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羅源縣第二實驗幼兒園,福建 羅源 350600)
一位心理學者表明,大部分孩子畫的畫里父親只有手,父親的輪廓模糊,甚至只剩“影子”父親。中國城市親子調查發(fā)現(xiàn),71.13%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取消與孩子的約定,67.75%的孩子由老人照顧,三分之一的父母是獨立照顧孩子的,三分之二的兒童與手機、iPad為伴。孩子越來越像孤兒,孤兒有一種缺失,是稀缺的父親。
孩子在學校大大小小的事情,第一個能想到以及能及時趕來幼兒園照料幼兒瑣碎的事無一例外都是母親。母親似乎扮演著無微不至且顯性突出的角色,然而父親的身影卻極少出現(xiàn)在學校。
一次語言活動,我講述了繪本故事《我爸爸》,提問:我的爸爸有什么本領?孩子們踴躍發(fā)言。請說說你和爸爸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班級里很多孩子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fā)。而林歆羽小朋友高舉小手,她娓娓道來和爸爸發(fā)生的各種趣事,明亮的眸子里閃耀著幸福、自信、驕傲。
父親沒有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的人際關系中,會產(chǎn)生怯懦、膽小的心態(tài)。我班上有個男孩,父親在外工作,一次區(qū)域活動,他的玩具被小朋友搶走,而他不懂地如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開始喏喏得哭出來。由于從小不懂得如何成為一個自信、獨立且有自己想法的男孩,在遇到事情上,無法用言語去訴說自己的感受。
研究表明同伴關系融洽,比較合群,在同齡兒童面前,顯得自信,樂于表現(xiàn)自己,有獨立性,生活、學習自理強,在集體活動中不易發(fā)脾氣。在伙伴遇到困難時,能主動提供幫助,有同情心,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尋求幫助。樂意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與同伴分享。能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善于與他人交流,積極說出自己的看法。有合作意識,在任務中能和伙伴友好相處[1]。
新聞上報道一個孩子說自己的爸爸是個蜘蛛俠,而父親為了在女兒面前給予女兒自信和誠信,穿著紅色的蜘蛛俠的衣服,來到女兒的學校。那一刻這個孩子心底涌動著無限的喜悅之情,她也能把這個自己夸大的愿望實現(xiàn)出來,在未來的道路上,她定會明白誠信的重要意義,父親的言傳身教,無須言語,早已深入孩子的心間。
班上有位父親說,除了上班時間,其余時間都陪伴孩子,為什么孩子還是愛賴床?試想一下,你身邊有人聚焦你的所有舉動,長輩身軀高大,一種高大威儀感已然讓孩子感到恐懼,且沒有給予孩子呼吸的空間,怎么會自由快樂發(fā)展呢。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父親要學會自己我療愈,走出童年劇情。
李雪曾說過,當你意識到這里有一些輪回,不想在把這樣的輪回傳遞給小孩,這就是智慧、勇氣和力量。不論因為什么原因,父母沒能勇敢地和孩子建立有回應、有溫度的關系,就會影響孩子對事物慣性的第一反應[2]。
我們不能一味地觀察孩子行為層面的對錯,而是應該透過冰山一角的言語背后看到巨大冰山底下的孩子的內在生命力。特別是父親的角色,更應自己去理解看待孩子。
當父親陪孩子一同游戲的時候,一同玩拳擊、打鬧游戲時,會讓孩子感受到游戲中的分寸感、規(guī)則感,同時,每個父親心中都有一個小男孩,可以這么說,和孩子一同游戲,不僅增強親子關系,也是父親尋找遺失的童年,兩全其美的事,為什么不做呢?
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選舉時,他說,我可能不是一個好領導,但我一定是個好父親。他不管多忙,都會騰出時間陪孩子吃飯。在飯桌上也是一次難得的溝通好時機。飯桌上探討各自生活,了解彼此生活,可以制定周末旅行計劃,可以討論看過的一部電影,一本書。同親愛的家人一同共進晚餐,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原始最單純的快樂,不但滿足靈魂的需要,也會成為生命的永恒。
有人說,父親陪孩子冒險500次,將決定著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格局。做曾經(jīng)不敢做的事,克服困難,取得勝利的喜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未來遇到挫折采取的方式。
自信來自每個小小的做到。當孩子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可以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親如果用高價值感的語言:“我相信長大后的你可以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那么這種莫大的正面贊揚孩子,會讓孩子的內心產(chǎn)生自信感、成就感。
我校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禮儀之風。在一次父親節(jié)活動中,各班邀請了自己的爸爸來參加父親節(jié)活動。小班年段—“爸”氣來襲親子游戲,爸爸們排成隊,時而變成“山洞”,時而變成“秋千”。時而變成“山坡”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爸爸肩上騎大馬。一位爸爸活動感言:孩子,陪伴你,是我的快樂,被你陪伴,是我的幸運。愛在彼此游戲中流動傳遞……
校園里舉辦的故事爸爸媽媽比賽,我班有位孩子的父親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父親可以在平常的活動,諸如元旦游園活動、六一活動等參與助教的光榮任務,讓孩子萌生崇拜之感。大大小小的活動父親都應抽空來參加,當孩子被關注被重視后,堅信父親是愛他的,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力量,因為在父親眼里,他有很高的自我價值感。哪怕世界孤立他,他也會樂觀積極。
評判意味著不接納,讓人很壓抑。少一些評判,就是放過自己,保留邊際意識。你是你,我是我,我們是不同的獨立個體,再有交集,也有獨立的部分,每個人都需要心理的邊界。各自獨立就有各自的堅守。和孩子平等對待,我們才能真實地看到對方。當你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時候,其實就已經(jīng)了贏了99%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