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石牌中學,江蘇 昆山 215312)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領域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所以,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角度去探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路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階思維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建立在非常基礎的記憶和運用能力之上,并從基礎認知上得到相應的信息,然后進行一系列的判斷、推理等高階活動,最終獲得相應信息的過程,進而從中充實所具有的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實現不斷的優化,進而鍛煉出相應的高階思維能力。而高階思維能力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鍛煉進而形成比較完善的邏輯思維能力等,能夠培養學生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方法,并且提升學生在英語方面的綜合素養[1]。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方式、內容、模式方面仍舊存在滯后的情況。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仍舊是傳統的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式方法的落后,導致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無法體現自身的主體性,也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寫作的能力培養,那么也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過程僅僅是模仿,以及聽說讀方面技能的鞏固,在這些重復模仿、硬性記憶的學習過程中,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預測閱讀是其中一種閱讀策略,是指通過一系列相關的知識進行推理。預測閱讀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是通過標題、圖片進行預測推理,也可以根據文首文尾進行推理預測。而推理預測閱讀要求學生通過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和相關的生活經驗,對文中未知的內容進行推理和預測。這種用預測推理的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更感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想起和內容有關的知識,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推理過程中,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目的進入閱讀當中,用推理和判斷能力來閱讀課文,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作用。
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文章段落排序的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中故事發展,同時也深入分析文中句子、段落之間的各種關系,并從中找到文中事件的時間、人物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并用于實踐當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文章按照段落分為幾份,放置到信封當中,然后在上面標注出某段落第一段。引導學生按照要求,小組之間進行合作閱讀,最終將幾個段落進行合理排序。教師在檢閱學生的答案過程中,還需要讓學生說明為什么這么排序;然后學生要說明這么排序的理由,按照什么邏輯和結構進行排序。通過這個過程,教師能充分了解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理解內在思維邏輯。同時,學生能夠把分開的各種段落成功排序,那么學生已經掌握和理解了句子、段落的內在關系,也能更加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在回答教師的問題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信息分析等能力[2]。
教師利用問題組合教學,是要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并形成問題鏈,進而實現某些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將教材的知識進行有層次、系統的分類,這些問題之間相互獨立又有內在關聯,同時也是有序的一組問題。在教學中,問題進行思考的起點也是動力,學生在一系列問題的導向下,逐步從文字的表面挖掘文字背后的信息,根據自身所學的知識、認知、經驗等,重新認識這篇文章,從而達成讓學生從基礎思維轉向高階思維。
例如,在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教材中“Animals In Danger”這個文章,此文中介紹了瀕危物種,以及瀕危物種產生的原因。教師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處理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如,Do you know which endangered animals?Do you know the living habits of these endangered animals?What causes these animals to be in danger?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從剛開始讓學生了解問題,到了解瀕危動物特點,最后到通過學生自身的思考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并且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思考、質疑、探究,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渠道,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要不斷探索,能夠提升日常課堂教學質量、效率,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范圍和體系,鍛煉學生各種思維能力的方式和途徑,同時這也是初中英語教師所面對的重要課題。所以,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利用好各種教學方法和途徑,才能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種獲得豐富的知識,鍛煉自身的高階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