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新舟”600貨機后機身剩余強度試驗第三工況——100%純氣密載荷工況試驗順利結束,標志著“新舟”600貨機后機身剩余強度試驗全部完成,為歷時8年的“新舟”600貨機后機身疲勞及損傷容限試驗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該項試驗是國內民機首次采用加速譜完成的多種載荷全尺寸大部段疲勞及損傷容限試驗。
剩余強度試驗是后機身含損傷主結構最為嚴酷的靜載荷試驗。為保證試驗的順利進行,由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工程技術中心、集成交付中心、質量適航部、供應鏈管理部、項目管理部和財務管理部組成的疲勞試驗項目團隊,與強度所密切配合、積極協作,通過科學嚴謹的損傷剩余強度評估分析、損傷修理的階段實施和嚴格規范的試驗流程,確保了試驗全部工況的順利完成。
“新舟”600貨機后機身疲勞及損傷容限試驗于2013年6月19日開始,先后完成了10萬次起落疲勞試驗、2.5萬次起落裂紋擴展試驗和3種載荷工況剩余強度試驗。該項試驗充分暴露了后機身結構的疲勞薄弱部位,試驗中大量有價值的疲勞裂紋數據和疲勞設計團隊對裂紋萌生及擴展數據的分析處理,都充分保障了持續適航資料的有效性和航線飛機的安全運營,也為飛機結構細節設計和改進提供了翔實的數據支持。經過此項試驗,疲勞試驗項目團隊進一步積累了民機全尺寸疲勞試驗經驗,為后續飛機研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