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升級,微信、微博、電腦軟件和手機APP客戶端等新媒體以其獨特的“微動力”將人們帶入一個全新的“微時代”。許多基層黨組織與時俱進地開展黨建工作,用好黨建工作的“掌中寶”,充分利用手機學習不受空間地域限制的便捷性,把對黨員和職工思想教育的觸角延伸到每次學習、每項工作、每個黨員,實現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不斷創新“黨建+”新模式。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以下簡稱“醫大一院眼科”)黨支部就是這樣把握“微時代”脈搏的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之一。
用好黨建工作“掌中寶”
醫大一院眼科現有醫護人員69人,其中黨員24人,每年服務患者近10萬人次、實施手術超5000例,是東北地區疑難眼病的會診和治療中心,多次榮獲醫院“病房管理及手術管理先進科室”稱號,眼科黨支部多次榮獲醫院“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由于醫院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每次都把全體黨員醫護人員一個不少地集中在一起學習、開展活動并非易事。“像我們這樣奮戰在醫療第一線的黨員雖然工作很忙,但都希望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能夠好好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及時掌握相關政策信息、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為了實現這個愿望,眼科黨支部主動進行了嘗試和探索。”支部組織委員、主任醫師萬超說道。
黨員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醫大一院眼科黨支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著力解決黨員思想教育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形式缺乏創新性等不符合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的問題,針對黨員醫護人員工作時間不統一、診療護理工作繁忙的特點,充分將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工具作為新形勢下開展黨員學習教育、創建基層學習型黨支部的有效抓手,使其數據共享優勢得到充分釋放,將黨員學習教育有效分散到碎片化的時間中,切實發揮了黨支部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能,增強了黨建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醫大一院眼科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認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將手機微信平臺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陣地之一,利用微信學習交流群開展“三微”(微匯報、微談心、微討論)工作,利用學習強國APP開展線上學習競賽,在邀請專家面對面講授黨課的同時開設“微黨課”,利用“釘釘”平臺召開線上視頻會議,開展學生評老師、護士評醫生、群眾評黨員等多項評議活動,既切實提升了支部黨員乃至全科職工間的溝通質量和工作效率,又使黨員學得有趣、學得深入,讓學習更富吸引力、黨建工作更生動活潑。
“2020年年初以來,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黨支部抓好黨員學習教育不放松,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團結帶領全科醫護人員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和診療工作,利用黨建工作‘掌中寶召開會議10余次、談心談話40余人次,及時了解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成長情況;圍繞醫護人員在診療、科研、心理等方面的現實問題集思廣益,推動各項工作健康穩步發展;進一步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學習身邊先進典型,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眼科黨支部書記、主任寧宏介紹。
利用現代社交工具抓好黨員的學習教育,僅是醫大一院眼科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的“冰山一角”。眼科黨支部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診療工作高質量發展,在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科醫護人員的積極配合下,充分利用黨建工作“掌中寶”,在醫療系統以“線上+線下”的方式普及眼科相關知識、交流工作心得、傳授眼病診療的最新技術,使每一名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都有提升:2020年,以PPT、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科普宣傳近百次,舉辦“我們對Toric晶體矯正散光到底了解多少”“關愛白內障患者、共享清晰視界”等專業知識講座10余次,舉辦“全飛秒激光手術研討會”“眼免疫病高峰論壇”等大型學術會議2次,成功舉行了“中國醫科大學第二屆眼科校友論壇暨眼底病診療技術新進展學術研討會”……
“光明使者”在行動
利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品牌美譽度,借助現代社交工具較高的用戶黏性,眼科黨支部將新媒體作為面向患者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手段,針對眼部常見病和多發病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網絡公益活動,在線解決偏遠地區患者看病難、到大醫院排隊看病難等問題,2020年,黨員醫生通過“智慧醫院”等服務平臺每月在線免費診療患者100余人次,開展公益講座30余場,受惠群眾達1萬多人次。
“您的光明,就是我的追求。”這句話是醫大一院眼科全體職工的座右銘。每年6月6日愛眼日,眼科黨支部都會圍繞愛眼護眼主題,舉辦“健康大講堂”“送醫下鄉”等公益活動。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全科醫護人員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獻愛心,定期到沈陽市盲人學校幫助低視力學生康復,不畏嚴寒酷暑,義診及科普宣傳的足跡遍布遼寧各地的企業、農村、社區等各領域,受益群眾無數。近5年來,胡悅東、孫一洲等8名黨員醫生先后支援新疆、青海等地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寧宏帶領科室骨干多次到受援地舉辦培訓班,開展大型義診和常見眼病防治知識普及活動,毫無保留地進行手術帶教,推廣應用先進的診療技術20余項,受益患者上萬人。多年來,眼科黨支部始終與眾多受援地區保持密切聯系,不斷為當地的醫療衛生事業作貢獻,被譽為“遼寧的光明使者”。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防疫物資出現緊缺情況,眼科黨支部“舍小家保大家”,主動將科室里僅存的100多件一次性手術衣上交醫院統一調配使用。全科職工都積極為抗擊疫情作貢獻:有的主動通過中國康復醫學會向武漢災區捐款,有的成功募集來大量急需的抗疫物資,有的不懼風險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送去生活物資。得知醫院血源告急,支部有8名黨員第一時間前去無償獻血,還動員家人、同學、朋友一起獻血……
一名患者在眼科留言簿上這樣寫道:“這里的醫生護士個個都是好樣的,有一流的醫療技術,有一流的道德情操,更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救死扶傷的奉獻精神。”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黨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