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倩
(濟南市中醫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2)
醫院的管理會計從業者通常采用對于醫療成本的分析和資源配置的優化來提升醫院的財務管理效率,其主要任務是對醫院的經營管理進行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為醫院創造更多的價值,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效率,實現醫院戰略目標。隨著我國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和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深入,醫院需要通過良好的管理來提高經營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制定合理的醫院發展規劃,提供決策信息,有助于控制和調整醫院日常經營活動的細節,完善醫院內部績效考核,提高醫院整體效益。
目前,大多數醫院在管理層主要使用醫學專業人才,更加注重醫療質量和業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只注重提高醫生和醫療器械的醫療水平,如億元現金流由于對會計管理認識不足,沒有與醫院經營管理充分結合,而僅僅選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導致管理會計與醫院管理相分離,并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有的工作人員雖然接受了相應的管理會計專業教育,取得了相應的管理會計資質證書,但對具體的醫院工作內容不太了解,對管理會計工具的使用不熟悉,對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理解有差異,嚴重制約了醫院經營管理會計的發展。
我國的醫院中,早期普遍沒有管理會計這一職位,對于管理會計的概念還相對比較生疏,因此,現階段中,我國管理會計從業人員還沒有經過充分的理論和實踐的檢驗,致使會計人員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都不夠完善。此外,在我國大部分的醫院中,其對于財務管理依然大量采用舊有的財務會計,且醫院的領導者依然對于醫院的醫療器械和場地設備投入過高,因此,相對而言較為看重這方面的財務管理,對于醫院其他事物的管理工作卻是沒有投入足夠的關注和政策傾斜。我國大多數醫院對于管理會計的關注度很低,對管理會計職能的認識也不完善,對會計的安排僅限于編制一些財務報表,醫院不能提供專門的管理會計機構,讓管理會計相關人員能夠順利地對于醫院的財務管理數據進行透徹的處理和加工,因此,無法有效地將管理會計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進而對于醫院的相關財務管理規則的制定產生阻礙作用。
目前,我國已略微降低了結算門檻,醫院在招聘會計人員時也沒有對其商機進行適當的調查。財務部的稱職員工對財務部門可能從事的相關融資流程知之甚少,造成通常是那些持有會計憑證,但無法開展實際工作的員工進入了醫院相關管理部門工作。這些管理會計由于缺乏專業經驗和數據分析能力,管理會計只能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最基本的數據,而不能從數據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進行分析,嚴重影響了醫院經營管理的有效性。其次,會計人員沒有學習和創新意識,如果自身技能不符合崗位要求,只能向有經驗的醫院工作人員學習,但他們的知識局限于當前的工作,伴隨著我國新型醫療系統改革創新,其對于我國的醫療系統也提出了嚴峻的要求,舊有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管理會計已很難適應新軟件、新管理環境與新醫療系統,所以對醫院的經營管理過程產生了嚴重的抑制作用[1]。
首先,我國的相關部門要經常對于醫院醫療系統的領導者進行與時俱進的管理知識訓練,在廣大醫療衛生系統中建立起對于管理會計的正確認識環境,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以往領導者的過時思想。其次,醫院的預算管理需要改變,在我國的醫療系統中引入管理會計相關人員為醫院的財務管理提供大框架層次的支持,再結合醫院整體的運行狀況,分析得出是否有必要對醫院的預算管理金融系統進行有效改革,對相應的收支進行分析和預算,為今后的經營和醫院管理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最后,建立相應的管理會計制度,將管理會計與傳統會計部門分開,建立獨立的部門,采用專業的管理會計服務,使管理會計處于更具戰略性的地位,為醫院支出統計監測和支出比例控制提供更為專業的技術性支持[2]。
醫院應建立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會計制度,在醫療管理會計專業經驗較少的今天,院方可以借鑒其他行業目前的經驗,根據其發展水平和特點進行適當的改進,以期建立一個更適合醫院的管理會計制度。管理會計的相關方法應該結合醫院本身的實際狀況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從而對醫院的固定資產、績效比、設備運轉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等指標進行分析,以提高醫院的整體經營能力。
針對目前醫院會計人員短缺的情況,醫院等機構在進行財務管理從業者的挑選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會計應聘者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內容之上,并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使管理會計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將醫院數據轉化為管理系統,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總的來說,社會總體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也優化和完善了新醫改,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醫院成本會計的績效預測與評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醫院要引進、優化和提高相應的管理會計技術水平,提高管理者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努力推動管理會計的實施和布局,以保障醫院未來健康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