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琿
(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2)
大數據的信息技術具有兩面性,對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現階段,社會信息化程度逐漸提升,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一方面,部分企業的發展也都是以大數據作為前進方向和發展基礎的,另一方面,如果對大數據管理的缺失也會導致大數據弊端的暴露,進而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一些個人數據很容易被泄露出去。大數據中云技術可以直接地對不同的個人數據進行解析和分析,導致個人數據在使用移動端設備時被網絡所共享。尤其是在現階段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社交網絡、網絡購物等等途徑都是利用大數據來發布一些不同的廣告信息或者是產品推薦,甚至是一些軟件會根據個人瀏覽信息推送用戶喜歡或者感興趣的內容,吸引用戶的注意,嚴重地泄露了個人的信息[1]。
大數據和云技術的用途是非常廣泛的,可以參與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環節,而我們個人的數據也會被監控或者拷貝到其他地方,當下各種各樣的移動終端設備充滿我們的生活,而不管是哪種設備都需要和網絡信號相連接,由此,我們所使用的網絡也并不是絕對安全。例如:當我們在一家商場連接了無線網絡,那么商家就可以利用你的網絡連接,結合大數據和云技術快速接受和分析個人數據。大數據時代讓我們每個人都暴露在互聯網中,導致個人信息被監控或者盜用,影響嚴重。
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因個人信息數據被盜而產生的欺詐或騷擾類案件時有發生,使我們平靜的生活遭到破壞[2]。對于很多企業或者運營商家來說,大數據是其創造財富的渠道和平臺。同樣對于不法分子來說,大數據的便捷性和信息的廣泛性也成了謀取利益的不法手段。他們利用海量數據,對互聯網的用戶進行資料研究和收集,通過數據分析,偽裝成不同的身份,對個人目標進行欺詐和騷擾,比如騙取存款或者重要數據等不良行為,都是源于互聯網對個人信息暴露。
在大數據時代還未崛起發展之前,我們對個人數據的保護是有一定控制力的。個人信息資料主要都是由政府機構或者其他單位來保存。而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后,信息源的發布和交換有了支撐,個人對信息的掌握和控制逐漸弱化,很多時候由于互聯網的客觀影響,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強,即使有隱私條款。也不知道程序是什么,忽略了隱私條款的具體內容,導致自己泄漏了自己的隱私。
作為有公信力的政府部門,要發揮出自身的監管和保護作用,在個人信息方面積極地主導人民群眾,提升信息保護意識,不斷地加強相關事業和個人的安全保護能力,對外設立個人數據保護行政監督機構,發揮出領導的職能。尤其是針對一些特殊的企事業單位,要加強管理和監督,在個人資料保護處理方面給予警示或教育培訓。
在大數據時代,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法律法規上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數據保護律法和個人的信息隱私權益[3]。相關部門要重視公民的個人信息權,不管是在法律的制定上還是在相關刑法上,都要時刻把公民的個人信息保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為公民個人的信息保護制定強有力的支撐,起到警示與威懾作用。
在信息安全保護方面,個人的保護意識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尤其是在互聯網的移動端的使用過程中,用戶要了解互聯網不同時期的網絡環境的變化,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明辨是非風險的眼力,掌握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舉措,在復雜多變的大數據時代,強化自身的信息保護能力,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于個人信息安全防護也可以從技術層面入手,通過加強個人數據保護軟件的開發、不斷提升匿名技術等方式,來進一步保護個人的信息安全。在這方面,要不斷地創建和更新互聯網保護技術,比如:在用戶進行網頁瀏覽時可以增加數據瀏覽記錄清除功能,這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個人信息,還能避免應用軟件數據解釋的價值,讓科技的力量成為個人信息防護的堅強后盾,使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得到解決。
總而言之,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為我們生活和工作創造便利和服務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安全隱患和風險。因此,我們要提升自身的信息保護意識,維護自身的信息安全權益。另外,相關政府部門也要加強網絡監管,結合各方力量協同推進信息安全防范,使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更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