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書杰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442600)
兔肉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但是當前在兔子飼養管理中,仍存在諸多的誤區,例如:濫用抗生素、養殖觀念落后等等,嚴重降低了兔子養殖效益,因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現存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階段,部分養殖場戶在兔子飼養中,由于種兔質量不高,給養殖效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在種兔選購的過程中,忽視其質量,不重視選育培育,這是導致兔子養殖失敗的重要因素。 優質的種兔不僅僅是購買來的,同時也離不開養殖人員的精心培育,如果忽視選種及培育工作,必然會影響到兔子養殖效益。 不僅如此,當前部分養殖場戶在飼養管理中所喂食的飼料質量不高,營養單一,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盲目使用飼料添加劑,不僅導致了浪費,甚至會影響兔子的健康生長。 其次,在養殖中使用其他畜禽的飼料添加劑來喂食兔子,例如:雞用維生素、豬用生長素等,這是不利于兔子健康生長的。 再次,部分養殖人員在養殖中濫用“萬能”飼料添加劑,導致兔子出現營養過剩的現象,甚至會導致中毒。 最后,大部分養殖人員認為飼料中所添加的添加劑越多越好,其實并非如此,結合兔子生長情況合理使用添加劑最好。 甚至還有的養殖人員使用了一些假冒偽劣的飼料添加劑,不僅增加了成本,同時也給兔子的生長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現階段,部分養殖場戶在兔子養殖中為降低疾病的發生幾率,存在長期濫用抗生素及抗球蟲藥物的現象。 由于市面所銷售的抗生素種類較多,質量參差不齊,并且存在一些假冒偽劣的藥物,部分養殖人員在采購的時候無法準確地辨別,極易采購并應用假藥。 不僅如此,長期濫用抗生素藥物,會嚴重危害家兔健康。近年來,幼兔發病率不斷升高,包括:巴氏桿菌病、球蟲病等等。以球蟲病為例,部分養殖人員在預防中雖然喂食了抗球蟲藥物,但是幼兔卻依然會發病, 這主要就是由于長期濫用抗球蟲藥物影響免疫效果所導致的。 養殖人員長期使用同一種抗球蟲藥物,導致寄生蟲產生抗藥性,導致預防免疫失效,增加球蟲病的發病率。 此外,在使用藥物的時候,超劑量使用藥物或者藥物使用劑量不足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預防效果,嚴重的會危害兔子的健康生長[1]。
當前雖然大部分養殖場戶均意識到了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卻并不了解科學化的疾病防控知識與技術,針對兔子病情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更無法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延誤最佳的診治時機,增加了死亡幾率。 不僅如此,在預防接種的過程中,對于各個疫苗的接種時間、接種劑量及其適應癥不明確,這會給疾病的預防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
當前大部分養殖人員由于缺乏先進的養殖觀念, 導致兔子養殖失敗。 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不重視對養殖觀念的更新,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不利于兔子養殖業的發展。 其次,個別人員雖然認真學習養殖技術,但是卻缺乏實踐應用的機會,導致出現了高理論、低實踐的現象,降低了兔子養殖管理水平。 不僅如此,在兔子養殖中,部分養殖人員由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使用一些劣質藥、過期藥,還有的不注重藥物儲備工作,在兔子感染疾病的情況下才著急買藥用藥,延誤了最佳的診治時機,給養殖人員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阻礙兔子的健康生長及養殖業的良好發展。
眾所周知,兔子是食草性動物,在生長中,對于青粗飼料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在養殖中要堅持以青粗飼料為主、精料為輔的原則進行喂食。 同時要充分結合兔子的不同生長階段來合理地控制好青粗飼料和精料的喂食量,滿足兔子在生長期、妊娠期、哺乳期等各個階段的需求,促進其生長發育。
2.2.1 堅持科學養兔
在兔子養殖中,養殖人員要充分結合兔子的生活習性、繁殖特性以及消化特點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科學化養殖, 為兔子的生長發育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 應用科學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保證兔子健康生長發育,提高育肥效果,提高出籠率。
2.2.2 堅持預防為主
近年來,兔子養殖中疾病呈現出高發趨勢,嚴重影響兔子的健康生長,給養殖場戶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基于此,在兔子養殖中,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落實疾病防控工作,尤其是一些體質差的兔子,要進行針對性的管理,降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避免造成巨大損失。
2.3.1 定時定量喂養
在兔子飼養管理中,要始終堅持定時定量飼喂,夜間應加1次草,滿足其采食需求。 針對幼兔,要及時喂奶,并做好飼料補充工作,形成良好的采食習慣,降低消化道等疾病的發生率,保證兔群的健康生長。
2.3.2 定時打掃衛生
養殖人員要定時做好對兔舍的衛生清潔工作,及時清理糞污,用水清洗地面,確保兔舍光照通風正常,及時排出兔舍中的有毒有害氣體,避免出現中毒現象。
2.3.3 定時消毒
定時做好對兔舍的消毒工作至關重要,要使用無毒、無殘留、無污染的消毒藥對兔舍進行消毒,確保消毒工作的全面性和徹底性,為兔群生長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促進其生長發育[2]。
2.4.1 真愛心
養殖人員要熱愛兔子養殖產業, 密切留意兔群的生長狀況,全身心的參與到養殖中,實現科學化養殖,提升養殖效益。
2.4.2 真耐心
兔子養殖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每一項工作的開展,均需要養殖人員具備較高的耐心,不可急躁,不可粗心大意,嚴格管控好每一個環節,才能夠保證兔子的健康生長。
2.4.3 真細心
兔子養殖工作具備較高的技術性,因此養殖人員在飼養管理中要進行細心的管理,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差錯,確保兔子養殖工作順利進行。
2.4.4 真精心
兔子養殖要求多,技術性高,患病率及死亡率高。 養殖人員要想更好地保證兔子養殖產業的良好發展,降低發病率,就必須要進行精心地管理,包括;飼料、飲水等等,均要精心照料,認真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降低兔群疾病的發生幾率,以免造成損失。
2.5.1 不要凍著熱著
兔子生長對于溫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無論溫度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影響兔子的健康生長。 首先,兔子的耐寒性較差,最佳適宜溫度為5℃~30℃,如果溫度<5℃,兔子生長發育非常緩慢。因此在飼養管理中要認真控制好溫度,確保溫度的舒適性,避免被凍著。 其次,兔子也不具備較高的耐熱性,當溫度>30℃的情況下,會影響兔子的繁殖性能,無論是雌性兔子還是雄性兔子,其性欲會明顯下降,造成不孕不育的現象。 個別幼兔會出現“蒸窩”的現象導致死亡。
2.5.2 不要餓著
要想達到更好的養殖效益,提升兔子的出欄率,在飼養管理中要合理化喂食兔群食物,確保營養均衡,避免營養不足,更要避免吃不飽導致消瘦,發育遲緩。
2.5.3 不要渴著
兔子生長中對于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養殖人員要充分結合兔子的日齡、季節等方面的因素,為其提供健康潔凈無污染的飲水,滿足其生長需求。 尤其是一些母兔在產崽前,應飲用充足的水,避免出現撕咬仔兔的現象[3]。
2.5.4 不要喂霉變飼料
養殖人員在發現飼料出現霉變現象后,應停止喂食。 霉變飼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食用后會導致出現中毒現象,懷孕母兔會導致流產,造成巨大損失。
2.5.5 不要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武器,當前被廣泛應用于兔群疾病防控工作中,但是切記不可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濫用,會給兔群腸道微生物菌落造成影響,導致菌群失衡,同時會導致出現藥物殘留的現象。 因此要確保抗生素的合理化影響,避免出現藥物殘留及抗藥性現象。
2.6.1 適時配種
要想養好兔子,適時配種是一項關鍵性工作,適時配種能夠提高產胎率,多產仔、多活仔。 一般情況下,在配種的過程中應確保公兔、母兔均達到生理成熟期,體重在3kg 以上即可配種[4]。
2.6.2 適時接產
要結合配種記錄適時做好接產工作,這是提升仔兔成活率的重要舉措。 針對初生仔兔,要進行認真的護理,減少死亡率及患病率,保證其健康生長。
2.6.3 適時補飼
兔子生長至16 日齡后,即可開始喂食其豆漿、豆食渣,還可以將青草切碎后喂食新,滿足兔子生長需求。
2.6.4 適時喂奶
針對出生仔兔,在產后6h 內應吸吮充足的初乳,從初乳中能夠獲得豐富的營養物質,產生免疫抗體,降低發病率。
2.6.5 適時斷乳
當兔子生長至30 日齡后,即可斷奶,斷奶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逐漸增加飼料喂食量, 逐漸減少母乳飼喂頻率及飼喂量。
2.6.6 適時防病
及時做好疫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是保證兔群健康生長的關鍵。在兔子斷奶后1 周,為其接種兔瘟疫苗。還可以將“復方敵菌凈”加入飼料中,實現對球蟲病的有效防治。 將“神蟲速滅”加入飼料中,能夠有效防治疥癬病和腹瀉病。 此外,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些中草藥,提高兔群的抵抗力,降低發病率[5]。
綜上所述,當前隨著兔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積極做好養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針對當前兔子飼養中所常見的問題,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強化飼養管理工作,明確管理要點,提升兔子養殖飼養管理水平,提升養殖效益,促進兔子養殖產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