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粉 楊獻峰
(1.東營市技師學院,山東 東營 257091;2.山東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91)
為了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培養更多的素質高的技能人才,提高就業質量,擴大就業渠道,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8年職業教育啟動大規模改革,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從中可以看出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春天。職業教育如何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多樣化的高技能人才,實現高質量就業,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人才的評價和鑒定[1]。
隨著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和用人單位對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技工院校意識到現有職業資格鑒定存在的弊端,取得的職業資格證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素質,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隨著技工院校的蓬勃發展,所呈現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目前職業技能鑒定評價模式,總是一成不變的,形成了一套固定標準,鑒定的形式主要是理論加操作的模式,不注重學習過程,只關注結果,理論知識的比重比較大,實踐內容較少,而企業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沒有進行相應的測評,與行業企業對入職者的能力要求有出入。
職業技能試題庫是職業技能鑒定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它保障了鑒定過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技能鑒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但是,目前技工院校對進行技能鑒定所用的題庫更新不及時,題庫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內容不全面,不能很好地體現學校的教學大綱和企業的要求,從而導致鑒定結果不能準確反映學生水平[2]。
技工院校職業資格鑒定一般是在畢業前進行一次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考核,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考核內容相對簡單,考核形式相對單一,其考核結果不夠全面。個別技工院校為了追求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在鑒定中存在一些徇私舞弊的情況。受人員、設備、材料、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學校在組織鑒定工作時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實操部分在短時間內很難完成,實操考試有時就簡化甚至取消了,導致了評價的含金量不高。
技工院校畢業生在畢業的同時雖然取得了不同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但是用人單位一般是根據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計算報酬的,而并非按所持的職業資格證書進行計算。從而降低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地位和學生參與技能鑒定的積極性。
信息化建設滯后,還不能適應職業技能鑒定事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鑒于以上情況,探索嘗試新的職業資格鑒定形式迫在眉睫,過程化職業技能技能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
2014年,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推進技工院校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全面推進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技工院校、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對一體化專業班級學生進行過程化考核。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也下發了關于技工院校開展過程化技能鑒定的文件,指出“要完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根據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和用人單位崗位要求,在濰坊、青島、煙臺三市部分技工院校開展職業資格過程化評價試點,并逐步在全省推開[3]”。濰坊市技師學院作為首家試點學院開展了過程化鑒定研究工作。完成了課題《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體系研究——過程性與終結性相結合評價模式的實踐與研究》,該學校還以汽車維修專業技工為試點專業,開展了過程化鑒定模塊的設計。
義烏市為推進職技院校職業技能過程化鑒定改革,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校企合作,推行了《職業技能過程化鑒定管理辦法(試行)》,此辦法結合國際職業標準,聯合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職技院校,制定了過程化職業技能鑒定的實施程序和結構評價。徐州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結合相關文件,分析了傳統職業技能鑒定的弊端,提出了職業院校技能人才“過程化”鑒定模式。
國外,職業資格證書也是入職的重要依據,足以看出各國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認可。縱觀各國職業技能鑒定發展,呈現以下趨勢:職業技能鑒定體系越來越嚴格,鑒定過程引入企業參與,確保職業技能鑒定與企業需求接軌。促進職業技能鑒定的時效性、通用性、廣泛性,擴大職業技能鑒定的社會影響力,以增加職業技能鑒定的權威性和社會認同感。
我校的現行學生職業資格鑒定制度實行的也是在畢業前進行一次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考核形式,因工種不同進行筆答或者上級考試。工種及考試內容與企業需求有出入,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新形勢下,技工院校推進更合理的過程化職業技能鑒定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過程化職業技能鑒定可以緊跟企業需求,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和企業需求,使職業鑒定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提高社會的認可度。系統全面地評價學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緊迫感,同時,對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另外,能與一體化教學改革相結合,使過程化技能鑒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保障職業技能鑒定更全面、更合理,使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沿著健康規范的道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