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航空大學圖書館,山東 煙臺 264001)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我們已經迎來了信息化時代,通過實現智慧圖書館可以有效擴充圖書館信息資源,保障圖書館服務能力。基于智慧圖書館的價值,高校就應加強相關理論研究,并將其運用到實際建設之中,以取得技術、資金、人才等多方面支持,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空間與豐富的閱讀資源。
雖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開展了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工作,但其建設效果并不理想,造成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處于困境之中,通過分析,發現具體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重視程度與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對于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而言,其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購買服務與技術,資金影響著資源購買能力、業務拓展能力、館舍發展情況、人才引入等多方面內容。然而受到經濟條件及管理理念的影響,造成智慧圖書館現階段受到的重視明顯不夠,資金投入較為緊缺,限制了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工作。第二,智慧圖書館共享空間狹小。大部分高校現階段所使用的圖書館館舍為早期所建,其空間不足。電子閱覽室以及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會增加的新型服務會受到空間限制,“空間即服務”無法得到滿足,不利于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順利推進。第三,智慧技術不滿足發展需求。眾所周知,高校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會用到硬件設備與軟件技術,其中設計到云數據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等,然而,高校所引入的智慧技術無法滿足智慧圖書館建設需求。第四,缺少智慧型圖書管理人才[1]。由于缺少對圖書管理人員的培訓,導致其綜合能力與素質無法達到智慧圖書館的服務需求,且由于高校未能及時引入新的智慧型人才,最終造成智慧型人才匱乏。
高校領導人員理念直接影響著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情況,要想建設出有助于學生獲取知識的智慧圖書館,一方面,高校領導人員就需要明確智慧圖書館建設理念、管理理念以及建設目標,通過分析其建設必要性與重要價值,從而提高對智慧圖書館建設工作的重視。以保證所確定出的建設思路可以滿足智慧校園建設需求。另一方面,領導人員在明確智慧圖書館建設決策后,需要科學合理地增加資金投入。以高校發現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為研究中心,明確智慧圖書館建設總目標,并以目標為研究切入點,分析出每一建設小目標所需要的資金支持。進而使高校在建設智慧圖書館時,可以圍繞學校學科重點以及科研需求,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最終保證資金的投入可以使高校發展有最大化的利益。
高校建設智慧圖書館的目的是為教師與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因而其服務平臺的建設就需要面向讀者,為了滿足讀者對于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需求,高校就應做好圖書資源整合工作,并通過采用數據分析技術、數據挖掘技術、資源評估技術等,有針對性地拓展資源,并改進智慧圖書服務平臺。
首先,為使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可以滿足受眾需求,高校就需要借助相應技術做好信息挖掘工作,了解到讀者對于資源的需求。其次,高校應做好商業數據庫的購買工作以及資源共享工作,通過加強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達成資源共享目標,使高校智慧圖書館中擁有更充足的資源支持。最后,高校還要保證智慧圖書資源的安全工作,通過進行維護更新、數據管理、安全儲存等工作,使讀者可以在智慧圖書館中獲取到全面、精準的信息。
科學技術是影響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因素,高校要想走出智慧圖書館建設困境,就必須合理引進新技術。在當前科學技術發展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引入5G技術、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通過引入智慧技術,使智慧圖書館能夠在技術支持下,運行得更加流暢與順利。
在引入智慧技術的過程中,高校應注重成本的控制,通過選擇一些技術較為成熟,但資金支出相對較少的技術,如數據挖掘技術、FRID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使智慧技術具有更高的性價比。與此同時,高校也必須在考慮館舍空間的基礎上合理選擇互動智能設備,并在選用后,做好技術改進與空間改進計劃,以使智慧圖書館可以在空間與技術的支持下,實現良好發展。
館員是推動高校智慧圖書館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為此,高校就必須加強對館員發展的重視,并做好智慧型圖書管理人才培訓工作。
一方面,高校應提供免費的培訓機會,通過為館員進行培訓,讓智慧圖書館館員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方法與技巧,保證讀者在遇到使用問題時可以快速得到解決。在培訓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培訓的有效性與針對性,為此,就需要高校領導人員做好前期信息收集工作與培訓講師聘請工作,以提高培訓質量與效果。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聘請高級技術人員,在重組智慧圖書館館員隊伍的基礎上,使人員結構更為合理[2]。此外,高校為了更好地發展智慧圖書館,還需要讓館員獲取用戶使用反饋,充分與全面地了解到智慧圖書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防止用戶在后期使用中產生矛盾與抵觸情緒。
總而言之,智慧圖書館已經成為現階段圖書館發展的趨勢,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場所,更應該注重智慧圖書館建設工作,為此,高校就應在做好資源建設、整合的同時,加大資金投入,以保證館員及用戶可以在重視智慧圖書館的基礎上,為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