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子楊
(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電子信息技術屬于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的融合,這也是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兩個方面,信息技術需要依靠互聯網技術進行操作,信息技術所負責的是信息的接受、傳輸、儲存等部分;電子技術是一種以電子學作為理論基礎的技術,電子技術所負責的是信息的處理以及加工等部分,運用傳感器作為設備支持,將電路信號進行處理,兩種技術相結合才形成了成熟的電子信息技術,使得信息能夠依照設定的要求高效、準確的傳遞。在無人機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實現遠程傳遞信息的目的,在民事領域和軍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電子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傳感器等設施作為硬件設備,將圖像、文字、數字、代碼等信息進行捕捉,經過特定的處理方式以后進行傳輸,傳輸的結果可以進行數據儲存。電子信息技術將數據信息進行處理手段叫作電子技術,在處理過程中,電子技術可以實現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倘若提前設定好相應的要求電子技術也會自動處理信息,并且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如今其處理效果已經能夠與普通的人工處理相媲美。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較為漫長,根據電子信息技術的信息處理速度和效率可以粗略地劃分為早期階段、中期階段和后期的發展。首先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早期階段,早期的電子信息技術使用過程中所需要的電能源較多,并且在制作時,基本上采用真空的電子管作為制作的元件,真空的電子管的使用時間較短,需要經常更換,這導致機器的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并且因為元件的不耐用性,導致設備使用的成本有所提高。早期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的處理手段為初級處理,只能在處理簡單信息時將文字處理的行為轉由計算機處理,使信息收集人員和處理人員可以減少部分的工作量,加快工作的效率。由于早前計算機存在著體積龐大、價格昂貴的特性,導致早期的電子處理技術基本上智能應用到軍事領域或是科研的領域[1]。
其次,當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到中期階段的時候,技術開發人員所注重的不再單單是信息的處理速度,更加重視信息的準確度,在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諸多設備中,傳感器作為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其存在的意義就是提高信息傳輸和處理的準確性。傳感器不止可以做到在視覺效果方面還原信息的真實度,還能從聲音、味道等方面還原信息,全面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傳感器由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開發并投入使用,傳感器的正確使用是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分界線,使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得到了質的提升,也促使了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進入到中期階段。
最后,現階段的電子信息技術被稱為電子信息技術的后期發展,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的功能也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目前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不僅可以保證信息處理的高效性,還可以切實地保障信息傳輸和處理的準確性。例如,在電力企業之中,就會應用電子信息技術來開展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并且如今的技術還可以滿足將信息直接傳遞到云端,所有信息記錄都可以用云端來備份,在日后查詢過往信息時有相應的數據信息作為參考。這種在國家企業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方式,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標準化管理,在各個行業中都可以借此技術將信息上傳到大數據庫中,充分利用了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有效擴大了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范圍。
無人機的體積一般較小,大部分無人機的空機重量不超過15千克,只要利用飛行的空間就可以對無人機進行操控,通常無人機的使用和控制都可以由一個人來完成。由于無人機的體積小、重量輕,無人機的攜帶較為方便,并且無人機的使用對當下的地形條件、路面環境都沒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在生活匯總的大部分場景使用。另外,無人機的飛行速度、方向、拍攝角度等都可以利用其操控把手來完成,操作簡單,操控者可以隨意控制無人機的飛行速度,無人機體型小,轉彎的半徑小,機動性強,在操控方向的過程中,可以任意轉變無人機的飛行方向,無人機所載用的攝像頭也可以根據需求隨意調整攝像的方向和焦距,甚至可以通過追蹤拍攝來實現無人機的智能飛行[2]。
無人機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利用數據鏈接和互聯網技術實現超遠距離的遠程控制,實際上在許多電視劇的拍攝過程中,場景的全鏡頭便是利用無人機進行拍攝,視野較為全面,可以通過升高無人機的位置達到拍攝全景的目的。并且無人機存在極強的可操作性,操控者可以隨意變換無人機的拍攝角度、拍攝范圍和拍攝距離,既可以實現全景拍攝,也可以實現近鏡頭的拍攝,可以根據操控者的實際需求,進行任意的調整。在科學技術發展速度較快的背景下,目前大部分的無人機都會配備相應的熱視鏡頭以及夜視鏡頭,縮小了無人機的事業盲區,即使在晚上,也能實現對拍攝現場的拍攝。
航拍所使用到的無人機被稱為民用的無人機,其主要是供以非專業人士或是日常的生活當中,航拍是拍攝的一種手法,后來直接被代指為無人機的拍攝手段,航拍大多數拍攝的都是全鏡頭,其拍攝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在陸地用攝影機難以完成的拍攝角度,在航拍領域的應用提高了航拍作品的質量。在航拍領域中,無人機的電子信息技術使用有效做到提升無人機的拍攝效果,無人機的操控者可以通過操控桿對無人機進行操作,無人機會自動記錄上一次拍攝作業中的有關參數,操控者也可以對部分參數進行實時記錄,在無人機的系統中保存參數的數據,再下一次的拍攝作業中直接選擇參數組合即可。另外,無人機的電子信息技術依靠著傳感器的傳輸和處理,在任何一架無人機中都存在著相應的傳感器,在發展中,傳感器的作用已經從傳輸提升到轉變,無人機可利用3D的傳感器和無人機自身帶的機載攝像頭,可以實現短距離、短時間內準確分辨障礙物。
電力行業是一個危險性較強的行業,特別是對一線的作業人員來說,電力的檢修和線路運行狀態查詢都具有極強的危險性,還有每年定期的供電設備進行校正,矯正過程中大部分都是通電狀態,若沒有良好的保障措施,會對檢修人員和用電居民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在電力行業中應用無人機電子信息技術可以有效作業的安全性,傳統的檢測方式效率低,危險系數高,應用無人機信息技術以后,可以采用無人機搭載紅外線攝像頭觀測電力線路情況,無人機自動將觀測圖片和視頻傳輸到云端,相關的檢測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對線路情況進行在線觀測。計算機技術的結合使用還可以使用自動識圖功能,將不同時期的線路圖片進行比對,自動檢測線路運行過程中的問題。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將每一次的線路檢測情況都進行云端保存,一線的電力作業檢測可以徹底擺脫人力檢測的局限性,大大提高電力檢測的效率和準確度。除此之外,還有在消防事業中無人機的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在火情發生的地點,若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貿然進入火場,不僅難以實現營救,還會給消防管帶來人身安全的威脅。利用無人機電子信息技術,在抵達火場之前,先用無人機觀測火場內的情況,有無危險燃爆品,保障消防員的人身安全;并且還能實時追蹤火場的情況,領導者可以及時對火場內人員進行即時調動,迅速開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火情帶來的傷害和損失。
在撲滅野火中,消防員使用無人機進行監視和態勢感知已有數年;無人機攜帶高清和熱成像攝像機以及遙測傳感器,以監視和報告來自前線人員的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可穿戴設備可用作個人定位信標或更復雜的環境監控器。無人機可幫助監視不斷變化的情況,讓緊急行動中心能夠最佳地指導現役機組人員,以獲得最佳效果和最大安全性。
電子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中應用的時間比民事領域中應用的時間更長,現在軍用無人機的技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可以數顯利用無人機的電子信息技術實施觀測戰場情況,還有通訊無人機、對抗無人機等多種用途的軍事無人機。以往的戰場情況觀測都需要依靠人進行觀測和信息傳輸,行為危險,但是利用軍事無人機的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實時傳輸戰場的情況,將照片和視頻自動向計算機進行傳輸,可以實現實時的觀測,從而能夠更加安全且準確地開展布局。另外,無人機電子信息技術是一項準確性較高的技術,由人力進行肉眼觀測和勘察會存在一定的誤判和視野盲區,無人機中搭載了電子信息技術,其可以還原任何場景的原貌,還可以通過攜帶夜視攝像頭和紅外攝像頭,在晚上也能看清戰場的布局情況。傳統的偵查方法一是排除步兵偵察兵,二是利用軍事戰斗機頭頂螺旋觀察,然后語音實時傳輸情況,這兩種方式都需要人親自前往最危險的地方,難以確保偵查人員的安全性,利用無人機進行偵查,無人機的造價成本低,且無須人親自前去,只需要在后方對操控桿進行操作即可實現實施勘查,勘察的結果準確性高。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逐漸發展成熟,其信息傳輸和處理的準確性不斷增強,將電子信息技術融入無人機中使用,給各個領域都帶來較大的便利。民事無人機中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在公共事業領域得到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電力行業的安全性,給消防隊的現場調控提供了更多的參考條件,軍用無人機中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提高了偵查的準確性,為軍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障。社會在不斷向著現代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成了每個技術開發人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切實考慮各個領域的需求,對電子信息技術不斷作出完善和突破,為社會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