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縣工人文化宮,山東 濟寧 277600)
以往的文化宮在職工群眾當中廣泛開展了科教文體、休閑娛樂以及宣傳教育等活動,成立了一批文化活動載體,其中既包括了公益性文化活動,也融合了經營性的文化活動。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有很大一部分文化宮都在不斷衰落。其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在文化宮建設過程中的投入與支出不平衡,同時,文化宮的運營模式無法滿足當今時代的職工文化生活需求,使文化宮無法在職工群眾中發揮出真正的運營意義。因此,在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文化宮要想再次輝煌發展,必須要有相關部門的支持,強化文化宮的運營力量,提高文化宮的運營品質,結合職工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這樣才能夠使文化宮重新回到群眾的文化生活中。
文化宮既是一種公益性的職工群眾文化陣地,又是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的單位。文化宮的根本作用在于文化宮職工本身的群眾性,建設文化宮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服務,因此,文化宮能夠為職工群眾帶來多樣化的娛樂以及教育等服務,在建設過程中也要以服務職工群眾為根本目的[1]。同時,文化宮也是豐富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場所,承擔著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從作用角度來看,文化宮更像是一個教育場所。首先,文化宮起到了一定的訓練作用。比如文化宮會經常開展一些講座或畫展等活動,除此之外,文化宮還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利用一些競賽,如寫作大賽、朗讀活動等。通過宣傳這些文化活動能夠聚集不同愛好的群眾,進而有目的地宣傳積極向上的文化。同時,還起到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文化宮不僅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請維護,還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2]。
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要想讓文化宮發揮出真正的作用,重新回歸職工群眾文化生活的主要陣地。首要任務就是要改變以傳統的文化宮運營模式[3]。
作為以公益性為主的群眾文化陣地,文化宮要想獨立運營十分困難,一旦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就很難在運營過程中提高服務質量,群眾的文化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不符合順應時代發展的理念。在文化宮日常運營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經費投入,而工會經費的局限性也很難支持文化宮的基本運營,在此過程中,工會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必不可少。當地相關管理部門要從整體發展局勢出發,始終貫徹落實文化宮的公益性,在文化宮建設的過程中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改變傳統的文化宮管理模式,重新賦予文化宮新的活力[4]。
在現代化文化宮運營管理模式中,要建立能夠反映群眾文化需求的意見機制。利用多樣化的渠道來征詢廣大職工群眾的文化需求意見,并積極落實處理。同時,還要建立職工群眾文化需求回訪機制,及時了解群眾對于文化服務落實工作調整的建議。只有掌握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才能夠打破傳統的限制,進而不斷創新發展。
文化宮這樣的公益性服務陣地需要各種類型的文體專業人才。所以,文化宮在運營管理模式中要應用各種方法來聚集文體人才,擴充公益性服務隊伍。在此過程中,首先,可以利用內部挖掘手段[5]。在文化宮內部挖掘文體專業人才,在眾多在職職工中選拔出素質高、能力優秀的職工納入志愿隊伍中,不斷提高公益性團隊服務的質量。其次,可以對外選拔。文化宮可以與各個社區、企業事業單位的文體隊伍建立密切的聯系,彼此互相交流人才信息。通過上門邀請、基層文體隊伍推薦以及組織業余文體比賽等方式,在基層群眾中挑選出實力強且具有影響力的文體骨干職工,不斷擴充文化服務隊伍,提高文化宮藝術團的整體演出水準。最后,就是合作。文化宮要與當今社會知名的文體隊伍交流學習,并不斷展開合作,在人力資源上實現共享,靈活調劑使用,這樣既能夠加強文化宮公益團隊的影響力,還能夠提高文化宮公益隊伍的演出效果。只有文化宮自身的隊伍素質有所提升,才能夠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文化宮要想提升在社會中的地位,重新回歸“學校和樂園”的本來位置,僅憑出租演出場地、展開培訓是沒有出路的。根據當今時代的要求,必須要結合市場規律來經營管理,將文化宮工會服務和公益性結合在一起,充分與市場運營展開配合,最重要的是轉變自身的運營管理思路,獲取政府的支持,這樣才能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公益性職工文化活動中。再有就是文化宮要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創收效益,將群眾的文化需求作為目標,對運營模式進行優化,以此來創建符合本土職工群眾愛好的運營方法,這對于文化宮日后的長久經營是十分有利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文化宮回歸到重要的社會地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