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紅,梁正滿,趙正海
(甘肅省天??h種畜繁育研究院,甘肅 天祝 733299)
天??h地處甘肅省中部,祁連山東端,素有河西走廊“門戶”之稱,曾是甘肅高山細毛羊育成縣之一。全縣轄14鎮5鄉、174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總人口23萬人。截至2020年末全縣共有肉羊規模養殖戶6 000多戶、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300個、家庭農牧場1 000余家,養殖量達140萬只,其中細毛羊76萬只、藏羊48萬只、其他16萬只。年出欄肉羊60萬只,年產值7.2億元。
經過多年發展,天祝縣建立了“種羊場+人工授精站點+養殖場(戶)”的三級綿羊良種繁育體系,以種羊場為依托成功創建了“種羊集中養殖+分散推廣”的綿羊繁育改良模式,先后引進特克賽爾、薩??恕⒉ǖ麓?、南非美利奴、歐拉羊、湖羊、杜泊、小尾寒羊等優質肉羊品種,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品種的肉羊進行了繁育改良。截至目前,天??h共建成綿羊人工授精站點129處、省級種羊場7個,年改良綿羊30萬只以上,全縣肉羊規?;_82%、良種化達85%。
全縣形成了甘肅高山細毛羊、藏羊的優勢主產區,湖羊及舍飼肉羊產業帶。形成了“放牧+補飼繁育育肥”和牧區繁育、農區規模化舍飼育肥的高原綠色肉羔生產格局。
在細毛羊優勢產區堅持肉毛兼用的改良方向,成功培育了“天華”肉用美利奴新品種。全縣共培育“天華”肉用美利奴新品種育種群26.8萬只,現存欄8萬余只。經測定新品種羊與原甘肅高山細毛羊相比只均增肉4.51 kg、增毛0.5 kg、增收200元。在藏系羊主產區針對藏系羊繁殖率低、個體生產性能不高、舍飼養殖應激反應大等劣勢,劃定了本品種選育區和新品種(系)培育區,堅持藏羊保護和開發利用并行,通過歐藏雜交對天祝藏羊及蒙藏混血羊實施提純復壯,通過湖藏雜交(對藏系羊導入12.5%的湖羊高繁殖率的遺傳基因)持續檢測各代次的多羔基因,加強生長速度和產羔性狀的選育,利用群體繼代選育法選育高繁藏羊新品系。在新品種(系)培育區推廣高繁新品系,并以新品系為基礎適時啟動新品種培育。依托甘肅省內科研單位和天??h種畜繁育研究院集成新品種培育過程中的選育、繁殖、飼養方面的關鍵技術進行輕簡化、實用化轉化和開發,促進藏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半農半牧區及南陽山生態移民區舍飼肉羊產業帶,以規模養殖場(區)為主體,引進高繁殖率的湖羊進行風土馴化、選育提高、擴繁增量及雜交利用,打造規?;?、標準化高原綠色肉羔生產基地,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加快天祝高寒牧區畜牧業轉型及現代畜牧業發展,培育發展具有天祝特色的“高原肉羔”品牌,打造高原綠色肉羔生產基地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天祝縣羊產業發展存在基地建設規模小,舍飼育肥規模小,飼養方式粗放,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水平低,規模效益不突出等問題。同時,天??h人口多、草原面積小、人工草地產草量低,牲畜飼養量增長與飼草料供給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除天然草原外,全縣每年約需飼草料82萬t,其中當地牧草及農作物秸稈約69萬t,其余13萬t需外調。此外,小麥、青稞等農作物秸稈不適合發展青貯飼料,能產生大量秸稈且飼喂效果較好的玉米等作物秸稈匱乏,農牧民使用的青貯原料大多購買于永登縣、景泰縣、涼州區等,增加了養殖成本。
近年來,由于種羊繁育成本大、引種費用高、投入不足等原因,縣域內種羊場引進的種羊較少,良種繁育能力和自我供種能力不強。雖有甘肅高山細毛羊、薩???、無角陶賽特、特克賽爾、波德代、杜泊、澳洲白等肉羊品種,但個體數量少、品種退化嚴重、專門化肉羊品種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天??h肉羊產業發展的新需求。此外,大多數養殖場(戶)受傳統生產方式的束縛,推廣應用羊人工授精改良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優質種羊覆蓋面小、利用率低。
龍頭企業數量少、實力薄弱,帶動能力不強。肉羊產品大多停留在初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不高,高原肉羔品牌效應發揮不夠,不能滿足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新需求;缺乏完善的肉羊產品市場營銷體系,農牧民專業化經營合作組織、中介組織和專業協會尚處于發展階段,90%以上的肉羊以活體形式販往外地,特色優勢不能凸顯特色效益。
按照“完善體系、夯實基礎、轉型發展、打造基地、提質增效”的目標,聚焦生態保護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以市場為引導、政策扶持為支撐,建立健全“種羊場+綿羊人工授精站點+養殖場(戶)”的綿羊三級良種繁育體系,通過優質種羊引進和選育擴繁有序實施肉羊品種培優改良工程,打造集規?;B殖體系、標準化生產體系、品牌化市場營銷體系、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飼草料供給保障體系、動物疫病綜合防控體系、畜產品安全監管體系為一體的天祝高寒牧區良種繁育生產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保障。
優化品種區域布局,精準施策,實施相應的遺傳改良計劃。調整優化畜種畜群結構,使能繁母羊占比達80%以上,推廣生態高效的生產、繁育模式,生產高原綠色肉羔。在細毛羊主產區大力推廣“天華”肉用美利奴羊和肉用性能突出的肉羊品種,實施“細毛羊選育改良+經濟雜交利用”的增效工程。在草地型藏羊主產區實施提純復壯和雜交改良試驗示范,持續開展適應高寒牧區氣候環境、適合舍飼養殖育肥的高繁系藏系羊新品系選育。在半農半牧區和南陽山生態移民區等舍飼肉羊產業帶,依托規模養殖場、家庭農牧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重點發展湖羊區域化規模養殖,通過薩湖雜交、杜湖雜交、澳湖雜交等繁育、生產高原綠色有機肉羊。
加大對縣域內種羊場的投入,切實發揮其良種繁育推廣的支撐作用,扶持引進對應市場需求、適合天??h羊產業高效發展的肉羊新品種,提升種羊場的自主繁育能力和供種能力,確保天??h綿羊良繁體系能持續發力,全面提高綿羊良種化程度。
依托天??h種畜繁育研究院,穩步實施與蘭州大學草業科技學院的技術研發合作,聯合組建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技術團隊,建設綿羊科技創新基地,用現代良種繁育技術為天??h肉羊產業提質增效精準發力。進一步健全穩定縣鄉畜牧技術推廣隊伍,全力助推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