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林業局,吉林 蛟河 132500)
我國目前在重點國有林區實施的管理體制,是將林業管理與社會管理結合的管理體制,這樣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林業資源與社會經濟緊密聯系,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在這樣的體制下,林業管理需要承擔部分社會性質的工作,提高了重點國有林區在社會性質方面的支出。這既增加了林業管理過程中不必要的工作負擔,也對林業管理的財力水平造成影響,導致林業管理發展滯緩。同時,林業管理的工作繁復、任務繁重,較大的工作量會導致林業管理的重心無法集中在森林資源管理中,影響林區工作的質量。林區的信息數據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和處理,會導致森林資源管理不能科學合理的開展,也會造成森林資源管理未能落到實處的現象。管理體制的優點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作用,導致林區的森林資源遭到浪費。
森林資源是人類極其重要的自然資源,對地球的動物生態、氣候生態、水文生態等自然環境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但森林資源也不僅僅具有自然生態的價值,同時也具有極大的社會價值。這就需要森林資源能有效緊密地結合市場資源,在保障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自然生態價值的同時,盡可能地最大限度發揮其社會價值,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在重點林區的資源管理中,主要偏重于以發揮其自然生態價值為主,保護森林資源,想以此改善國家的生態環境。大部分地區響應國家政策改善環境的同時,逐漸忽略了森林資源的社會價值,將森林資源與市場資源分離,影響了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與自然效益共同發展的步伐,打擊了依靠森林資源推動的地區經濟,嚴重阻礙了部分地區的發展。
阻礙林區資源管理的不僅僅是外部的一些因素,林區管理內部的結構存在不合理性,也會導致林區資源管理發展滯緩。目前,我國的林區內部管理體系存在巨大的冗員問題,林區管理中任務分配不明,工作人員的職責不夠清晰,造成了工作繁雜、效率低下、信息重復的后果。大量的閑置人員也會對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造成影響,并且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員資金投入。同時,林區工作中的設備空置率也過高,故障設備沒有及時處理,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這些都是林業管理尚未構建合理的內部結構產生的負面影響,極大地阻滯了森林資源管理的發展。
調整林業管理相關部門的職能,將工作重心放在森林資源管理上,將我國國有林區的資源經營與管理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明確林業管理的具體責任,提高森林資源管理的效率。同時,政府應主動響應“十九大”的號召,分擔林區管理的社會性工作,對林區森林資源管理投入更多的資金與精力,減少林區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進林區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并且將林區管理與林業企業區分,對林業企業進行制度革新,幫助林業企業優化經營模式,促使其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此提高林區森林資源管理的質量,建立獨立的林區管理體系,保障林區森林資源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林區森林資源管理制度未能將森林資源與市場資源緊密聯系,導致森林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經濟效益的提升空間較大。因此,在林區森林資源管理中,應采取措施使森林資源與市場資源達到緊密高效的結合。例如,在林區管理中開設一個專門負責開發市場資源的部門,積極地提取分析社會資源中的有效信息,提交到林區森林資源管理中心,創造出聯系市場資源的完善體系。同時緊跟時代腳步,及時了解社會需求,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地深入開發與加工,形成森林資源的加工產業鏈,增強森林資源輸出時產生的經濟效益。同時,在開發森林資源的社會價值時,要注意在保障森林資源環境價值的情況下,合理地進行開發,最大地促進其經濟效益的實現。
林區管理內部結構的優化可以有效地改善林區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資金浪費的現象。在工作人員的分配管理上,要明確各崗位的具體工作與職責,做到各司其職。裁剪冗余人員,將能力不足,工作態度差的人員淘汰,引進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優秀人才。設立考核機制,保障林區管理工作的專業性,促進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在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時,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促進森林資源管理的進步。對待設備閑置問題,要做到物盡其用,例如采用租賃的形式降低設備的空置率,減少資金浪費。
綜上所述,在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當下,經濟發展不再是國家發展的唯一目標,生態環境的保護逐漸占據主要地位。我國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資源管理也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順應時代的步伐,不斷革新。在保障森林資源生態價值的前提下,開發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合理地通過林區的經濟效益改善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推動林區資源管理向現代化、信息化轉型,促進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