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澄露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 100176)
電力公司將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作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主動對接地區政府,洽商對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合作事宜。提出“政府指導、電網主建、多方合作、共享成果”的建設運營模式,得到市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政策對接方面,與市城管委深入匯報能源大數據中心相關的工作進展情況,編制出《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方案》,促請市城管委批文;與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委簽(擬)定《合作框架協議》,與眾多區政府簽訂能源大數據合作協議。電力公司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同政府部門緊密互動,政企聯合引導其他能源企業多方參與,深化政企合作。
能源大數據中心基礎服務平臺是重要信息技術支撐保障,通過多視角梳理數據來源,基于電力公司的云和數據中臺,覆蓋能源大數據中心門戶、數據產品管理、數據匯聚管理、數據運營管理、系統管理等五大類二十五項功能部署,實現對電、水、氣、熱、煤、油等能源數據的接入與共享管理、能源數據產品在線發布等功能。
在數據接入方面,電力數據與其他外部數據統一匯聚至能源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在公司的數據中臺、政府、能源企業之間的中轉。電力數據為獲得授權的能源大數據中心提供數據接口服務和分析服務涉及的結果數據,目前已實現近萬張電力數據表的接入。其他外部數據包括政府、能源企業類數據,經過授權并開發傳輸接口,已實現熱力、光伏、經濟、環保等上千條數據接入。
在數據管理方面,能源大數據中心是能源數據的來源系統,負有對能源大數據中心匯聚的能源數據和政府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的責任,具備能源數據資源目錄、能源數據共享管理、能源數據標簽管理、負面清單管理等能力。針對已接入數據進行梳理,并根據能源類型、數據來源對數據資源進行分類管理,有效提升數據管理能力。對數據資源目錄進行優化,在現有結構上拓展,也更符合數據管理的需求。
立足實用實效,采用試點先行重點突破策略,電力公司選取五個條件成熟區域開展試點,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能源+互聯網”數據驅動作用,打造典型應用場景,突出區域特色,形成典型示范,以點帶面,促進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
甲區著力打造城市大腦智慧能源應用示范,已經完成電力看經濟、電力看復工復產、電力看生態、施工工地用能監測、群租房預警、住宅空置監測等六個電力大數據的應用場景的建設,并在甲區城市大腦展示中心實現對外展示,為城市發展提供城市運行智慧能源綜合支持服務。乙區著力打造城市次中心智慧能源全景透視應用,推進熱力數據接入能源大數據中心,通過對乙區鍋爐房、熱力站等基礎信息接入,在供暖季期間實現對各個熱力站運行狀態的監測與分析。以文化旅游區建設、非核心功能疏解等城市特色主題,同步開展能源總覽、文化旅游區帶動發展、人口居住規模研究、重點企業能耗監測、施工工地用能監測等五項應用場景可視化,并實現與乙區“城市大腦”對接和集成。
丙區聚焦基層百姓,以落地街區層面規劃為抓手,著眼于三條重要街道,為街道層面提供城市綜合整治、特殊人群及空巢老人的用能監測、住家居民精準搶修以及計劃停電信息精準推送等智慧街區服務應用。
丁區依托“國家級智慧城市試點”建設,著力推進傳統能源和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數據應用與共享,開展用戶能耗監測分析,打造能源互聯網示范區以及綠色低碳示范園區。戊區聚焦新大型機場,豐富“供電+能效”服務產品,打造機場光伏應用、充電樁運行、廊橋岸電、航站樓負荷分析等四個應用場景,幫助其提高機場管理中心在機場光伏、充電樁、智能巡檢系統、標準化作業流程等方面的管控能力。
在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落地應用實踐過程中,大量的工作都非常具有創新性,沒有經驗借鑒,一邊研究摸索一邊實踐總結。但能源互聯網建設是電力公司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可謂挑戰與機遇并存。在未來,公司繼續深化政企合作,力爭將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與能源數據深化共享應用納入“十四五”電力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聚焦城市發展、社會治理以及能源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拓展各類能源數據接入聚合,推出更有影響力的數據產品,形成數據產品體系,提升能源大數據中心的社會影響力。以數據共享和創新服務為切入口、突破口,開展能源大數據創新生態培育,聚合各方資源與優勢,整合能源大數據技術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能源大數據在技術、產品、產業與市場等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新發展,打造共建共享、共治共贏的創新生態體系,培育增長新動能,加快能源大數據中心發展,促進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
電力大數據覆蓋各行各業與千家萬戶,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價值,應充分發揮數據驅動作用,以創新引領發展。能源大數據中心是城市電、水、氣、熱、煤、油等能源數據匯聚、共享及應用于中心,是共享共用、為全市服務的平臺,對推動能源領域大數據集成融合,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選取重點區域開展試點建設,形成典型示范,并依托已有數據資源,拓展外部數據接入范圍、接入維度,實現資源共享。以“互聯網+”思維,采取靈活、便捷的方式,能源大數據中心按需面向政府、能源企業、公眾提供多品類數據產品及應用服務,對于合理配置和利用能源資源,建立廣泛互聯、融合開放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