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7100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的各種行為都被數據化改造,對于閱讀數據來說也是一樣的,深入挖掘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數據,分析出潛在的價值,繼而制定更好的圖書資源采購計劃、圖書館規劃、人事安排、個性化服務等,迎合時代的特征,滿足學生或教師的需求,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使高職院校圖書館發揮出更大作用。
筆者對于大數據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的影響進行了幾點思考,首先是圖書資源的轉型,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紙質圖書資源的需求急劇下降,人們幾乎人手一部電子設備,通過電子設備進行移動化的閱讀,能減少空間、時間上的限制,讓閱讀更加便利,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做好圖書資源轉型;其次是大數據的有效挖掘和利用,找準大數據的功能定位,即大數據發掘究竟要用來干什么,利用讀者大數據,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讓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配置、參考咨詢服務等方面更加先進,找準算法、找準有價值的數據也尤為關鍵[1];最后在于圖書館服務影響,基于大數據,不可避免地對圖書館的圖書編目規劃、放置規劃、服務人員規劃等造成影響,相關圖書館需要做好全方面的規劃,充分利用大數據價值,辦好圖書館規劃,構建專業的參考咨詢服務團隊。
傳統圖書資源規劃往往是粗放型的,往往根據采購人員的主觀意識判定來決定圖書采購的類型和數量,而邁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應用則必然能改變粗放式的圖書資源規劃,圖書館采購人員按照學生借閱數據中所呈現出來的圖書借閱需求,或是讓學生留言所需的圖書資源,根據大數據分析學生所需圖書資源的利用率,然后根據高職院校實際情況(比如財政情況,比如現有圖書資源情況)制定更加精準的圖書資源規劃,盡量多采購借閱需求高的、多采購學生感興趣的、多采購借閱價值高的圖書資源,努力做到最優采購,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2]。
2.1 圖書位置規劃:依據大數據所反映的借閱特征,制定更加精準的圖書館圖書位置規劃,例如將借閱量大的圖書類別放在易于查找的樓層和書架上,例如將具有關聯性的兩本圖書放在一起,供學生自由選擇[3]。
2.2 人事安排規劃:上文提到,根據時間序列法可以分析出學生圖書借閱的特征和習慣,基于大數據分析,確定最優的開館閉館時間,適當調整人事安排,在高峰期多安排幾名圖書咨詢管理人員,或安排勤工儉學學生來輔助工作,在低峰期則適當減少圖書咨詢管理人員安排。
2.3 微調圖書編目、索引規則:根據大數據體現出來的特征,可以對現有的圖書編目、索引規則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分類算法為基礎,分析學生索引的圖書類型,分析學生索引的關鍵詞,給學生提供范圍更大的推薦服務。
一方面,強化圖書館咨詢管理員的專業素養,根據讀者的需求給出科學合理的借閱管理、指引或推薦服務,熟知圖書借閱的規律,提供個性化服務,才能最大程度地加強圖書資源的利用率。
一方面,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和人工智能的開發,用人工智能機器人來代替館員服務,人工智能進行圖書編目工作、新書通報、圖書歸整、引導、圖書查詢、簡單交互咨詢等功能,相比于人力服務,人工智能有時更加精準,更加科學,省時省力。例如2017年5月,由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研發的智慧圖書館二期(智能機器人)發布,這個名為“圖寶”的機器人融合了超高頻RFID、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可進行自動化圖書盤點、人機交流、索引指引,非常方便。
構建專業性更強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參考咨詢管理團隊,引育并舉,一方面引入社會上優秀的計算機或管理型人才,推動圖書館參考咨詢管理團隊朝著更加專業化,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在校內加強培訓教育,其不僅需要考量館員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學習和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基本的編目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館員有應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平臺的能力,更需要館員有服務學生或教師,提供個性化參考咨詢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持續不斷的學習,創新發展,促進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養不斷提升[4]。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方式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遵循大數據時代的特點,積極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挖掘高職院校圖書館借閱數據價值,發掘出更大的管理和服務價值,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圖書借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