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剛
(貴州省普定縣中等職業學校,貴州 普定 562100)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學生,向企業輸送人才,要符合企業需求,對于學生技術技能培養和綜合職業能力提升,三教改革起到重要作用。教育改革就是要對教師、教材、教法整體改革,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也應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推動教學水平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技能、綜合素質雙高人才。
隨著國力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教育問題成為關注重點,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中國少年,少年強則國強,發展教育是培養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也需要打破傳統教育屏障,積極響應三教改革政策,推行有效之法,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摸索,大膽創新改革,為培養人才、優化教育做出努力。全面落實三教改革,根據國務院和部委的會議精神,發布的文件、政策,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應率先推動改革,培養可持續發展型人才。
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中,優秀的師資力量是立教之本,教材是教學依據,教學方法是教育核心,形成教學的閉環,三教改革就是要圍繞對教師、教材、教法整體改革。以學生為根本,建設既有理論知識又有一線工作經驗的師資團隊,推動教材和教法創新改革,推進生產教育融合,增加校企合作機會。學校和企業為教師團隊提供機會和平臺,提升教師團隊職業素養,鼓勵教師開發新教材,提升教材質量,創新改革教學模式,參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讓教學成果作為教師評價標準,體現出三教改革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提高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
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應更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圍繞這個目的開展教學,設置實驗室課程。物理學是實驗科學,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演示實驗,講解原理,讓學生不局限于對課本圖片和文字介紹的內容,能夠通過實驗和生活現象建立聯系。專業的儀器儀表也能夠在實驗室中親身操作,參與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調動積極性,自主參與到實驗學習中來,從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專業技能熟練掌握。部分企業工作崗位和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實驗聯系緊密,例如,電橋實驗、全反射實驗和力的合成與分解實驗等。在傳統教學專注物理基礎理論講解的基礎上,調整教學框架,讓更多時間用于構建物理學實驗課程。物理本身是從生活現象中來,只有在科學模型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學習理解。
教師是教育問題的重點考察對象,其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在教學質量中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教師實踐能力培養也十分關鍵。實踐中應根據教學需求,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對接一線生產技術,參加實操進修。參與企業生產,收集真實案例作為教學素材,編寫教材大綱。加強中職學校教師教學規范,引導教育改革方向,鼓勵創新思維,由于部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不是師范學院畢業,職教理論不足,需要學校通過培訓、講座、組織考試等學習交流方式,提高教師團隊的教學素養。建立健全的中等職業學校自主招聘模式,鼓勵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的流動,通過企業高技能人才到學校兼職傳授,優秀教師可以到企業做培訓和技術咨詢,組建雙師型團隊,加強教師團隊建設。完善教師評價和獎勵機制,對教師教學和課程內容的提高和改革,需要相應的評價機制,為三教改革做出貢獻的教師要予以鼓勵,提高教師團隊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對教育改革需要給予經費支持[1]。
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的目的是為國家、社會、企業培養技能與素質雙高的綜合能力人才。在三教改革中,重視人才培養就體現在重建教學方法和課程結構,推行項目教學、情景式教學、工作導向教學等方法上,形成具有教學特色的教學模式。基于培養職業能人的理念,重構教學課程體系,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相關內容應該引進課堂,需要通過技能資格證明考試,反饋教學成果和教學水平。
教學改革和教材編寫應該結合起來,教學應注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發展,培養學生解決能力的問題,對課程內容的規劃要豐富,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更愿意積極參與互動,通過利用宣傳片、教學軟件、實驗課程等教學資源引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模式改革還應該考慮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學方法不應過分依賴教材內容,要結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選用教材應符合學生發展,應不斷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等信息科技手段。教學內容應該多樣多元化,根據不同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對物理課程的學習深度也不一樣,要根據學生的專業背景選擇內容合適的教材。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接受情況,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的教材內容,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教材,教師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優化資源配置,開發實訓課程教材,提高教學水平,實現加強教學效果[2]。
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優化教材質量,開展改革創新,全面貫徹落實三教改革實施方案。一方面,應該引導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參與到改革中,另一方面,應鼓勵教師創新,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是國家關注重點,國家倡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任重而道遠,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改革也將突破傳統教育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