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簡稱會議)上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鄉村振興再到促進共同富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堅實足跡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愈發清晰。
會議指出,要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能源是現代最大的公共產品和最具普惠性的民生產品,能源獲得的便利性、公平性和可靠性也是衡量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尺,因此能源行業應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更加平衡協調、循序漸進。
為促進共同富裕筑牢普惠用能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能源行業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能源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能源供應的基礎保障作用。2015年,全面解決我國無電地區人口用電問題;通過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實施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農村機井通電工程、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等三大專項工程和“三區三州”、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兩大攻堅行動,全國農村電氣化率達到18%;截至2020年10月,建成2636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惠及6萬個貧困村、415萬貧困戶,每年可產生發電收益約180億元。跨過全面小康社會的門檻,為了實現共同富裕,能源行業仍應久久為功,繼續發揮行業優勢,進一步布局深化滿足鄉村振興需求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能源項目帶動發展支柱產業、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要強化能源產業的社會和服務屬性,大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縮小東西部、城鄉用能差距,同時善于引導和集聚資源,積極探索能源產業拉動經濟增長新模式,在助力鄉村振興、持續促進鄉村人口就業和增收中提升產業附加值。
為促進共同富裕營造公平用能環境。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進一步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用改革的辦法打破影響能源合理配置和能效提升的壁壘。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確保能源商品的價值屬性得到充分體現,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促進公平競爭,彌補市場失靈。要持續優化能源領域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能源行業服務水平,營造人人參與、共享共贏的用能環境,提升能源消費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促進共同富裕加速能源發展綠色低碳轉型。要站在人民立場把握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使命,為守好綠水青山、福澤千秋萬代,切實承擔生態文明建設責任。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依托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提升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清潔用能需求。構建節約高效的社會用能模式,探索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能源治理體系,強化全社會節能,加快推進低碳技術應用,提高重點行業和領域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