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河南 新鄉 453599)
首先,高校本身就是聚集了各類青少年的學習場所,其圖書館設立的意義就是為學生提供閱讀場地,讓學生可以在巨大的知識庫里不斷成長、充實自我。因此,推廣經典閱讀本身就是高校圖書館設立的初心所在。其次,不論是屬于我國的文化經典還是別國的名著,之所以流傳至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重要的價值,傳承經典、發揚文化精神是各高校理應承擔的使命,圖書館則是其中重要的推廣載體。最后,由于目前在經典閱讀方面,不論是學生,還是圖書館本身都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對該部分的內容進行傳播已是勢在必行的趨勢[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網絡媒介和電子產品的出現層出不窮。通過這些渠道,豐富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的同時,對于閱讀的態度也發生了較大改變。在過去閱讀是為了增加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自我,或者是出于個人興趣,對經典文化等內容飽含熱情。而在當前這個比較浮躁的世界,閱讀僅僅是學生們無聊時打發時間的一種休閑方式,以及需要被動式完成的一種任務。這當中不乏真正想要了解經典的人存在,但他們的閱讀也大多是停留在表面,不會去反復推敲細節以及思考其中蘊含的道理,對于經典的解讀始終不夠深刻[2]。
一方面,時代的更迭推動了人們對網絡、科技及經濟等方面的追逐,導致對民族優良傳統和經典文化的興趣日漸下降。長此以往,當一個時代缺乏某樣東西時,它就會顯得格外珍貴和亮眼。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里,飽讀詩書、深厚的文化底蘊等氣質又逐漸變成了人身上的另一種新潮流,為了迎合這種趨勢,人們反而又開始拿起書本,希望知識能夠成為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在各種類似這樣的功利心理驅使下的閱讀行為,持續不了多久,也無法達到真正的閱讀效果,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法而已。另一方面,許多學生由于所學的專業知識有所匱乏,到圖書館進行閱讀是為了補習專業知識,目的在于應對考試及求職等,并非帶著純粹和平常心來面對閱讀,所涉獵的領域也十分有限[3]。
高校圖書館可成立講座策劃小組,周期性開展主題講座活動,從氛圍、意識等方面帶動圖書館經典閱讀的氣氛,具體的實用性講座主題可從以下幾類分別開展:
1.1 閱讀方法及技巧類教學講座。可邀請校園內比較知名的教師骨干及學習干部擔任講師,分享其日常閱讀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利用教師的指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參與感,調動學生群體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科學的閱讀方法有助于學生在閱讀經典名著時能做好更清晰的筆記及知識積累。
1.2 名人作家等分享型講座。高校圖書館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查,擬定一些符合經典閱讀類型的作家名人名單,定期邀請其來開展分享類型的講座。講座內容可涵蓋個人對于經典名著的理解、個人的讀書心得、作品分享等,拓寬學生們的視野,引導其博覽群書,豐富自身知識儲備。
對于經典的解讀不存在統一的標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閱讀的角度和看法,因此,閱讀的主題還是讀者本身。高校圖書館可抓住這一推廣要點,開展一系列讓讀者能積極參與的主題活動。在該活動中,每個人都能表達各自的看法,這不僅能讓原本的受眾成為推廣的渠道本身,也能引發多角度的知識碰撞,讓閱讀成為一項更具話題性的活動,增加趣味感,更能引發學生對于經典的深刻思考[4]。
社會在不斷變遷,新一代學生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圖書館不應一直沿用傳統的服務模式,跟緊時代前進的步伐,創新閱讀模式也十分重要。首先,高校圖書館可根據學生的閱讀習慣,對圖書館內的區域進行功能劃分。設立電子閱讀室,采購一些必要的電子閱讀產品,為學生提供便捷的閱讀渠道。其次,保留原有書籍閱覽室的前提下,增設電子查詢通道,可以讓學生快速查找需要的書籍及相關資料。同時,增加電子查詢功能,在學生遇到不理解之處時,可隨時隨地上網查詢,提高閱讀效率。最后,可以設計一款校園內應用的軟件,在推廣的同時,開放討論區,征集讀者的意見,對圖書館的模式不斷進行升級改造。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從而增強其對閱讀的興趣。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中國都十分重視經典名著的流傳和文化精神的發揚。目前,中國雖然在經濟、基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人文素質的培養卻缺失了很多。少年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各高校應牢記建校使命,重視對經典文化的推廣。要合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集結優勢,積極開展各項宣傳活動,在校園內打造閱讀的濃厚氛圍,讓民族的文化背景更具自信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