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江平
一個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與成長。“吃老本”長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復昨天的故事”難以鑄就明天的精彩。
敢于推翻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卻是可以修煉達成的事。悟得其中奧妙,必將受益無窮。
據傳蘇軾有一次去拜訪王安石,適逢其外出沒在屋,當看到桌上留有“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的詩句時,便提筆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蔭”。后來蘇軾被貶到南方某地,閑來無事的他一天聽見天上有只鳥叫聲奇特,便問這是什么鳥,當地人回答:“明月鳥。”過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見經常有一些黃色小蟲鉆進花心,便問當地人這蟲叫什么名字,當地人回答:“黃犬蟲。”蘇軾想起改詩的事,不禁汗顏。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未經自省的人生沒有意義。”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勇于推翻自己,理清自己的優長短處,對一個人的成長成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很多時候,否定別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難。不敢于“自我否定”或者不愿意“自我否定”的人,不能正視自身缺點短板,容易滿足于一時成績,很難取得長足進步。人生在世,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也不可能一直處于低谷。每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奮斗歷程永遠不缺少摔打、挫折和考驗,然而要領略“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就應該在不斷推翻自己、完善自己中披荊斬棘、奮斗到底。
推翻自己并非全盤否定自己,而是改造舊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做任何事情都應從現實出發。倘若效果達不到預期,或者方向出現了偏差,停下來就是止損,退回去就是進步。掩耳盜鈴、諱疾忌醫、一意孤行,甚至用錯誤掩蓋錯誤,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推翻自己,需要直面問題的勇氣、知過不諱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質。著名作家熊召政精心創作完《張居正》第一卷后,不料遭到編輯退稿。對此他一時難以接受,于是把書稿送給三個朋友看。結果沒有一個人說“這本書好看”,其中一位更是直言:“你那是學問書,拿來給我看做什么。”面對這些善意的批評,熊召政痛下決心,全部推翻重寫,才有了后來這部廣受好評的佳作。
一個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與成長。“吃老本”長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復昨天的故事”難以鑄就明天的精彩。身處新時代、邁入新階段、建功新征程,必然伴隨著新的復雜環境和風險挑戰。只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刷新思維理念、創新工作方法,經常讓自己的頭腦“換代”,始終跟上時代節拍,方能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推翻自己、找到自我、實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