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堂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畜牧獸醫站 748102)
接種疫苗首先應視當地的疫情而定,然后,縣級畜牧防疫單位要制定相應的防疫措施,通過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種計劃,使某些特定養殖群體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通過持續接種,可以不斷提高接種效果,延長抗疫期限,確保畜禽在養殖期內順利長大。但在現實中疫苗接種期的時候,接種地區或者對象往往容易受到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疫苗接種失敗,從而產生免疫失敗的現象。
從大的角度來看,免疫失敗主要是由免疫對象在免疫期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產生的,在畜禽成長后期,疫苗并沒有取得相應的免疫效果,導致出現群體發病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接種疫苗后無免疫反應,接種對象雖然已經注射疫苗,但是對于疾病抵抗效果不明顯,就會導致免疫失敗[1]。
畜禽免疫失敗的原因還分為真假免疫失敗,假免疫失敗主要受特定因素的影響,疫苗本身還是有效的,只是沒有在受體身上體現出來,真的免疫失敗主要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疫苗已經注射但是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
目前,畜禽在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疫病還是以禽流感、大腸桿菌病、敗血癥、貧血等為主,其中,敗血癥霉形體病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常發生在畜禽身上,發病率一般可以達到40%左右。在發生這種傳染病的情況下,免疫接種有時就不能有效發揮其免疫的作用,相反,有的疾病還會導致部分畜禽會加重疾病,家畜和家禽的本身抗病性差,就會產生不了免疫應答,導致免疫失敗。
在當前隨著社會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也是導致家畜產生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工業化導致的環境污染就會嚴重影響畜禽的繁殖環境,導致畜禽免疫力低下
體質差,更加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導致注射疫苗之后免疫效果差或免疫反應差導致免疫失敗。
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由于畜禽飼養方法不科學等問題,使畜禽疾病畜禽疾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其中以禽流感病最為嚴重。導致家畜和家禽的死亡率直線上升,并且部分養殖場飼養條件差,且清潔、消毒、疫苗免疫等方面落實不到位,導致畜禽生活環境問題出現,免疫也就失敗了。
疫苗被污染。在疫苗生產期間,如果生產環境不衛生,不符合標準,很容易引起疫苗污染。并且在接種疫苗時對家畜和家禽進行消毒不完全,導致疫苗接種前受到污染,最終導致免疫失敗。而且疫苗的管理和使用不當也會導致此類問題的出現。為了保證疫苗的質量,一般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對疫苗進行冷藏。正確使用是保證免疫成功的基本前提。并且家畜和家禽需要使用的疫苗類型也不同,即使它們是相同的種類,也要注意劑量以及時間。這也會導致免疫問題的發生。
不正確的疫苗注射方法。在開展免疫注射工作期間,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操作員注射疫苗時,通常采用皮下注射和皮內注射的方式開展,但有些疫苗不能用上述兩種方法接種,使用這種方法,就會導致預防性免疫失敗。還有疫苗的劑量不適當,在畜禽疫苗接種期間,有必要參考畜禽疫苗耐受性、畜禽疫苗需求、畜禽總量等,通過以上的數據計算對畜禽應該接種的劑量,如果計算失誤,就會對畜禽生長產生影響,導致免疫失敗[2]。
所以,在接種畜禽疫苗的時候就應該有一個提前準備,首先確保接種操作人員專業技能確保各種方法都能夠使用,其次對于疫苗的選擇要選擇高質量有效果的,最后管控好疫苗接種的劑量,確保畜禽的接種劑量按特點分開,從而使得疫苗接種不會產生各種問題,使得免疫成功的幾率上升,再提升畜禽的抗疾病能力。
當前我國養殖的畜禽種類繁多,即使是相同品種之間也會有差異,不同種類之間的差異只會更大。在養殖業不斷發展的現在,導致畜禽的疾病類型逐漸增多,且疾病愈嚴重越難控制。目前,許多動物疾病的傳播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嚴重,對于國內的養殖產業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比如仔豬白痢,即使免疫能力強的品種,發病率也可達到90%。這種疾病在豬身上也很常見,即使品種之間有差異也會導致免疫失敗的出現。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由于品種的差異以及養殖技術和接種疫苗的問題,都會導致免疫失敗的出現,因此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疫情防控,從這三個方面進行防控,按規范養殖操作,才能保證免疫效果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