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青
(青島雷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6630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對商品貨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得人們對貨物運輸的性價比越來越重視,如何更加便利地運輸更多貨物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人們逐漸認識到水上運輸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些需求。但是水上運輸危險貨物不僅給我們帶來了運輸和發展的便利,也帶來了更多的隱患。首先,危險貨物本身就帶有很大的風險,他們通常具有易燃性和易爆性,甚至還有一些具有腐蝕性和毒性,會帶來很大的風險,甚至發生嚴重的事故。
所以,加強對危險貨物的水上運輸的管理,降低水上運輸出現的風險,降低事故發生率,使其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已經成為目前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國際危規》中對危險貨物有著明確的定義:凡具有燃燒、爆炸、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以及在運輸、裝卸、儲存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的貨物,均為危險貨物。正是由于危險貨物的這些特性,使得我們需要在危險貨物的儲存、運輸、裝載、卸載中投入大量的精力,防止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同時,我們需要考慮該危險貨物的化學特性和物理特性,是否會被環境或者其他貨物所影響;還需要考慮該危險貨物對運輸路線水域環境的污染程度,是否會對水環境造成影響等等。水上運輸工作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也時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險,這也是對水上運輸人員能力的一種考驗。
危險貨物海上運輸采用的方式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散裝運輸,主要運輸貨物是石油及所屬產品,這類貨物不方便包裝,而且外泄后無法徹底處理干凈,在運輸過程中需要謹慎運輸、裝載、卸載。另外一種是包裝運輸,以集裝箱包裝貨物為主,適用于方便包裝的危險貨物。將危險貨物置于密閉的集裝箱內,直接打包裝貨,避免了危險貨物與外界的直接接觸,保證了運輸的安全。
如果我們對危險貨物沒有深入了解,沒有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運輸危機,造成慘痛的悲劇。
首先,集裝箱貨物是在裝箱完畢后直接交給工作人員,由于集裝箱密封的特性,工作人員無法知道集裝箱內是否含有危險貨物,這就給危險貨物集裝箱瞞報、謊報行為的發生制造了條件。一些貨主對危險貨物專業知識匱乏,想當然地認為集裝箱運輸不會有危險,再加上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他們就會在集裝箱貨物的裝載運輸過程中,故意瞞報貨物類型,把危險貨物偽裝成普通貨物進行集裝箱運輸。
其次,缺少有經驗的危險貨物管理人員,對接貨物的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夠高,缺少防范意識,不具備對各種類型危險貨物鑒別的能力,也沒有緊急預案,無法處理突發的危機事件。更有甚者,在集裝箱裝載過程中危險貨物的包裝、標志沒有滿足規定要求,甚至嚴重違法超載的情況就允許運輸,使可以避免的危險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此外,監管部門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健全的監管體系,對于水上集裝箱運輸的監督力度不足,監督措施有限,大部分監督人員通常不會對集裝箱進行開箱檢查,大部分時候會任由集裝箱貨物順利通過審核,沒有專業的知識和相應的經驗,對待工作缺乏責任感,時常走形式,增加貨物運輸的風險,導致少數承運人員鉆空子。
對運輸危險貨物的人員,要培養他們對危險貨物的了解,告知發生危險事故的嚴重程度,說明瞞報、漏報的法律懲戒力度,讓想碰運氣鉆空子的人放棄想法。同時,托運人辦理危險貨物托運時,要向指定管理單位進行申報,按照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的規定,妥善包裝,制作危險品標簽。同時還要將危險貨物的危險性質以及發生危險時應當采取的緊急救助措施通過指南告知工作人員。
對于水上運輸的從業人員,要對其進行統一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對于集裝箱的運輸人員,禁止未經專業訓練的人員進行危險品運輸,對于玩忽職守行為要依法從嚴處置。對于海事管理人員,需要提高對危險品運輸的認識,學習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冷靜面對各種突發情況。
我們在加強運輸人員管理力度,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水平的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建立社會監督制度,設置群眾舉報信箱,公開舉報電話,利用社會和群眾的力量對違章運輸危險貨物的人員進行監督、舉報,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處罰,減少瞞報漏報行為。
管理部門設立全新的承運人和船只的信譽制度。對于以前存在瞞報漏報現象的承運人降低信譽度,使他們與運輸人員對接時獲得更加嚴格的危險貨物檢測和實時裝載監控。對于船只也是一樣,如果是運輸危險貨物未發生過危險事故的高信譽船只,會適當地降低運輸關稅作為獎勵;而對于發生過危險事故的船只將降低信譽度,進行跟蹤檢查,督促其改正自身問題,對于多次發生危險事故的船只,將建立“黑名單”,將其永久禁運。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不管是交通通行還是水上運輸,不管是承運人員還是運輸人員,都要保證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和運輸。
水上集裝箱運輸還處于不完善的發展階段,各個部門、從業人員、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都要團結起來,防止違法違規、危害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的行為發生,逐漸完善水上集裝箱的運輸和發展,從而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