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富陽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0)
不完全統計,2006年以來,大型游樂設施事故中與乘客束縛裝置有關的26起,而2014年以來,27起大型游樂設施事故中,就有17起事故與乘客束縛裝置有關,比例明顯增加,問題突出,急需解決,如表1所示。
事故分析發現共同點:一方面,乘客束縛裝置失效;另一方面,存在乘客與乘人裝置分離的力,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事故。一定的條件下,重力、慣性力、離心力都可以使乘客脫離乘人裝置,研究發現,乘客脫離乘人裝置的趨勢,可以用人體坐標系的加速度表征。不同的加速度區域代表了不同的分離趨勢,越容易分離的情況,越需要采用可靠的乘客束縛裝置,避免乘客束縛裝置失效,而不容易分離的情況,則可以降低乘客的束縛裝置要求。
乘客束縛裝置失效,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1)與乘客束縛裝置聯鎖功能相關的事故15起,包括缺少聯鎖,未鎖緊安全壓杠即啟動設備、未系安全帶即啟動設備、聯鎖失效等。乘客束縛裝置的鎖緊裝置,在游樂設施出現功能性故障或急停剎車的情況下,應能保持其閉鎖狀態,除非采取疏導乘客的緊急措施。乘客束縛裝置的聯鎖功能廣義上是指乘客束縛裝置的閉鎖與設備啟動之間的聯鎖功能(自動聯鎖和人工聯鎖功能),自動聯鎖是指大型游樂設施乘客束縛裝置的閉合并鎖緊的信息或信號,通過傳感器自動反饋至主控制室,經由控制單元判斷滿足運行條件后,自動聯通設備運行回路,使得設備具備開啟條件的功能。人工聯鎖功能是指大型游樂設施乘客束縛裝置的閉合并鎖緊的信息或信號,反饋至現場乘客束縛裝置檢查人員,經確認信息或信號后,通過人工觸發獨立于主控制室之外的相關設施或按鈕,連通設備運行控制回路,使得設備具備開啟條件的功能。很多事故是因為未系安全帶或未鎖緊安全壓杠即啟動設備導致,這些設備如果具有聯鎖保護功能,可有效提高設備本質安全水平。
(2)乘客束縛裝置功能失效導致的事故6起,包括安全帶斷裂、乘客束縛裝置無法有效束縛乘客等。安全帶宜采用尼龍編織帶等適于露天使用的高強度的帶子,帶寬應不小于30mm,安全帶、安全帶卡扣組件、安全帶卡扣組件與安全帶的破斷拉力應不小于6000N。安全帶與機體的連接應可靠,可以承受可預見的乘客各種動作產生的力。若直接固定在玻璃鋼件上,其固定處應牢固可靠,否則,應采取埋設金屬構件等加強措施。安全帶卡扣組件應由金屬材料制成,應鎖緊可靠,在無外力作用的情況下,不應自行打開。安全帶應明確更換周期或更換條件。安全壓杠本身應具有足夠的強度、鎖緊力和適宜的結構形式,保證乘客不被甩出或掉下,并在設備停止運行前始終處于鎖定狀態。安全壓杠行程應可調節,壓杠在壓緊狀態時,端部的游動量不大于35mm。安全壓杠壓緊過程動作應緩慢,施加給乘客的最大力:對成年人不大于150N,對兒童不大于80N。

表1 事故記錄表
(3)乘客自行打開乘客束縛裝置導致的事故6起,包括自行打開安全帶、自行打開壓杠等。安全帶卡扣必要時應設置防止乘客自行打開的保險裝置。乘客不應隨意打開乘客束縛裝置的釋放機構,而操作人員可以方便和迅速地接近并操作釋放機構。
建議控制游樂設施加速度范圍、游樂設施的設計加速度范圍,如表2所示。

表2 產品的設計加速度范圍

續表2 產品的設計加速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