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志 彥 張 彥 鵬 羅 宇
近年來,人員走失、自殺輕生類案件多發。警犬技術在人員走失、失蹤案中因其特殊性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獨特的作用,為此類案件的破解提供有力支持。本文結合筆者參與的一起人員走失案,就警犬技術如何在人員走失案中積極發揮作用進行分析。
2021年1月25日下午,接上級指令,甘肅省白銀市某鎮發生一起人員走失案,要求市公安局警犬基地進行技術支援。接警后,市公安局警犬基地主任張志彥立即組織4人4犬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后經詢問該走失人員家屬得知,當事人于前一日早晨9時左右離家出走,此人平時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不與人交流,每日獨自上山晨練,有抑郁癥表現。據當事人二兒子敘述,走失前夜其與父親因在通話中溝通不暢,導致其父情緒激動。走失當日早晨,當事人和往常一樣步行至居住地后山鍛煉,結束后未像往日一般待在家中,而是再次出門,隨后走失。走失時未攜帶身份證和通信設備,且手機內前晚通話記錄被刪除,家人在發現走失后,立即組織村民進行搜尋,并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在初步了解案情后,警犬訓導員對走失人員的居住地及其附近現場環境進行勘查發現,當地村民聚居區緊鄰黃河,位于黃河北岸,村莊與黃河岸邊有大片田地相隔,從居住地岸邊步行十幾分鐘即可到達黃河。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經綜合研判分析,現場指揮人員立即制訂用犬方案。以在報案人家中提取當事人的鞋物和日常用品作為嗅源,由當事人家屬將訓導員及警犬從村莊引至黃河岸邊,展開追蹤搜尋工作。根據岸邊現場情況,現場指揮人員將訓導員及警犬分為兩組對失蹤人員展開搜尋。一組2人2犬沿黃河上游展開追蹤搜尋,另一組沿黃河下游進行追蹤搜尋工作。此時天色已晚,現場光線環境較差,但訓導員與警犬仍然細致有序、謹慎認真地開展作業,對現場出現的足跡一一比對,仔細觀察警犬每一次重嗅處并進行分析研判,將可疑因素逐一排除。而對村民在搜尋中發現的可疑足跡也都利用嗅源進行警犬鑒別作業,最終將范圍鎖定在黃河下游3km的疑似當事人歇腳處。
當時已是晚上9點半左右,天色已經全黑,河邊寒風刺骨,但警犬訓導員頑強克服現場作業的惡劣條件,懷著強烈的破案熱情在對現場痕跡進行嗅源鑒別后,以此處為追蹤起點,對該條跡線進行追蹤。2頭警犬一前一后進行追蹤,沿著岸邊追蹤2km后在河邊公路處斷蹤,警犬訓導員嘗試在公路和路北側農田繼續追蹤,均未成功。此時,警犬訓導員根據現場條件地形和當事人家屬的描述判斷,當事人大概率有輕生念頭,極有可能已投河自殺。案件發生2周后,在距當地14km的黃河下游處發現疑似當事人尸體,經技術人員DNA確認,為該走失案中當事人尸體,系自殺溺水而亡。
一是要最大程度地提升警犬使用效能。在人員走失案中,警犬技術人員需要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充分發揮警犬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科學合理地使用警犬。只有這樣,訓導員在現場實際使用警犬的信心就越強,現場決策就越科學高效,警犬發揮作用就越大。
二是要做好現場訪問勘查工作。能否從實際走失案件現場中最大程度地解讀出蘊含的各類信息,直接關乎現場警犬使用方案的制訂,關乎著警犬使用的成敗,進一步影響到案件的偵破方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方向直接決定著后續的工作是否有效。因此,需要通過對現場深入到位、細致地勘查并結合現場訪問獲得的各種實物、言辭進行充分解讀、挖掘和分析研判,從中獲得與案件相關聯的相關信息進而更好地把握現場、吃透案情,提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提高警犬使用和案件偵破的效率。
三是做好現場嗅源的提取、保存與使用工作。警犬依靠嗅覺作業,能否從犯罪現場中最大限度地獲取、保存和使用有效嗅源,直接決定了警犬使用的成敗。訓導員在根據警犬使用方案攜犬開展追蹤搜尋工作時,要時刻解讀、把控警犬的作業行為,根據搜尋現場隨時出現的新的痕跡、案件線索對警犬的作業情況進行進一步分析,對警犬的下一步使用進行決策。
四是要打牢基礎,扎實開展針對性訓練。樹立講實戰、講實際、求實用、重實效的訓練理念,將實戰使用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情況融匯到訓練中,提高人犬現場應用能力水平,在實際現場使用中根據平時掌握的警犬作業能力科學制定現場警犬的使用方式和數量,這樣才能在人員走失案中真正做到知犬善用、人犬結合,實現警犬技術服務實戰的工作要求。
五是要做好各項后勤準備工作。出警前要做好各項保障工作,人員走失案搜尋現場一般具有搜尋范圍廣、警犬作業時間長,地形多樣的特點。需根據已掌握的案件現場情況準備好各類物資儲備,長時間作業時需帶充足的飲水、食物,保證訓導員及警犬的物質能量供應;在山區、荒漠等交通、通信不便的地方需攜帶通信定位設備,保證聯系暢通;夜間搜尋需準備好光源,保證充足的電量,以及備足防寒衣物,只有做好各項后勤準備工作才能保證在實際現場的警犬使用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