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力
(南京市鼓樓區圖書館,江蘇 南京 210011)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30分鐘以內的視頻;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隨著網紅經濟的出現,視頻行業逐漸崛起一批優質內容制作者,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紛紛入局短視頻行業,募集一批優秀的內容制作團隊入駐。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00億,占網民整體的88.3%[2]。
目前短視頻已經成為繼微博、微信后,又一個公共性傳播的重要平臺,無論是在地鐵還是公交上,只要是拿手機的人,多半都會在刷短視頻,并且年齡段無論老幼。短視頻內容的生活化、場景化和社交化,娛樂性、知識性和獵奇性,完全符合目前人們高節奏生活的碎片化時間的剛性需求。
公共圖書館,尤其是區縣級圖書館,不僅承擔著圖書的館藏、借閱和研究的職責,更多的是承擔著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現在全民閱讀得到全社會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作為全民閱讀的主陣地,公共圖書館基礎性服務推廣的工作越來越重。
因此,宣傳服務成了近些年公共圖書館的重點工作,尤其在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如何利用各種網絡平臺、手機終端將自己的館舍、業務和服務推廣介紹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了解圖書館,喜歡圖書館,愿意到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正探索的課題。
而短視頻平臺的出現,可以使得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及各種特效有機結合,豐富公共圖書館宣傳服務的內容,推動傳播形式的多樣化,打造高效、立體、全方位的宣傳格局,從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圖書館宣傳服務工作的輻射力,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短視頻以短小精悍、碎片化傳播、題材多元、形式多樣等特點深受廣大用戶的青睞,公共圖書館在短視頻平臺發布的宣傳服務內容可充分考慮到短視頻的特點和公共圖書館的自身功能,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館舍介紹。公共圖書館的館舍分布、功能設置、樓層區域等等基礎性介紹,都可以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以系列作品的方式發布,用直觀的視頻向讀者進行生動的展示。在視頻內容里還可以選擇讓館長引領,各場地的館員自薦,小讀者介紹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第二,讀者指南。公共圖書館里的讀者證辦理、借還指南,檢索機的使用和找書方法,微信公眾號的證件綁定、手機續借,線上線下活動的報名路徑,都可以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手把手教給讀者,讓讀者不再面對生硬的文字通告自行琢磨,從而直觀感受到圖書館的便利。
第三,圖書推薦。公共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出版社、實體書店和名家資源,以真人圖書館的方式,邀請館員、編輯、讀者、作家等多樣人群,從自身實際出發推薦圖書。這樣的短視頻比冰冷的文字更能給讀者面對面的交流感。
第四,活動直播。短視頻平臺的最大功能之一就是直播功能,公共圖書館可以將其和館內的線下活動緊密結合,名家講座、親子活動、文化沙龍、戶外行走都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上直播,一方面,既滿足了不能實地參加讀者的參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展現圖書館自身服務和資源的契機。
第五,知識傳播。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在本地歷史文化宣傳和圖書館知識的傳播工作中,也承擔著重要作用。因此,也可以多推出一些本地的歷史文化小知識、自身圖書館的歷史故事以及圖書館學的相關普及小知識。例如南京市鼓樓區圖書館的抖音公眾號,就推出了“你不知道的圖書館冷知識”系列作品,介紹了南京圖書館和金陵圖書館的區別、一本書從拆封到上架的過程、腰封和外封在圖書館采編流程中的處理等等,深受讀者歡迎。
第六,文創銷售。短視頻平臺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銷售功能,也就是俗稱的“帶貨”。這一功能目前公共圖書館暫時都還沒有使用,但是隨著各級公共圖書館在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發日益成熟和完善的基礎上,結合短視頻平臺進行文創產品的宣傳和銷售將是大勢所趨。
第七,娛樂熱點。短視頻的娛樂性是吸引用戶的重要因素,前不久陜西省圖書館的導航機器人“吵架互懟”的短視頻熱播就可見一斑。公共圖書館也應當充分利用網絡熱點話題,拍攝發布有趣、輕松但健康、正能量的短視頻,比如“工作服變裝”“戰車出動”“館員的日?!钡鹊戎黝},向讀者展現公共圖書館溫馨有趣的另一面。
第八,館際互動。公共圖書館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上互動合作,共同宣傳推廣。比如金陵圖書館的抖音公眾號就聯合了全國多家圖書館的抖音公眾號,一起發起了“方言圖書館”的系列短視頻活動,各家圖書館互相留言評論,提高了活動的影響力和受眾的覆蓋面。
目前開通了短視頻平臺的公共圖書館的運營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1.服務外包。目前預算充盈的省級、地市級圖書館會采用這樣的運營模式,將短視頻平臺服務外包給專業團隊負責。圖書館自己做好監督指導工作,專業團隊負責整個平臺的包裝、策劃、視頻拍攝、制作發布、粉絲管理等等所有環節。這一模式的優點是平臺由專業團隊負責,呈現的視頻效果會更加專業化,運營管理更加系統。缺點是成本費用較高,并且因為館方不直接參與運營管理,對監管的責任和把控的要求較高。2.自主運營。這是目前大部分公共圖書館采取的模式,由一位或者一個團隊的年輕館員負責。這一模式的優點是運營成本較低,并且平臺由圖書館自主負責,內容把控、環節設置都更為自主。缺點是負責平臺的圖書館員大都不是視頻拍攝和制作的專業人員,只是愛好者的水準,同時,在各自崗位上另有重要工作,短視頻平臺只是日常工作兼顧的一小項,因此,在運營效果、工作精力和專業化都會不盡如人意。
第一,意識形態紅線不松懈。公共圖書館作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窗口,任何新媒體平臺的意識形態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因此,無論是服務外包還是自主運營,公共圖書館作為短視頻平臺賬號的主體使用者,務必要做好短視頻平臺賬號的監督、管理和把控,嚴守意識形態紅線,一定要在發布的內容中滲透有意義的生活方式及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實施有效的輿論引導,進而積極建構主流意識形態,弘揚網上正能量。
第二,重視賬號的運營管理。政務服務類新媒體平臺最忌諱的就是“死魚”賬號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因此,公共圖書館開通短視頻平臺后,一定要認真經營,有預算條件的圖書館可選擇服務外包專業團隊,暫無預算條件的圖書館也要盡量選擇有愛好興趣、業務技能強的館員進行運營管理。在運營管理中,和微信、微博等平臺一樣,公共圖書館要重視網友的互動,網友的留言、評論、提問要及時關注和回復,否則會嚴重影響對圖書館的信任度。
第三,立足專業原創性。公共圖書館要充分利用短視頻平臺信息多元化、時間碎片化的全新傳播方法和途徑,立足圖書館的專業特點,圍繞圖書館的本職工作,發揮館藏資源優勢,打造專業化、特色化原創內容。內容是短視頻的生存之本,通過優質的原創短視頻作品,既吸引了網友的關注,更是展現了圖書館的風貌,為圖書館的服務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推廣。
第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短視頻平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網友的參與度,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則是圖書館實現粉絲向讀者引流的重要措施。公共圖書館可以舉辦“粉絲圖書館打卡”“我為圖書館推薦書”等類似的短視頻活動,營造文化傳播、知識學習的閱讀氛圍,鼓勵用戶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親自參與短視頻的拍攝,激發粉絲與圖書館短視頻賬號交流互動的積極性,讓線上粉絲轉化為線下讀者,提高圖書館短視頻賬號的影響力。[3]
第五,多渠道宣傳推廣。目前公共圖書館的宣傳服務推廣官方介紹還大多都是微信、微博和網站這些“兩微一端”平臺,對于短視頻平臺的賬號官方宣傳還較少。而作為新興的平臺,短視頻平臺賬號的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公共圖書館應在微信、微博、網站等線上渠道及線下海報等多種方式推廣抖音號,從而增加讀者的關注度[4]。
第六,跨地域跨行業合作。網絡時代的新媒體平臺,為打破地域界限的合作創造了無限的便利,為社會力量的互動合作搭建了廣闊的平臺。公共圖書館可以整合各館資源、社會資源,利用統一的短視頻平臺,實現跨區域、跨行業的互動合作,比如某地區的圖書館可以聯合組織官方的短視頻活動,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和出版社、高校、企事業單位共同合作策劃短視頻活動等等[5]。
公共圖書館的短視頻宣傳服務工作剛剛起步,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公共圖書館還須充分地意識到短視頻所蘊含的龐大應用潛力,不斷地去進行實踐探索、發展創新和積累經驗,將短視頻平臺作為新媒體時代宣傳服務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積極將短視頻平臺打造成公共圖書館發揮便民惠民職能、創新服務職能和文化傳播職能的宣傳推廣新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