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緒賓
(通化市輝南縣慶陽鎮綜合服務中心林業資源管理站,吉林 通化 134000)
林業作為每個國家都很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在開采的過程中做好后期維護工作,該目標需要各個國家共同努力,意識到綠色生態體系的價值與重要性,才能夠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維護生態平衡。
生態文明建設是世界的共同課題,中國和東盟國家應在這方面達成共識,以便能夠順利構建兩國的綠色命運共同體。各國之間建立林業合作關系時,要遵循綠色發展原則,在項目開始之前要站在全方位的角度進行科學部署。
比如,要考慮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居住條件,還要關注節能減排以及生態保護等因素。在項目進行中要不斷分析和調查市場數據,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前提做好科學的規劃。項目實施人員自身的生態文明意識非常關鍵,所以在項目合作過程中要通過多樣化的途徑,讓每一位實施人員都能夠對綠色命運共同體有充分的認知,讓他們能夠深入理解該理念,能夠意識到人類自身發展和生態環境密不可分的關聯,從而能夠從自我做起去愛護環境。與此同時,實施人員的林業技能也很重要,所以要加大該方面的培訓,還要為林農做好引導工作,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學習新的經營理念,能夠了解科學的培育方法,只有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思想覺悟,才能夠讓每一位實施人員都能夠自覺地加入生態文明建設中,增強自身的節能意識、環保意識以及生態意識。
綠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也需要制度去保駕護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綠色發展,才能帶來有效的成果。對此,必要建立健全資源管理制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與此同時,為了做好風險評估,還有必要建立風險應對機制以及風險評估機制。當前,為了更好地推動綠色發展,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生態系統退化、環境污染嚴重以及資源過度開采等。
作為林業大國,中國和其他歐盟國家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在開展項目的過程中,要時刻謹記綠色發展理念,要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核心尋求推動林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與此同時,還要完善林業資源管理體制與監督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證林業資源利用率。項目實施人員是項目運行主體,他們對相關制度要有充分的了解,要明白施工標準,還要學習他人的經驗,取長補短,提高林業種植效率。事實證明,傾聽林農意見,能夠讓林業項目少走彎路,也就落實了在發展林業的過程中保護環境的目標。生態環境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某些企業和個人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對此,我們應零容忍,防止他們突破“紅線”,避免生態環境成為他們換取利益的工具,一旦發現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行為,一定要進行嚴厲處罰,避免林業資源被過度開采,使得生態文明建設能夠得到保護。投資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應將投資方向更多地轉向低碳綠色的產業,避免投資集中于高碳產業,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統籌環境與經濟的關系。
中國和東盟國家需要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彼此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這體現在項目優勢互補、林業經濟往來等方面。中國和東盟國家要不斷拓展項目領域,在森林旅游、林產品加工以及林木種植等項目加大合作力度,合理地為對方的林業項目給予投資支持,還要實現優勢互補,互相借鑒林業項目經驗,以便能夠獲得國際林業聯合項目。由于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林業資源都很豐富,基于這個共性,加強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與交流,能令雙方的理念發展優勢資源實現相互整合,與此同時,有必要運用區域和國際林業合作機制,組織豐富的專題研討會或者國際交流活動,活動內容則圍繞林業科技發展、保護森林資源以及植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使得各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能夠互通共贏。除此之外,各國還要不斷豐富合作形式,比如,建立以邊境森林火災為核心的聯防機制,提高防護邊境林業資源的意識,還要結合各國家的林業資源優勢,建立林業自然保護區,使得雙方能夠建立愛護環境,保護資源的共同意識。只有持續不斷地加強和東盟國家的林業交流力度,才能為構建人類綠色命運共同體做好鋪墊。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到來,環境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共同課題,各國應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林業交流,與此同時,還要借鑒彼此的經驗,創新合作思路,以便令區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深化,為構建綠色命運共同體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