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戈騰
(工行武漢分行水果湖支行,湖北 武漢 430000)
在新形勢的社會經濟發展下,企業想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與企業經濟管理的水平密切相關。企業經濟管理對于促進企業向好向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許多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不重視企業經濟管理,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問題甚至資金鏈斷裂,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1]。因此,對企業經濟管理的策略進行創新,使得企業在新形勢的市場經濟下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是本文探討的重點,通過對企業管理模式的推陳出新,完善現有的管理制度,規范工作章程,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企業經濟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的整體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企業經濟管理是與企業的資金周轉、運作方面相關的管理,包含在企業管理之下[2]。而在新形勢的市場經濟下,企業經濟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與意義。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跨國企業合作變得越來越頻繁,單一刻板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早已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甚至拖累企業的發展腳步,因此,企業如果想要做大做強,就需要進行企業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在發展中不斷優化企業自身的內部結構,保護好企業的經濟利益。企業管理實際上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優質的企業經濟管理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益,同時,還能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不被時代所拋棄。
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國很多企業缺乏內部驅動力,企業領導不重視對企業的管理,更加忽視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只在乎提升經濟效益,只重視企業的生產、銷售環節,忽略了經濟管理,導致管理模式的混亂,公司財務不明確,致使公司經濟利益受損。同時,企業經營模式陳舊,傳統的經營模式死板且缺乏創新性,無法有效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無法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知識管理制度和用人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導致企業發展受到限制。此外,由于領導對企業管理的不重視,傳統的管理模式導致企業管理流程僵化死板缺乏活力,員工缺乏激勵,沒有積極性,缺少創造力,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綜上所述,企業領導管理意識的淡薄,是會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如果不適時革新,極有可能導致企業喪失競爭力進而黯然退場[3]。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夠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使員工更加積極對待工作,從而整體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創造力,相反,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則可能導致企業出現管理混亂,經濟效益下滑,財務混亂等現象,最終導致企業的惡性發展。有的企業管理制度過于死板,未能根據現實情況進行及時的改進,導致企業與員工嚴重分裂,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企業管理組織結構松散,制度不健全,時常出現員工鉆制度漏洞等不良現象。還有企業在管理制度上面進行了適時的改革但是浮于表面,缺乏有效的監督制度和落實機制,不僅浪費了制度制定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甚至阻礙企業的進步[4]。
企業經濟管理需要優秀的管理人才進行制度的建立、實施與監督,人才的素養決定了企業管理的質量。但是由于涉及金錢方面,加之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往往是由缺乏足夠的管理意識與專業性的親戚朋友擔任。管理人員的不專業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缺乏相關的知識背景,使得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撐,在制度實踐時往往漏洞百出,企業往往需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并且企業的經濟效益還會因此流失。另外,缺乏專業知識背景的管理人員往往過于注重對財務的審計,以數據衡量一切,缺乏多維度分析問題的能力,財務相關的賬目一旦出現問題,會使得企業管理難以推進[5]。
加強管理理念的培養,認識到企業的優點與不足,對企業在市場經濟下的位置進行準確定位,結合國內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進行創新改革。制定完善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積極性,提高生產能力,最終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提高的目的。選擇并培養綜合性素質的人才,公司內部形成良性的激勵制度,以促進員工的創新能力,并擴大人才儲備資源。加強風險管理,培養危機意識,居安思危,對企業發展可能出現的問題、新形勢下企業所處的困境等做好應對措施。
創新是一個企業能夠長遠發展,跟上時代潮流的保障,創新上進的氛圍不僅能夠促進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能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首先,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拋棄陳舊的思想,提高創新意識,了解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的發展動向,了解國家和社會對企業發展的要求,勇于創新、大膽改革,無論是大刀闊斧或是細水長流的改革都應該行動起來。其次,企業管理人員在企業向上發展的過程中更要居安思危,提高危機意識,企業的發展往往面臨許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問題,同時應該具備全局意識,在企業發展積極向上的時候,掌握市場的動向與消息,不要故步自封,只滿足于當前的利益。企業創新意識的發展需要自上而下,管理人員要鼓勵員工進行創新,進而增強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力。企業在應對困難時,管理人員應該積極面對,多角度尋求解決方法,不斷地思索、求取、創新,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完善的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對于保障企業決策的準確性與前瞻性具有重要作用。企業經濟管理主要依賴垂直組織結構,企業內部的僵化主要由于個管理環節煩瑣且不清晰,在創新管理理念的指導下,企業應積極調整組織結構,推動垂直管理結構向扁平管理結構的轉變[6]。在構建企業組織時,應該遵循精簡、高效的原則,控制管理成本,提高經濟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應該明確管理職責與職責范圍到個人,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推動企業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執行。優化組織結構使企業經濟管理具備靈活性,以此激發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
優秀的經濟管理人才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給企業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企業管理也應該奉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企業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具備足夠的管理知識、經驗與管理方法,保障企業管理的專業性。許多企業都缺乏這樣的管理人才,因此,相關領導應該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從新老員工中挖掘具有管理素質的人才,定期進行員工培訓與考核,提升其專業性與工作經驗,拓展員工的眼界,從而整體提升員工的綜合素養。為充分調動企業整體的生產積極性,企業應該設置相應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例如在銷售時采取直接銷售的方法,去除中間商,使得員工能夠獲得更高的報酬,但同時也承擔更高的風險,以此激發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并增強其責任意識,企業也因此具備更加強大的活力與創造力。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決定企業是否能長遠發展的標準,管理制度的缺乏會導致企業出現生產癱瘓、財務混亂等各種對企業的發展具有嚴重阻礙的問題,沒有管理制度的保障,企業的生產安全無法有效保證,產品質量沒有嚴格的把控,最終導致企業的信譽破產。如何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首先,全面分析企業的發展現狀,找出核心問題所在,針對在管理與生產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剖析,從而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制度試行過程中,收集具體問題,不斷改進,以期最終能夠獲得一個較為完善的適用于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其次,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墨守成規是不符合新形勢下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創新管理制度需要以市場發展為依據,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并結合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行合理的改革[7]。
企業的經濟管理應該與時代的發展具有協同性,同時結合自身資源與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以此制定適應企業發展的、先進的企業策略,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行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模式,提升企業整體的創新能力,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掌握市場經濟的發展動向,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提高企業整體的競爭實力。
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離不開優越的企業管理制度,優秀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能夠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使企業獲得長遠的利益。創新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從五個方面實行,增強企業整體的創新意識,優化組織內部結構、提高工作效率,培養優秀的人才以提升企業的軟實力,完善管理制度,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通過經濟管理制度的創新,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激發員工的創新與創造力,提高企業質量,推動企業向好向上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