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龍
(寧夏回族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1)
1989年自治區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是自治區編委批準成立的,1994年,自治區勞動廳申請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隸屬于自治區勞動人事廳,與自治區工人考核委員會合署辦公。2003年自治區編委重新核定了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機構編制和職能。
自2003年—2008年底,5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先后成立?;拘纬闪烁采w全區,具有一定鑒定能力和規模,通用工種與行業特有工種相結合、全國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和統一鑒定并存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體系。
審批建立了首批8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起,全區形成由61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站),18家行業特有工種鑒定站組成的技能人才評價服務隊伍。
根據人社部關于職業資格改革的具體安排部署,在我區企業、職業院校(包括技工院校)及全社會全面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截至2020年9月底,已完成10家企業的備案工作,完成了49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包括技工院校等在內)的備案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我區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建立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
原勞動人事廳轉發了國家勞動部《關于加強工人培訓工作的決定》的通知,對技術等級的達標培訓,崗位培訓,初級至高級技師培訓等都作了明確規定。人事勞動廳印發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工作實施辦法》,對考核范圍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同年9月,印發了補充通知,對組織實施中的具體問題進一步做了規定。認真貫徹落實了全國機關、事業單位工人考核工作會議精神,在做好各工種培訓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實施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人的培訓、考核、發證工作。自此至2015年,全區工勤人員崗位晉級考核工作一直順利進行。
1997年,自治區人事勞動廳、經貿委聯合印發了通知,把企業職工培訓工作和企業管理干部培訓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貫徹《勞動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相結合,建立培訓、考核與就業、使用、待遇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加速培養和造就一支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原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高技能人才養老保險待遇有關問題的文件,調整高技能人才退休待遇有關政策。同時,以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等門戶為依托,與國家職業資格工作網鏈接,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的作用,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宣傳,使廣大從業人員及時了解相關信息,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并按照培訓、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結合的激勵政策機制,完善培養、選拔高技能人才的評價方式,在重點建設項目領域技術工人中開展高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我區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使用、激勵。晉級等按照最新政策執行。
1991年,印發了我區技工學校畢業生實行兩種證書制度有關問題的文件,規定全區技工學校(含國務院部屬技工學校)逐步實行兩種證書制度。并率先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進行試點。在全區全面實施畢業生“雙證”制度。人事勞動廳轉發了國家勞動部通知,規定全區各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就業訓練中心和其他職業培訓實體的畢(結)業生,須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參加技術等級考核的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91.1%。以后每年對全部畢業生進行技術等級考核,使這項工作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每年都會安排安排和部署了畢業生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并主動為各類院校提供咨詢服務。院校學生鑒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我區技工院校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6年,我區開展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印發關于暫停高新技術考試的通知。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文件及通知要求,2009年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物價局聯合印發了通知。在我區開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2018年,印發了《關于做好特殊群體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擴大了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范圍。
1995年5月15日,自治區勞動廳成立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要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的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1996年至2015年,自治區人事勞動廳積極穩妥地實施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人的培訓、考核、發證工作。2019年,印發《關于做好我區機關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人員技能晉級考核工作的通知》及補充通知,重新開始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晉級考核工作。
自治區勞動人事廳召開了全區培訓工作會議,對全區工人技師評聘工作進行了總結。全區工人技師評聘工作進入了正常化軌道上,每年都完成目標計劃任務。截至2019年底,全區技能人才總數達到109.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8萬人。
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雙證書”制度試點范圍。從1993年起,未實行“兩種證書制度”的技工學校,其畢業生將不予分配和錄用;對畢業生考核三、四、五級技術等級又做了明確規定。以后每年對全部畢業生進行技術等級考核,使這項工作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此項工作一直順利開展,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我區在技工院校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的試點工作,試點成熟,則將推廣開來。
自1997年建立了全國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起,至2018年底,累計有95799人次參加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78653人次取得合格證書。共開展視頻編輯Premiere等8個模塊9個平臺的培訓考試??荚囌居?997年的1家發展到2018年的19家。根據改革要求,我區于2019年3月完成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后續工作后,停止了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工作。
我區首次開展了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農村轉移就業人員、城鎮失業人員、城鄉創業人員、復退軍人等特殊群體,2018年,印發了通知,確定刺繡品制作、手工編織、剪紙、老年人照料、燴小吃等18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組織全區精準脫貧49134人參加18項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有44097人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1992年,制定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工人技術比賽的規定》。舉辦了全國焊工技能比賽寧夏地區選拔賽;對“全國焊工技能比賽寧夏區《大橋杯》選拔賽”優勝者進行表彰。部分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的選手,出席了全國表彰會。組團參加了日本國第十四屆青年奧林匹克技能比賽。1997年,自治區人事勞動廳制定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技能大賽獎勵和全區技術能手評選表彰制度》。我區一名選手在第四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三等獎,是我區選手首次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獎,寧夏賽區獲得大賽組織獎。2015年,印發了寧夏職業技能競賽辦法及實施細則。并舉辦了2015年中國技能大賽—寧夏品酒師(葡萄酒)職業技能競賽等三個競賽。寧夏橫機工(電腦)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參加了全國紡織業橫機工職業技能大賽,并獲得團體第1名和個人總冠軍,實現了我區在全國比賽中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組織我區22名選手參加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這是我區參加世賽活動以來參賽項目最多、人數最多、取得成績最好的一次。2019年,組織我區選手參加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新增項目全國選拔賽。2020年8月9日—13日,組織我區16名選手參加由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舉辦的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被授予“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回顧歷史,就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我區技能人才評價工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一是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行動”,對標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和相關基礎產業發展,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力爭到2023年底,在區內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業態等重點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全覆蓋。力爭到2025年,全區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5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比例達到20%以上。二是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創新體制機制和模式,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辦好全區首屆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全力做好國家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選拔工作,做好“7·15” 世界青年技能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力爭產生各級“技術能手”1000名以上,每年帶動10萬人以上企業職工、院校學生、社會從業者學技能、練技能。總之,我們要立足本職,持之以恒做好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為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