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華
(安丘市興安街道社會保障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安丘 262100)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不僅注重各項規章制度建設,更注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特別是逐步走向市場化、規模化、高端化的民營企業,不僅企業負責人對企業文化有獨特的見解和認識,更在企業內部設定專門崗位和人員負責企業文化的開發實施。由于企業負責人和相關崗位人員對企業文化的認識程度不一,導致企業文化在發揮導向、規范、凝聚等方面的作用不一。本文主要依據當前民營企業的現狀,探討民營企業組織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方案,旨在為民營企業更好地發揮企業文化作用,實現企業文化與組織目標的匹配提供參考。
第一,凝聚員工民心。由于組織文化內涵有一定廣泛性,像企業建筑物風格、產品標識、企業標志設立等都能代表組織文化,所以恰當的組織文化能起到凝聚員工民心的作用。像筆者轄區內有一環保型科技企業,其企業名稱為“天潔”,很容易使企業員工想到為了“天空更加潔凈”而更加專注致力于工作,組織文化發揮的凝聚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
第二,規范員工行為。每個組織的文化中都有規范性、約束性行為的東西,員工的行動準則和行為規范會受到組織文化的影響而表現的一致性行為。像組織文化中客戶服務方面的規章制度,針對員工對客戶服務的原則、標準、要求等方面會做說明,使員工在工作中能有章可循,確保服務客戶能做到精準、高效。
第三,樹立企業品牌。組織文化涉及企業精神管理層面,一個企業的組織文化若得到很好的貫徹和升華,則會在各方面提升企業形象。熱情、開放、包容的組織文化能確保企業員工在質量管控、對外銷售、業務洽談、售后服務等方面做到盡善盡美,從而提升企業的質效水平。
一是對組織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企業負責人,特別是中小型企業負責人,多數將思想和精力放在產值、稅收、主營業務收入等“硬指標”方面,日常的工作重點放在投入固定資產、新上先進設備、研發新產品等方面,對組織文化關注少、研究少、投入少,組織文化設置有的少之又少,有的就算設置了也沒人管理和運用,存在形同虛設問題。
二是對組織文化的概念理解片面。有的企業負責人認為組織文化就是組織員工開展文體活動,只要偶爾組織幾場籃球比賽、在適當的季節組織員工開展特色旅游、組織開展書法繪畫比賽就是開展組織文化了,對組織文化的內涵、結構、相關形式等了解僅僅停留在表層。
第一,企業文化要與組織目標相匹配。企業在設定、確立組織文化時,要立足行業和產業特點,進行全面研究和論證。可一并根據企業負責人的性格特點和企業發展規劃,提出既合適企業現狀、又能體現企業負責人特點、也有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組織文化。像以人際關系為導向的企業可將“員工就是公司的家人”作為組織文化內容之一;產品組裝類企業可將“細節決定成敗”作為組織文化的內容之一;信息技術類企業可以將“注重創新和革新”作為組織文化內容之一。只有企業文化與組織目標設定的一致和匹配,才能確保組織文化在實際運用中得到貫徹,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第二,企業文化的運用方式要合理。由于組織文化建設是一套整體的價值觀體系,其內部結構的層次性和復雜性決定了組織文化的應用廣泛。組織文化一是要體現在產品和企業外觀,通過一定的標識顯現組織文化;二是通過相關的規章制度,引領員工共同遵守相關的規范規則;三是要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和一定的道德標準,這也企業組織文化發展的最高境界。筆者轄區內有一從事服裝加工的民營企業,企業負責人曾獲“中國好人”、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該企業倡導厚德、仁愛、包容、陽光的組織文化,多年來,企業一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在當地首屈一指。
第三,企業負責人要重視文化建設。加強組織文化建設,要取得企業高層,特別是企業負責人的重視和支持。從一定意義上說,組織文化,也代表了企業的老板文化。只有企業負責人重視文化建設,才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為組織文化建設提供基礎和保障,組織文化在運用的過程中才能暢通無阻。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若在管理上僅靠制度支撐,很有可能會有短板和弱項。若有了組織文化的影響、灌輸、激勵,則能彌補制度管理的諸多缺陷,實現組織整體管理方面的提升。
綜上所述,組織文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精神層的重要管理工具。企業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可實現員工管理與企業管理雙贏。本文淺析了組織文化對民營企業發展的作用,指出了企業在組織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可以為民營企業加強組織文化建設貢獻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