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莉
(平陰縣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400)
平陰縣總面積714.95平方公里,總人口37.45萬,轄6鎮2個辦事處,346個行政村。在省、市局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2年年底,平陰縣全面完成了“村村有書屋”的建設目標,建設覆蓋率100%。通過多年來的持續發力,全縣基層農家書屋整體工作基本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在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營造兒童成長環境、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基層群眾的廣泛好評。2015年以來,平陰縣圖書館積極探索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努力推進“農家書屋”工作創新升級,目前全縣已建成分館、服務點43個。2017年濟南日報于4.23讀書日當天頭版介紹了平陰縣圖書館的做法,濟南市文廣新局于2017年4月20日在濟南市召開的農家書屋創新發展座談檢驗交流會平陰作為典型進行交流,2018年3月份在平陰縣組織召開了全市農家書屋建設工作現場會。
平陰縣圖書館總分館的建設,得益于基層農家書屋的不斷完善,得益于縣圖書館的改造,得益于市縣領導的支持擔當。
多年來,平陰縣的農家書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群眾期望值的不斷提高,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制約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瓶頸。
前幾年由于農家書屋在出版物的種類配置上做到了統籌兼顧,在數量上做到了各村均衡統一,在配送的書目上、內容上雖有區別但可互換借閱的圖書不多。婦女、兒童特別是基層愛讀書的人想看的書數量較少,一些看似農村能夠用得上的種植養殖技術類的圖書形成事實上的閑置。村民閱讀可選范圍狹窄,導致書屋資源對村民閱讀的吸引力不夠。
由于圖書由上級配發,雖然年年補充更新,但由于更新資金有限、每年補充出版物種類不多,數量不大。加之村級經濟基礎普遍薄弱,沒有財力繼續購置,同時,更沒有財力支撐專職管理人員,書屋管理員基本上都是村委成員兼職,時間上、精力上都無法保障正常開放。
雖然村級管理員經過了短期的專業培訓,但學用脫節,有知識沒經驗,不能夠及時對出版物進行分類、擺放、上架,造成圖書擺放混亂;缺少專業設備,圖書入庫登記、借閱登記等全靠筆記手寫,借閱登記不完整,不能完全反映出版物的借出和歸還情況。特別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加速推進,新社區建設搬遷后,因管理不善造成部分村圖書流失的情況。因此,多年來,平陰縣圖書館一直在工作中尋求破難解困的辦法。
2015年,平陰縣投資200多萬元對縣圖書館實施改造升級,工程于當年10月順利完工并對外開放。由于新館不是新建,雖然實用面積達到了標準,但真正用于藏書的面積不大,一次性圖書采購完成后平陰縣圖書館發現,每年采購補充后,下架圖書將無處存放。同時,鑒于平陰縣局人員不足的實際,結合業務相近原則,平陰縣圖書館將農家書屋的建設管理等業務工作落實在了縣圖書館。兩者結合,平陰縣圖書館開始思考能不能將下架圖書向農家書屋流動,但這里邊又存在固定資產轉移和系統管理問題。在一次縣級圖書館的圖書補充工作中,由于山東愛書人在介紹他們的移動e播寶等設備時,其中介紹的總分館設備讓平陰縣圖書館茅塞頓開,在他們的技術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反復探討、實踐,平陰縣圖書館走出了縣、鎮、村三級圖書館總分館圖書資源共享的路子。
在解決建設資金上,體現了平陰縣局領導班子的責任擔當。受縣級財政預算不足的制約,經反復研究政策,在分館建設上,平陰縣圖書館大膽動用了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把農家書屋出版物補充更新和信息資源共享兩塊資金統籌使用,分為兩部分同步推進,一部分按照省市要求,標配部分農家書屋;一部分按分館建設要求,規范進行招標采購,不再是平均方式均等化分配。分館的設備配置資金用信息資源共享資金,圖書補充采購用補充更新資金,總分館圖書打包采購,有序分流。這一做法得到了分管縣領導和縣財政的大力支持。
通過兩年多的摸索和實踐,平陰縣圖書館總分館已成功掛牌運行41個,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平陰模式。之所以稱為平陰模式,是因為平陰縣圖書館沒有考察過外地的建設經驗,完全結合平陰基層農家書屋發展管理實際,后又根據五部委2016年38號文件精神,逐步探索實踐而形成的。目前平陰縣圖書館的總分館在形式上:以縣圖書館為總館,各鎮、街辦文化服務中心為一級分館,加掛“平陰縣圖書館**鎮、街道分館”的牌子;各社區、規范村農家書屋為二級分館(服務點),統一加掛“平陰縣圖書館**社區、村分館(服務點)”的牌子。在系統上:統一使用平陰縣圖書館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也就是愛書人公司在e播寶基礎上推出的總分館系統。全縣統一實施免費辦證,通借通還,一卡通用。分館所用設備由總館統一配發,圖書業務管理集中于總館,通過管理平臺督促鎮、街道辦分館、服務點的開放借閱,在后臺匯總相關借閱數據;在圖書配置上:整合縣域內的公共閱讀資源,保證分館原有存量圖書資產屬性不變,單獨編碼錄入系統;新增圖書由總館負責集中采購、編目、分類、標引、加工,嚴格按照《中圖法》分類并配送到各鎮分館和服務點,同時由總館牽頭,定期組織圖書配送與流動借閱,實現縣域公共圖書資源共建共享和一體化服務;在管理上:總館、分館分級運行,實行總館主導下的人員統一培訓,指導分館的業務活動和讀者服務工作。總館組織開展全縣圖書借閱、閱讀推廣等活動,分館負責配送圖書的登記、上架、借閱,做好分館的日常管理維護和讀者借閱、文獻服務,組織閱讀推廣活動。
在具體工作推進中,重點采取了五項措施。
總分館的思路形成后,平陰縣圖書館與山東愛書人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以公司的總分館管理系統為基礎,通過試運行,選擇四處書屋為試點。計算機、掃碼器、管理系統等相關硬件設備由總館負責配備到位,在圖書資源上保持“存量權屬不變,增量總館調劑”辦法,由總館對基層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在分館建設初期分兩步進行,一是原村級所有圖書進行統一編碼,錄入村級固定資產,同時,再與總館館藏對接,所有藏書數據統一上傳總館,再是新增加的圖書統一采購、編目、配送、上架,分館落實管理人員,責任到人。試點啟動后,在總館與分館的數據銜接上,愛書人科技公司投入技術支持,協助解決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安排專業人員跟蹤指導技術攻關,于2016年下半年總分館順暢運行。實現了總館實時查看所有分館的借閱情況,借閱數據也納入了總館后臺。這一做法也得到了縣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高度認可。
為鞏固試點成果,平陰縣圖書館多次組織召開鎮街文化站長會議,組織實地查看;還分別到各鎮、街道辦與分管領導中宣傳推廣經驗做法,征求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把鎮級圖書室和一到二個條件好的村或社區列為鎮級示范點,實施典型帶動。2015年投入30萬元招標采購了20個分館的管理設備,智能e播寶、移動e播寶各20套用于首批分館建設;2016年11月又投入45萬元用于總分館設備的采購,投入40萬元采購圖書用于分館建設的規范更新,同時對農家書屋、分館部分管理員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 2017年投入47萬元用于農家書屋、總分館制建設圖書的采購。確保了總分館建設的順利推進。
在推進分館和服務點規范化的具體工作中,平陰縣圖書館針對基層人員少、業務不熟悉的實際,以總館為依托,組織精干業務力量,組成服務基層小分隊,擠出工作時間,深入至分館、服務點,逐個上門服務。從圖書編目整理、掃碼貼碼、錄入系統、分類上架等程序上帶領基層人員以干代訓,既加快了工作進度,又培訓、提升了基層管理人員的實際業務能力。
工作中,平陰縣圖書館還把總分館建設與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同部署,同推進,特別是注重提升基層分館在新時代大背景下服務群眾方面的轉型升級。2017年6月份,平陰縣圖書館在打造玫瑰鎮站西村分館時,結合該村館舍面積大、留守兒童多的實際情況,按照“四點半學校”的方案合理布局設計,升級完成后即在服務學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天放學后由家長輪流值班,閱覽室立馬成為了放學回家后的第二教室;暑假期間更是升級為了“農村兒童暑期快樂成長樂園”,被縣教育局在全縣推廣。兩年來,平陰縣圖書館還分別結合玫瑰鎮南葛莊村、洪范池鎮南崖村等村成立了村級農產品協會的實際,推動實施了“農家書屋+電商”模式,有力地帶動了全村農產品的網上銷售。今年以來,平陰縣圖書館又結合掃黑除惡工作,迅速在我縣安城鎮東毛鋪村布局,利用一周時間全面打造了圖書館服務點+四點半學校,在服務全村秩序重建方面形成了影響,發揮了作用。
2016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五部門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后,更加堅定了平陰縣圖書館盤活農家書屋資源,加快推進建設圖書館總分館的信心和決心,去年,平陰縣圖書館擬定了《平陰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試行)》,以縣政府文件的形式下發,從部門引導升級為政府部署,行政推動。
通過建設總分館制來盤活農家書屋資源,實施圖書館服務基層讀者的供給側改革,平陰縣圖書館僅僅是邁出了第一步,很多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檢驗和總結,下步工作中,平陰縣圖書館將進一步借鑒成熟的總分館模式經驗,不斷探索創新,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努力開創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