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龍 李志龍
2021 年1月4 日下午4 時左右,浙江杭州紅十字狼群應急救援隊(以下簡稱:救援隊)接到銀湖派出所的求助電話稱:杭州市富陽區某村一80 歲老人走失,需要緊急救援。民警先前排查了附近監控,發現該老人上午10 時左右在水庫周邊出現過,根據村民提供的信息和腳印判斷,老人很有可能溺水。搜救隊隊員在水面上搜索了一個多小時仍沒有結果,經再次分析研判,老人可能在附近區域或山上走失,于是改為使用搜救犬進行山地搜救。
救援隊接到指令后于晚上9 點攜帶搜救犬趕赴現場,救援隊隊員李志龍仔細了解走失人員信息后,放出搜救犬“哈尼”進行搜索。搜救犬感受嗅源后即向山上跑去,連續嗅聞搜索20 分鐘。由于速度太快,隊員們跑得有些疲憊,體力也有點不支,仍然咬牙堅持引導犬搜索。搜救犬“哈尼”經地毯式搜索后,在一處山崖邊有重嗅反應。救援隊隊員李志龍沒有一絲猶豫,隨即獨自先行帶犬跳到崖下進行搜索,消失在眾隊員的視野中。
隨后,山崖下傳來“哈尼”吠叫示警聲,緊接著救援隊隊員李志龍呼喊:“找到了!”搜救犬“哈尼”成功定位了走失老人,山上所有救援隊隊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檢查,老人生命體征正常,而此時的李志龍與搜救犬“哈尼”已累癱在地上,幸好老人安然無恙。
經過此次救援行動,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現場救援人員預先做好了研判部署工作。在現場勘查中,救援隊隊員尋找到走失人員的相關信息,及時分析研判,找準了搜救的方向,準確使用搜救方法。在搜救犬斷蹤后,沒有輕言放棄,而是多走訪、細觀察,尋找一切有價值的線索,為搜救犬成功施救奠定了基礎。
二是搜救犬平時接受了扎實有效的訓練。訓練是取得實戰勝利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將救援工作實際與訓練相結合,以實現“練為戰”的目標,真正提高搜救犬隊伍的專業素養,在真正意義上鍛煉搜救犬的適應能力。其次,完善訓練手段,加強服從性科目的訓練,增強其對訓導員的信任度和依賴性;增強搜救犬的嗅覺鑒別,嗅聞嗅源的技能,有助于提高搜救犬追蹤氣味的能力。最后,從實戰出發,全面提升搜救犬的搜索救援能力,科學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積極開展搜救犬訓練工作,進而對訓導員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只有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訓練,搜救犬才能毫不畏懼,從容不迫地完成各項搜救任務,訓導員才能對搜救犬的作業能力感到自信。
三是在實戰救援過程中注重人犬結合。在現場使用的過程中,人是決策者和指揮者,犬是執行者和服從者。救援隊隊員要充分發揮搜救犬使用的主導地位,平時提高搜救犬的訓練水平,利用好犬的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強化指揮員的用犬意識,在搜救中仔細觀察搜救犬的狀態,如果環境條件足夠,犬的狀態也好,就要充分相信搜救犬的能力,與犬默契配合,靈活、機智、高效地用犬,從而取得良好效果。
在此次搜救過程中,由于指揮員沒有及時使用搜救犬,耗費了很多人力和時間。因此,建議建立搜救犬快速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搜救隊伍的應急救援優勢,制定有效的應急出警預案,救援部門在案件發生后,應迅速采取多種措施施救,及時使用搜救犬,發揮搜救犬的獨特作用。此次救援實踐證明,搜救犬利用動作靈活敏捷和嗅覺靈敏的優勢,可以在野外山林中快速搜尋走失人員,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縮短搜救時間,為救援工作節省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