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31)
職業病防治法在我國實施后,對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檔案整合開發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整合開發利用的主要策略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近些年,職業病防治法開始在我國實施,這對國內的職業病防治機構來講,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一方面,推動了國內職業病防治的相關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另一方面,結束了職業病防治機構對于職業衛生服務的全面壟斷。
1.1 構建檔案整合管理機制。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檔案是文獻信息資源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有效整合檔案信息資源,離不開完整的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整合管理機制的構建,以此來促進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的規范化、科學性和完整性,使檔案信息能夠得到安全使用和合理開發。為了做到這一點,應將重點放在文獻材料歸檔的優化、系統、準確、完整和文件保證體系上,明確規定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圍和使用原則,使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的整合、管理、使用操作方便且有章可循。
1.2 提供物力人力支持。職業病防治機構領導應積極重視檔案工作,任用水平、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負責,即便受條件限制無法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也要有其他人員來監管。與此同時,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信息資料具有龐大的數量,為此,職業病防治機構應將必要的物力人力支持提供給檔案整合工作,下撥一定的整合經費用于檔案信息建設,使檔案信息資料設備和庫存需求得以滿足,為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1.3 管理規范化。檔案工作和職業病防治機構專業工作存在著密切聯系,為了給職業病防治機構開發利用檔案信息提供便利,應科學管理、有序整理檔案信息,貫徹落實我國對檔案工作的各項規定,依據檔案主題詞表、檔案著錄規則、檔案分類法等法則和法規,充分編目和分類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檔案,確保管理規范化和著錄標準化。與此同時,應對現代化信息技術加以運用,管理和存儲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信息,從而將必要的條件和環境提供給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
2.1 共享檔案信息資源。步入網絡信息化的大時代后,職業病防治機構逐漸表現出了強大的網絡服務功能,職業病防治機構網站成了重要的對外服務窗口[1]。職業病防治機構應選擇性地制作和加工自身檔案信息,隨后上傳到職業病防治機構網站上。與此同時,職業病防治機構應對上傳的信息內容不斷更新,使信息量逐漸增加,從而使有需要的人能夠在職業病防治機構網站上使用、查詢和瀏覽相關檔案信息資源。
2.2 舉辦檔案展覽活動。職業病防治機構可定期公示、展覽部分檔案信息資源,為人們提供咨詢、瀏覽服務,也可適當地公布創新服務活動、人員優質服務等,介紹并宣傳給人民群眾。通過充分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料信息,職業病防治機構能夠對人民群眾展開有效的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展開相應的閱讀指導,這有利于職業病防治機構形成有效的檔案信息開發利用機制。
2.3 提供檔案信息服務。職業病防治機構應結合自身的日常工作內容,提供不同類型的檔案信息服務。客觀來講,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檔案信息和日常工作密不可分,二者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相通性。職業病防治機構應合理地分類、鑒別和區分檔案信息,根據便利性原則,對不同類型檔案信息的索引、目錄進行編制,為使用者的查閱與檢索提供便利。與此同時,應對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服務條件、服務設施充分利用,增加檔案信息服務的多樣性。
2.4 編制檔案信息資料。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檔案信息通常是使用價值較低、缺乏系統性、較為分散的原始檔案信息資料,特別是部分職業病防治機構,其不同部門的工作彼此獨立,工作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這些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信息內容分散、龐雜,不利于人們使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職業病防治機構應有計劃、有目的地研究、分析和篩選自身的檔案信息,對具有價值性、規律性、典型性的各種類型檔案信息進行綜合編制[2]。
與此同時,職業病防治機構還可以整理、分析重要的歷年活動記錄,編制一套職業病防治機構工作大事記,并按照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服務功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館藏變化等檔案信息開展《職業病防治指南》《職業病防治手冊》的編制工作,以此作為向人們進行宣傳教育的素材。
除此之外,伴隨部分職業病防治機構規模的日益擴大,服務層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進一步加強了職業病防治機構的研究職能,對有關的科研成果文集、專業論文匯編、科研工作實錄等進行編制,使職業病防治機構已存檔的成果、科研活動情況、業務活動記錄等可以依托有效形式來交流、介紹和宣傳,通過規范傳播與合理指導,不斷增強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信息資源的影響力和使用效果。
總而言之,研究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整合開發利用的主要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人員應對當前職業病防治機構的概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充分整合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編制檔案信息資料,能夠共享檔案信息資源、舉辦檔案展覽活動、提供檔案信息服務,從而更好地對職業病防治機構檔案整合、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