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基層社會治理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沈陽市皇姑區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深入開展“紅色家園”工程,提升社區治理能力、解決民生問題、化解各類矛盾,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僅使基層黨建工作有了著力點、黨員作用發揮有了新平臺,還進一步夯實了黨的群眾基礎。
皇姑區委成立“紅色家園”工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確定成員單位,制定下發《關于深入開展“紅色家園”工程,提升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能力的實施意見》,為建設幸福家園描繪了清晰藍圖。
在物業小區,推行“1+3+N”模式,即在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居委會、業委會及物業服務企業“三駕馬車”同時發力,輔之以區域內商會、商戶等眾多社會組織,協商小區管理事宜;在老舊住宅小區,加大力度織密黨建網格,突出黨組織領導地位,以黨組織引領下的業委會、自管會或議事會等形態的協商議事平臺,共謀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建工作體系,以“骨干倍增計劃”選樹“紅色頭雁”,以“社區黨校”強化家門口的“紅色陣地”,以社區“兩委”與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為“紅色紐帶”,著力打造“有溫度的物業”,進一步拉近與業主的距離;在矛盾調處、協商議事、平安創建等實踐中實現多元聯動,駐區各單位及“兩新”組織黨組織均簽訂“共建協議”,在資源共享的同時實現共同進步。
針對社區的堵點、百姓的痛點、工作的難點,皇姑區優化設置黨支部,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和廣度,科學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建網格,全區各職能部門積極融入其中,形成“街道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格局,不僅使黨組織的向心力顯著增強,基層治理機制逐步完善,工作責任進一步明確,還使大量矛盾糾紛在家門口的街道調解中心迅速得以化解,群眾關切、歷史遺留、久而未決的突出民生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2020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出現,“紅色家園”工程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街道社區吹響了抗擊疫情的“集結號”,各職能部門火速報到,衛生健康、公安城管、街道社區等單位黨組織積極響應,保持應戰狀態,全力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對重點防控區域進行鐵桶式全方位管理;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引領園區、物業、駐街單位掛圖作戰,以擔當有為給全區百姓吃了“定心丸”。例如,明廉街道引水社區黨委帶領13個黨支部堅守防線,工作穩妥有序;四臺子街道沈陽安寓物業黨支部連續24天為15個社區送去9431份盒飯;多個職能部門主動聯合解決居民樓水管凍裂、停電等民生難題;抗美援朝老戰士、86歲高齡的黨員志愿者同樣沖到抗疫一線……這正是:“紅色家園充滿愛,華夏大地處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