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穎
(泰安市圖書館,山東 泰安 271000)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展的實施,各行各業都在按照科學發展的思路自主創新。圖書館也不例外,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讀者的需求不斷變化,現在的公共圖書館要想不斷獲得發展,必須進行服務創新才能滿足讀者需求,如何在新時代做好服務創新才是公共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本文以泰安市圖書館社區化活動實踐為例,推廣經典朗讀服務創新項目,在服務內容和技術上提出了創新策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和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和發展階段。“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山東是聞名的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影響深遠,省文化廳在全省推進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模式,旨在深入開發公共圖書館自身承載的歷史與文化資源,增強國學氛圍,強化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功能。泰安市圖書館社區活動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新時代條件下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中不斷探索。
朗讀是讀書學習方式之一。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吟詠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1]。”重拾朗讀的讀書方式,組織讀者通過朗讀,更深刻地體會經典篇章的內涵意蘊,從而促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泰安的良好氛圍,是我們策劃這個項目的最初動機。結合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突出公益性、普及性,我們選取了面向社區居民這個讀者群體,作為八期朗讀的主要參與者。社區居民是從家庭中走出來的,對家庭乃至鄰里有著本能的宣傳力和影響力。文化的傳承,書香社會的營造,最終就是由每個人、每個家庭來完成的。
恰逢泰安市打造基層黨建共同體,提出:黨群共同,資源共享、區域共治、服務共抓、文明共建的理念。我們通過本單位黨組織與屬地社區——望岳社區的黨組織聯系,由社區黨組織從本社區居民中挑選優秀讀者參加活動。社區黨組織非常重視,指定專人負責,首次活動望岳社區黨支部書記親自帶隊參加,并做示范朗讀。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大橋社區的居民和文化藝術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
充分利用圖書館這一公益性平臺,繼承發展朗讀的讀書方式、立足社區家庭、培養骨干人群,借力社區網格,形成傳承網絡,為弘揚文化經典打造引領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泰安的社區樣板。
該項目由泰安市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教育部和中國圖書館學會推薦的閱讀推廣篇目,結合泰山文化特色,精選了八篇經典詩文:分別是《論語十二章》《勸學》《春江花月夜》《諫太宗十思疏》《岳陽樓記》《春》《挑山工》《泰山日出》。
這個項目依托社區黨組織,推選本社區的優秀讀者參加,活動地點基本在尼山書院的國學課堂。活動采用了老師示范讀、領讀、解讀、參加者集體朗讀和分段分角色讀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朗讀形式,在朗讀中重溫中華國學經典,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2]。
一是依托社區黨組織挑選優秀讀者,有組織、有管理、有秩序地參加活動,領讀老師具有圖書館副研究館員職稱,多年研究朗誦藝術。在朗讀過程中深入淺出地講解文章的寫作背景,解析文章內容,結合新時代的要求,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與意義。同時,標出生僻字讀音,逐字逐句領讀;朗讀者先跟隨領讀老師朗讀,而后集體朗讀,分段分角色讀,選出優秀朗讀者做示范朗讀。在一個小時的學習中,達到理解文章,朗讀無讀音錯誤,能基本順暢朗讀全局。二是每次活動做好登記、拍照、錄音、攝像等工作,留取資料片。三是項目結束后根據簽到記錄,參考課堂表現,評選了21名“優秀朗讀者”,三個優秀組織獎。四是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肯定并激勵大家參與朗讀活動的熱情;總結完善更好地推進該項目的實施;向社會傳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主動參與到學習經典的閱讀推廣中。
圖書館+社區模式是省文化廳在山東省打造的一個文化創新平臺,泰安市圖書館依托朗讀形式組織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也是開辟的一個創新項目,其創新點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依托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這個核心是推動項目實施的主要力量,也是一次有益有效的嘗試,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也都切身感受到了組織的力量。面向社區居民,直接切入到基層居民群眾。毫無疑問,基層群眾才是我們書香社會主義的真正主體。沒有社區黨組織的有效發動和組織、沒有基層群眾的廣泛參與,全民閱讀,書香社會只是空談。
二是整合各方力量和資源,共同推進項目實施。圖書館領導班子的全力支持、圖書館各部室的通力協作、社區黨組織的有力支撐、圖書館公眾號平臺作用的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熱烈響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是著力創新傳統朗讀形勢。在經典朗讀過程中,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個人朗讀,最重要的是解疑釋惑,并賦予經典以新時代的內涵和意義。我們所追求的不僅是語氣、語調的準確,更追求內涵的正確與意義的時代感。同時,分角色朗讀等形式也顯著增強了朗讀的新穎性與趣味性。
四是積極做好復制推廣工作。一方面是圖書館內部,少兒館部室在組織活動時就復制了經典朗讀的形式,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十分高漲,得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社區參與項目的骨干,在社區黨組織的大力支持下,在少兒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利用社區讀書室和活動室組織社區內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經典朗讀的活動中來,贏得了社區居民熱情響應和積極參與。有的家庭首先在家庭內部積極實踐,影響家人,以書香家庭帶動鄰里朋友,這些都大大豐富了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濃重的書香氛圍。
“經典朗讀社區化服務創新實踐”項目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分八期活動有序推進。最初只是面向圖書館的屬地社區——望岳社區開展的,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其他社區的居民和文化藝術中心以及附近企業的員工紛紛加入。
大橋社區的黨組織也挑選優秀讀者,由書記親自帶隊參加活動。活動結束以后,還專門派出優秀骨干到圖書館單獨培訓,在本社區的圖書室復制推廣這種讀書學習方式。
圖書館少兒部也參加活動,在活動中深受啟發,在少兒部面向兒童開展的唐詩誦讀活動中,也復制了此方式,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非常高漲。
望岳社區的兩位居民從第二期來參加活動,直到結束期期不落,風雨無阻。每次活動結束都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所學的文章和自己朗讀的錄音。一些朋友在她們的影響下也來到圖書館參加活動。
還有一些社區黨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在活動之后來到圖書館,詳細了解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并表達了參與活動的愿望。泰安市人大代表,清真寺社區李秀麗書記,專程來到尼山書院與項目負責人座談,邀請我們給予指導并在清真寺社區中予以推廣和宣傳。同時,也提出了他們的想法和建議。
總之,“經典朗讀社區化服務創新實踐”項目是在探索中啟動,在開展中推廣,在實踐中完善。各方面的支持參與和熱烈反響也是我們持續推進完善該項目的支撐與動力。
“經典朗讀社區化服務”項目是泰安市圖書館貫徹省文化和旅游廳的要求,促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良好氛圍,更好地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經典的一個探索性的實踐活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受到社區居民的廣泛歡迎。
從項目開始直到現在,我們一直通過座談、微信等多種渠道與組織者、參與者保持交流互動,大家談收獲、講體會,也提想法,說意見,互動十分熱烈,期望這個項目能夠持續辦下去。在交流中我們作為項目承辦者,也受教育、有啟迪、有感動。我們將在不斷完善中持續推進該項目,使更多的社區、更廣的人群從中受惠受益。
將“朗讀”這一傳統的讀書方式,在新時代的條件下表達出形式多樣;對經典詩文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激活其生命力,增強其影響力、感召力,并以此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注入社區基層居民群眾之中。該項目的活動模式能夠短時間在館內、在社區、在家庭、在朋友之間推廣,體現了強烈的社會需求和供給需要,平面媒體和新媒體都先后給予了跟蹤報道,也是對該項目的現實主義價值及其示范和可推廣性的肯定與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經典朗讀社區化服務創新項目是泰安市圖書館為了更好地貫徹省文華廳和旅游廳的要求,促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泰安,更好地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經典,結合當前開展的埋頭苦干,爭創一流,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主題實踐活動,面向社區讀者開展的一項閱讀活動[3]。該項目共分八期活動,望岳社區和大橋社區以及文化藝術中心的工作人員,約有幾百人參與活動。活動過程中,大家熱情高漲,有些人多次參加,風雨無阻,在朗讀過程中一絲不茍,認真積極。
項目結束后,圖書館認真總結,對在八期活動中表現突出的21位朗讀者賦予“優秀朗讀者”稱號,對積極組織參與活動的社區授予了“優秀組織獎”。 《大眾日報》《齊魯晚報》《最泰安》對該項目都進行了跟蹤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圖書館的創新服務任重而道遠,廣大的圖書館人要與時俱進,奮發努力,積極探索圖書館變革的新形勢,開拓進取,勇于實踐,在強大新環境的支撐下,服務第一,讀者第一,一切為了讀者,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