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國語學校,福建 廈門 361000)
思維導圖可以將概念或者知識點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很好地展現彼此之間的關聯,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架構,可以引導知識學習進入到深度的狀態。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應積極使用思維導圖,去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化。
以學生為本,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對于高中生而言,其學習意識更加強烈,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巧妙地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整合和引導,也可以使自主性得到很好地呈現,繼而達到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目標[1]。比如在粵教版“合法下載網絡中的文件”知識點學習的時候,教師在開展課程之前,給予學生設定了挑戰性的小任務,要求學生以“高中信息技術粵教版電子教材”為關鍵詞,在網絡上找到這樣的素材。在找到之后,要對于整個操作過程進行流程講述,最好可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就是說,在教師講述對應計算機操作技術之前,就讓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去進行知識歸結和技能歸納,在課堂上邀請學生來講述自己的思維導圖,呈現實際的操作流程,如果在此環節存在異議,可以進入到相互探討的狀態,由此教師幾乎沒有參與,整個課堂的教學目標就實現了,實際教育教學交互也使學生對于此版塊知識的理解進入更加理想的狀態。因此,在實際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歷程中,值得將思維導圖融入進去,這樣可以驅動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2]。
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使用,必須是全貫穿式的,無論是課前階段,還是課中階段,乃至是課后階段,都需要巧妙地將其滲透進去,這樣才能夠切實地發揮其在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中的效用。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關注的節點有:其一,在教學目標設定的時候,能夠切實地使用思維導圖來設計和呈現,由此確保學生可以迅速地了解本次課程的學習邏輯,為后續深度學習奠定基礎。比如在“信息技術及其發展”知識點學習的時候,教師設定教學目標就是以思維導圖來呈現的,實際的關鍵詞是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的內涵,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就成為關聯詞,由此學生就知道本次課程學習的重點就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相關問題。在后續知識點不斷融入的背景下,還可以將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的影響,信息技術對于社會的挑戰等融入進去,由此構架完善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其二,在教學內容優化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呈現,這樣不同環節對應知識點或者概念的銜接可以朝著更加密切的方向發展,學生可以迅速掌握知識結構,深度理解內容中的層次性和結構性,由此步入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學內容呈現狀態,這對于提升實際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有效性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其三,在教學知識歸結的環節,最好讓學生自己使用思維導圖來回憶,在回憶的時候最好能夠在不參考書本或者筆記的基礎上,確保可以依靠自己的回憶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點歸結出來,建立知識架構,在后續再去進行核對,這樣就可以提升實際復習的效率。比如在“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與技巧”知識點學習之后,讓學生拿出一張白紙來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有學生對于網絡信息檢索方法十分了解,但是在使用搜索引擎版塊存在知識遺忘,還有在下載網絡文件方面存在知識點的遺漏,這些都很好地在他們繪制的思維導圖中呈現出來,然后讓學生去進行自我檢查,將自己以往的知識點使用著重顏色來標識,確保在后續復習的過程中能夠依靠這樣的方式來強化記憶。需要注意的是在繪制完畢思維導圖之后,最好讓學生來闡述自己的思維,增強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交互性,這樣才能夠使思維導圖的繪制效益得到全面的發揮[3]。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巧妙地使用思維導圖,還可以使得學生的計算思維和計算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在此過程中,學生開始意識到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做好信息處理工作,借助對應工具或者軟件可以使信息處理朝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由此學生的計算思維開始進入更加系統的狀態。比如在“計算機編碼”知識點學習的環節,內容中牽涉了很多的概念,有二進制編碼、有聲音編碼、有彩圖編碼、有黑白編碼、有字符編碼等,這些都可以融入實際思維導圖中,在這樣的思維導圖中,學生的計算意識得到激發,由此在對應的計算機實踐問題解決的時候,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迅速地進入問題解決的狀態,這樣實的計算能力也步入到發展的狀態。依靠這樣的教育教學設計,實際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也將步入更加理想的狀態。從這個角度來看,依靠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使全新的計算思維和能力鍛煉格局得以塑造,這些也將驅動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和進步[4]。
綜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歷程中,要懂得將思維導圖融入進去,這對于高中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激發,學習自主性塑造而言,對于高中課堂效率提升,高中生計算思維和能力鍛煉而言,都是很有效用的。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正確認識思維導圖的價值,然后巧妙地將其融入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由此才能夠切實地發揮其在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中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