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救護消防應急救援中心,山西 朔州 036000)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黨組織對共青團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企事業單位來說,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其基層團支部活力提升的主要方式是借助互聯網對工作載體加以創新、對工作方式加以改進、對制度建設加以強化,以便提升隊伍的建設水平,保障自身群團工作落實的有效性。
中央黨群組織會議上指出,群團事業是我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地推進我國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就必須提升對群團組織建設的重視程度,使其變得充滿活力、堅強有力。基層團組織作為共青團組織活動的基本單位,同樣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部門,提升基層黨支部的活力,已經成為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穩步推進的有效保障。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信息傳播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提升信息查閱的便利性,降低傳播成本,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互聯網+”作為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主要載體,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創新得到的體系,具有對外開放融合的特征。為進一步推動當前企事業單位生產效率與服務質量的提升,實現互聯網體系與企事業單位運營之間的無縫對接,結合基層團支部的工作需要,對“互聯網+”生產要素配置進行優化,使之形成全新的生態結構,已經成為當前推動組織變革、提升社會生產力的有效方式[1]。
傳統的企事業單位的團組織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科層結構,受信息交流不暢的影響,其服務時效性比較差,無法吸引青年人參與其中,現階段,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解決這一問題,企事業單位方面不僅可以借助互聯網加強基層團組織之間的溝通交流,推進區域化團建工作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還可以借助“互聯網+”體系高效運轉模式,為青年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更好地滿足青年團員的需求,為基層團支部活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為找出現階段阻礙基層團支部活力提升的問題,筆者以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為調查樣本,通過不記名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了現階段會對該單位基層團組織發展過程中活力提升造成阻礙的問題。在調查過程中,有效參與人數為1000人,樣本中男性占比77.8%,女性占比22.2%;樣本中中共黨員(含預備)占比4.2%,共青團員占比88.7%,群眾占比7.1%。經調查發現,首先,當前由于團支部工作制度仍不夠完善,一些基層團支部工作人員往往無法按照上級團組織的具體要求開展工作。其次,當前超過60%的人員對于“互聯網+”沒有充分的認識,并且,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基層黨支部的價值定位以及取向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將互聯網技術當作是當前基層團支部工作過程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這種情況的存在,拖慢了基層團支部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再次,基層團支部活動是當前吸引廣大青年團員參與團組織建設的主要方式,然而當前一些基層團支部活動的質量不夠高,團員可參與度比較低,阻礙了團支部活力的提升,具體來說,當前60.7%的被調查人員表示團支部活動的開展質量偏低是阻礙團支部活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最后,當前有36.1%的被調查人員表示團干部隊伍能力較弱、缺乏有效的組織能力,是導致當前基層團支部活力缺失的重要原因,具體來說,當前一些基層院支部的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受工作人員工作繁忙、職業壓力大等因素的影響,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水平往往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2]。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種不良思潮涌入我國,給青年人的思想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現階段,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保證人們的思想觀念與當前社會發展主流思想想貼近,企事業單位的基層團支部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強化自身的管理質量,提升自身的發展活力,以便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助力。
完善規章制度是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在調查中可以發現有81.7%的被調查者認為完善基層團支部的規章制度,對基層團務工作管理情況加以完善,能夠使基層團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提升團組織在后續工作中的效率。現階段,為進一步提升基層團支部規章制度的完善性,企事業單位方面需要健全團組織的機構設置。具體來說,企事業單位可以在考慮到自身工作需要的基礎上,依據原有的規章制度基礎,構建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管理自治體系,并依據團組織當前的具體工作內容,完善組織構架,設置相應的團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等職務,并且為提升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企事業單位方面需要盡量避免一人兼任多職的情況出現,以便為團支部的正常運轉提供保障。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團支部工作的有效性,企業單位方面需要在考慮到自身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參照當前社會思想政治發展情況,結合基層團支部工作管理目標建立一系列與團支部活動開展、考核檢查等工作相關的監察管理制度,以便達到提升基層團支部可操作性的目的。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當前企事業單位共青團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現階段,為保證企事業單位基層團支部的發展空間能夠得到拓寬,提升團支部工作人員的互聯網思維,使互聯網技術能夠切實應用于基層團支部工作當中,已經成為提升基層團支部活力過程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具體來說,首先,企事業單位可以通過面向社會招聘具備互聯網思維人才,并鼓勵其將互聯網思維與當前基層團支部工作內容結合到一起的方式,使基層團支部整體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水平有所提升;其次,隨著信息全球化的不斷推進,當前人們的思想變化情況較為復雜,現階段,為進一步提升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整體的思想素養,基層團支部工作人員需要深入探究所有工作人員的具體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展開針對性服務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最后,由于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比較快,為保證基層團支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情況能夠跟得上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企事業單位方面需要定期組織基層團支部工作人員學習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培養其互聯網思維,以便在后續工作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提升共青團活動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進一步擴大基層團支部的影響范圍,企事業單位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線上團組織平臺,引導基層團支部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實現線上、線下并行,并且通過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堅持從工作人員實際需要出發,在網絡平臺構建過程中合理使用網絡語言、“接地氣”的員工故事等方式,確保員工能夠真正與基層團組織工作產生共鳴,在后續工作過程中,可以積極朝組織的方向靠攏。同時,面對當前部分團組織活動無法吸引員工參與興趣的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同樣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查找各種有趣的活動形式,并將這些活動與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便保證參與活動的員工可以在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內,激發基層黨支部的活力。
團員是基層團支部的主要工作對象,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依托互聯網基礎充分發揮團支部服務育人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團員對團組織的向心力,進而達到激發團員參與組織活動的內在動力。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為更好地滿足團員的個性化需求,團支部方面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在考慮到團員工作情況、生活情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分層展開思想政治服務工作,提升團員對團支部的信賴度,并逐步將這種信賴度轉化為參與活動的動力,使其與團支部成員一起推動團支部的建設與發展,進而達到提升團支部發展活力的目的[3]。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基層團支部活力的提升有助于推進我國共青團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事業單位方面可以在考慮到自身發展目標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強化基層團支部的組織形式、規章制度、工作人員等部分的管理,使團支部組織建設水平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