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在其上任以來的首場記者會上說,中國的目標是要做這個世界上的領先國家、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家,他同時說“但這不會在我的眼皮底下發生”。他的意思是,不會允許這一切在他的任期內發生。他給出了美國與中國競爭的三個辦法:一是加大對美國工人和科技的投資,將研發投資占GDP的比例從目前的0.7%提高到2%;二是加強盟友關系;三是繼續在人權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進入新世紀以來,外界越來越關注中美經濟規模差距的縮小,但中國從沒有把“超越美國”作為國家發展的目標,更沒有未來四年趕超美國的計劃。我們做的是,認真執行一個又一個“五年規劃”以及長遠的“遠景目標”,不斷解決自己的問題。然而,美國卻公然強調不讓中國超過它,而且拜登不是第一位談論這個話題的美國總統。兩個國家的道德格局已經很清楚地擺在了世人面前。
由于中美實力差距不斷縮小是事實,而且這會產生地緣政治影響,兩國的執政精英都注意這個事情,也是正常的,美國不希望發生這一轉變,也可以理解。但他們該怎么做呢?
拜登講的那三點中,第一點是對的,即增加美國自身的創造力和競爭力,但后兩點都是要對中國怎么樣,其宗旨明顯就是要壓制中國、圍堵中國、抹黑中國。即使第一點,也是像在中國壓力之下才采取的措施,試問如果沒有中國因素,美國就不增加科技投入了嗎?
美國要保持全面領先,中國不會有任何意見。美國若能繼續為人類貢獻更先進的科技,創造更高的勞動生產力,不斷提供示范,這是好事。但它沒有任何道理用壓制、破壞他國發展來保持自己的相對領先,這樣的念頭是自私的,如果將之付諸行動,則是邪惡的。
試想,如果中國不是把如何加快自我發展作為國家工作的絕對重心,而是把如何超過美國當作最高目標,那么我們是否要拿出很大的精力來從事破壞美國的勾當呢?因為中國多發展一塊,與讓美國損失一塊,對實現中國趕超美國的效果是一樣的。然而中國從來沒有掉入這樣的“超越美國”思維,我們想的和做的都是如何加快自我發展,中美實力差距縮小只是我們自我奮斗的客觀結果。
相比之下,美國現在的很大一塊精力用在了如何破壞中國上。美國的政治精英們對本國繼續發展缺少信心,更沒有真正的決心發動內部改革,重新煥發美國曾經傲視全球的活力。于是他們全都緊盯著中國,而且從上屆到本屆政府都宣揚美國的根本問題是中國造成的。他們的策略就是讓中國損失一塊,而美國通過原地踏步實現對華領先的重新擴大。他們不僅這樣想,而且孜孜不倦地嘗試實現這一目標的各種辦法。
這是美國自成為超級大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墮落,是美國政治精英們治國無術興國無方,只得求助于地緣政治角逐這一下下策的表現。什么加強盟友關系,什么維護人權,什么要捍衛民主,都是人在水里不會游泳的瞎撲騰,是給邪術披上所謂的道義外衣罷了。
我們想對華盛頓說,美國真的沒那么差,他們不必如此自暴自棄,把美國從一個現代文明的創造大戶搞成阻止人類正當發展與競爭的破壞者,以陰謀詭計的方式延續自己的領先,21世紀的美國不該這么沒出息。我們希望,無論它多強大,都同時是一個君子。▲
環球時報202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