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艷軍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丹東118009)
近幾年,MTO 技術逐漸朝著工業化的方向前進,這一趨勢加快了鹽化工/煤化工/ 天然氣化工原有產品格局的轉變速度,并為非石油化工提供了向石油化工進行延伸的途徑。目前,國內關于該技術的衍生技術,主要有UOP(惠生)、SMTO(SEI)和DMTO(大連化物所),三者既有一定的關聯性,同時也具有顯著差異。本文所討論DMTO 裝置的主線為設備模塊組焊,具有良好的經濟性與安全性,對該技術加以應用,通常可使相關企業獲得更為可觀的效益。

表2 反應器模塊化清單
DMTO 裝置所用管道/構架/非標設備均位于三旋區域以及反再系統單元,在實際施工中對該技術加以應用,其特點通常表現如下:其一,非標設備到貨方式以分段到貨及分片到貨為主,由專業人員在現場進行組焊與吊裝,現場僅預留檢修區供模塊預制施工使用;其二,對帶襯里管道進行施工的流程較多,工期較其他構件往往更長[1]。
對設備做模塊分段處理,通常要確保其與現場吊裝情況及要求相符,在保證吊裝環節不受影響的基礎上,快速安裝內部附件/器壁部件/勞動保護/接管的管嘴。僅有頂封頭襯里施工需要在地面進行,其余構件的襯里,均在安裝工作告一段落后,統一進行支模并澆筑(模塊化清單見表1)?;诜丛傧到y設備所開展組焊安裝作業,首選預制形式為模塊分段預制,由專業人員操控履帶吊、汽車吊,將其吊裝至相應區域,為后續施工的開展提供便利。事實證明,模塊化的優勢主要是能夠最大限度壓縮施工周期,但較易被前期的運輸與吊裝環節所制約,這點應當引起重視。此外,相較于原有施工模式,模塊化還具有以下特點:其一,可減少不必要的高空作業,為施工人員安全提供保證;其二,單體施工使管理難度大幅降低,真正做到在保證項目效果的前提下節約成本[2]。

表1 帶襯里管道的模塊化清單
在石油資源稀缺的當下,DMTO 技術的出現,為低碳烯烴原料提供了更多的加工途徑,不僅石油替代戰略具備了實現的條件,還為能源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某能源化工企業現有8 臺設備用來為DMTO 技術應用提供輔助,下文以反應器R1103 為例,對模塊化組焊所用技術及要點做詳細說明(具體清單見表2、表3),供相關人員參考。

表3 非標模塊化清單
該反應器的第一段組焊為待生催化劑對應汽提段的下段,與反應器殼體無直接關聯, 其安裝區域標高為EL5750-EL16000。到貨狀態為整體汽提器單獨到貨,對其進行吊裝的重量約為20 噸。
裙座/底封頭/三圈規格為Φ8800 的直筒節為第二段組焊對象,上述構件均被安裝在標高為EL16000-EL25300 的區域。裙座的到貨狀態為“筒體殼體與裙座分片到貨”,底封頭的到貨狀態為“底座環被分為四片至六片,封頭蓋與底封頭兩圈分片到貨”,另外,供貨商對內件進行成套供貨。對上述構件進行吊裝的總重量約為130 噸。
錐形過渡段/ 一圈規格為Φ8800 的直筒段/ 兩圈規格為Φ11000 的直筒節,共同構成第三段組焊對象,且上述構件均被安裝在標高為EL25300-EL36800 的區域。其中,錐形過渡段的到貨狀態為“三至四帶分片到貨”,供貨商成套提供相關內件,其吊裝總重量能夠達到88 噸左右。
該反應器的第四段組焊為四圈規格為Φ11000 的直筒節,該構件所處安裝高度為EL36800-EL45000。供貨商對殼體做分片供貨處理,吊裝重量約為75 噸。
旋分/封頂頭/頂平臺為第五段組焊的主要部位,上述構件所處安裝區域的高度為EL45000-EL49400?,F對其到貨狀態進行分別敘述:其一,該反應器所用旋風分離器的數量為十組,運輸車將其運至現場后,由專業人員在現場對其進行組對;其二,供貨商對封頭蓋與頂封頭進行分片供應,在安裝頂封頭的同時完成內集氣室的安裝工作;其三,待旋風分離器阻斷、頂封頭與內集氣室安裝工作告一段落,方可對頂平臺進行安裝。全程吊裝總重量約為230 噸。
DMTO 裝置可被拆分成諸多系統,由此可見,對其進行分段規劃很有必要。而模塊分段規劃是指有關人員以DMTO 裝置所展現出特性為依據,對設備進行合理分解,使其成為多個與模塊化要求相符的功能塊,隨后,按部就班的開展設備預組裝、附塔管道、勞動保護、電氣、襯里施工等作業,并在現場對該裝置進行拼裝,確保其能夠盡快投入使用。
模塊化組焊需對現場布局加以考慮,因此,設計人員應提前分析現場情況并確定布局。對本文所研究DMTO 裝置而言,要想使現場布局更加合理,通常需要對以下內容引起重視:首先,設計管道模塊及設備模塊起吊點,保證設計起吊點合理且科學;其次,在經濟、可靠和有效性原則指導下,對模塊化主吊和配合設備規格加以確定,本項目所采用模塊化主吊為750t 履帶吊和450t 履帶吊,配合設備為200t 汽車吊及100t 履帶吊;最后,對穩定框架及反再區域前預留出的檢修區加以利用,通過將項目所用履帶吊放置在該區域內的方式,真正做到全專業使用和全范圍行走,吊車價值自然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以非標設備總量為依據,在統一合理的前提下,從投入最小和收益最高的角度出發,對組對拼接點進行規劃,例如,環砼平臺與鋼平臺,此外,該區域還可被用來對旋風分離器進行預制與組焊。在實際施工時,有關人員應對順序管理引起重視,拼裝鋼構架的工作,通常先于設備模塊化兩個月開展,這樣做可使場地空間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本項目部分非標設備有鋪設內襯里的需求,施工人員出于將頂封頭內襯環節難度維持在較低水平的考慮,決定在拼裝封頭的同時開展內襯里相關工作。要想使工作效果達到預期,關鍵是對襯里搗實程度、錨固釘焊接情況、襯里烘干程度引起重視,這是因為上述因素均會給封頭吊裝可靠性造成影響。
由專業人員結合鋼結構對應管道走向及長度,對集中穿管位置進行選擇,穿管區域以管廊中部及端部較為常見。隨后,基于可利用空間對操作平臺進行搭建并固定,管廊管道水平運輸與垂直運輸所用工具為電動葫蘆,而對穿管、對接、安裝作業進行集中開展的目的,主要是打造高效流水生產線,在最大程度減少架設用量的基礎上,通過平行作業的方式,對工效進行提高。在對襯里管道進行單段施工的環節告一段落后,由施工人員充分利用車輛開展吊裝作業,并對鉸接閥方位等重要內容加以確認[3]。
本文結合反應器R1103 實際情況,對模塊化安裝要點進行分析。該反應器的規劃依據有管嘴、單吊重量、內件位置、板材高度、車輛選型,將吊裝木塊分為五個。對分段情況加以確定后,便可向供貨商就內件狀態提出要求,提前對吊裝所需平衡梁進行準備,在明確焊接吊點的基礎上,完成封頭組裝胎具的制造工作(如圖1)。隨后,再根據特定順序對模塊進行集中吊裝以及安裝。這一過程需要引起重視的部分,便是吊裝安全性和胎具可靠性,有關人員應通過實時監控的方式,確保危險因素可被及時發現并消滅。

圖1 封頭組裝胎具
上文所討論技術可有效解決常規施工方法常見的問題:a.內件及附件被遺漏;b.內件無法順利通過孔洞,由于該技術將多數環節移至地面進行,不僅降低了檢查和管理的難度,并使項目質量得到有效控制,還對不必要的高空作業、交叉作業和密閉空間作業進行了消除,施工安全性因此而得到了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