制中,為社團活動的更好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2充分發揮教師在社團活動中的引領和指導作用。由于中小學生還不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積累經驗,缺乏自制能力和管理能力,在思想、智力和情感的發育上也還都不成熟。如果任由學生在社團活動中自由發展,不僅其原有的正面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反而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學校應讓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優點,自主選擇到學生社團去擔任指導教師,這樣不僅能積極地發揮教師的引領指導作用,還能保障學生社團活動順利、健康、有序地開展。
1.3積極尋求學生家長的外部支持。學生家庭的支持對社團活動的影響舉足輕重。因為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好惡和興趣特長,在一個家庭中會影響其家長的主觀判斷和自身能力。所以,學校通過邀請學生家長參與社團的講座、活動的開展和成果的展示等形式的活動,幫助家長準確地認識到社團活動在學生個人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理解到社團活動對于學生終身發展產生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得家庭成為學校社團活動發展的有力支持者。
1.4讓社會成為社團活動強有力的資源保障。社會是一個最大的資源庫,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學校要積極地與社會中的藝術團體聯系,聘請德藝雙馨的專業人員承擔學校社團活動的輔導工作;可以與美術館、博物館、體育館、音樂館達成協議,讓這些場館對學生以及學校社團活動的開展定期免費開放;也可以與社會當中的優秀企業溝通交流獲得經費,舉辦社團成果展示活動,為學生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
2.認真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組織學生社團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某一方面產生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心理素質。但是學校社團在大多數時候是根據教師的專業特長進行設置并組織學生去參加的。這些類型的社團活動是讓教師去適應學生,而不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的,勢必會嚴重喪失學生主體地位。學校事先要做好宣傳,可以張貼海報,或進行學校廣播站口頭宣傳,或者掛條幅,把大家吸引過來,融入進來。提前搞好活動策劃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學生喜歡并有創造力的活動。必要時可以聘請校外的輔導員來校進行教育輔導,開設一些傳統的、校內課程涉及不到的,學生真正感興趣的社團項目。
3.強化師生的主觀意識
通過平時的交流和學習,發現一些社團的指導教師雖然有詳細的活動計劃,活動實施方案以及培養目標,但對于社團活動的教學內容隨意性很強,心中無數,長期采用單一、固定的輔導方式,只看重學生活動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過程。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認為社團活動就是語數外科目以外的放松活動,沒有任何作業負擔,沒有任何壓力。這是在很多社團活動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因為社團活動已經脫離了日常教學范疇,很多師生在心理上并不重視這項活動的開展。因此,社團活動應該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入手去開展。對于教師除了要組織隨機檢查,進行綜合評定外,還可以通過班級、學校比賽來檢驗教師社團活動開展的成果。學校還需制定評價激勵機制,對在社會上有良好口碑的社團輔導老師要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對于學生來說,各社團也應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如學期結束時可開展考核活動,教師結合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頒發優秀社團團員證書,并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使之作為學生參評學校“四好少年”的依據之一。
4.科學設置社團活動時間
大部分學校雖然已經開設了很多不同科目的社團活動,但在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出于種種原因,安排的不合理,活動時間不夠充足。如學校每周四下午的大課間加第三節課是社團活動時間。從第二節課下到大課間結束,總共80分鐘,學生的時間明顯不夠充足。有些社團活動過早提前結束,學生剛在活動中找到了感覺,要全力地投入到活動中,結果又下課了,意猶未盡。教師也不能及時地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因此,學校不妨統一規劃一下社團活動的時間,如可安排一個半天(學校正在協商解決這個問題),專門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給社團活動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讓社團活動得以順利有效的開展。
5.科學管理社團活動
為科學管理社團活動,學校應成立社團活動管理部,有效分工:教導處負責教師、時間、內容的安排和部署;后勤處負責場地的安排、器材的購買與調配;德育處、學生會和團委負責學生管理和社團日常活動的協調;教研處負責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修訂;社團部負責全面調控和評價社團活動。明確、科學的管理體制既可以保證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又能讓學校形成一個強大的凝聚力,促進學校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1]。
6.有效評價社團活動
學校按社團活動的具體情況,會制定一套比較合理的評價標準。評價時嚴格按照客觀、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對各社團活動進行評價。要注重社團活動過程的評價。第一,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創意或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學生自身和教師都必須進行及時做出評價,使活動在積極的狀態下進行,每次活動結束后,要注重分析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不同體驗、活動后的感悟以及對活動的產生的新認識。第二,借用傳統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讀書節等組織各社團開展豐富的主題展評活動,有力地展示社團建設的豐碩成果,展現學生多才多藝、具有創造力的天性。第三,重視平日的積累,把社團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優秀作品、活動照片等及時在學校里作以展覽,激發學生們取得更大的成績。第四,可以納入學生期末評價中,作為評選優秀社團及成員的依據??傊?,評價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各社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之相互交流成功的經驗,豐富學生們的課外生活。
總之,學校社團活動會在“快樂的天地,自由的王國”這一目標之下,掌握更多知識,創新思維,提高能力,實現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長的統一發展。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社團活動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夠長期、穩定、持續地開展下去,收獲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