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供稿

在全國人民喜迎2021年新春之際,1月29日,由商務部主辦、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和境外中資企業商(協)會聯席會議承辦的“四海同心,科學防疫,境外中資企業疫情防控線上專題培訓”成功舉行。商務部高度重視此次專題會,王文濤部長作出批示,張向晨副部長親自部署、出席會議并致辭,商務部合作司王勝文司長主持了培訓。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孟冬平書記、張伯禮院士和張文宏教授受邀作為主講嘉賓授課。
張向晨副部長充分肯定了境外中資企業及人員面對疫情所展現出的堅強、忍耐和顧全大局的精神,同時指出,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境外4萬多家中資企業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身處疫情險境,除了戰而勝之的決心和打持久戰的耐心,最需要的是科學的防疫知識和權威人士的建議和指點。此次專題培訓邀請張伯禮院士、張文宏教授和孟冬平三位權威專家作主講嘉賓,希望為大家做好有效防疫提供助力。
孟冬平書記在授課中首先介紹了防疫物資出口和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情況。2020年,在世界與疫情抗爭的過程中,中國成為全球防疫物資供應的“大后方”,向19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大量的防疫物資,盡己所能支援全球。僅口罩一項,就平均為國外每個消費者提供了近40只。受防疫物資出口帶動,2020年醫藥類產品出口同比增長80%,對整體外貿拉動作用明顯。其中,與西藥和中藥保健品相比,醫療器械的出口表現最為明顯,口罩、防護服、紅外線人體測溫計、診斷試劑、手套、病員監護儀等與抗疫直接相關的產品出口呈暴發式增長;與抗疫相關的抗感染、抗病毒藥品,以及因免疫檢測試劑出口暴增所帶動的生化藥等產品也大量出口。
其次,中西醫結合的“中國方案”成為中國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中醫藥在國際上受到更多關注,走向海外的步伐不斷加快。“三方三藥”確切的療效為中醫藥“走出去”增加了說服力,去年所有與抗疫相關的中藥類產品尤為受到海內外關注。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匈牙利等國的中藥需求迅速增長,特別是中藥飲片及配方顆粒銷量增加了2~3倍,常常出現民眾排隊購買的現象。
再次,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良好,發展生物醫藥已成為國家重點戰略。以新型疫苗、抗體藥物和基因、蛋白質藥物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生物治療技術、重大疾病診斷檢測技術、再生醫學技術正在快速提升,特別是全人源化抗體技術不斷獲得突破并日益成熟,為中國疫苗走向世界創造了條件。
來自武漢抗疫一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采訪中圍繞“弘揚抗疫精神,堅定文化自信”這一主題,詳細介紹了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2021年疫情暴發形勢下如何做好防護給出了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圍繞“復雜情況下的國內和國際防疫工作思路”的主題,針對境內外疫情發展趨勢、個人防護檢測與就醫、疫苗接種等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專業性解答。
此次培訓采取開放式直播的方式,全球超過70個國家累計超過3萬人收看了此次直播培訓,在境外商會、中資企業及其員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他們高度評價春節前及時舉辦此次培訓,很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準確地認識疫情形勢,更加科學地采取防疫措施,也更加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參訓人員表示將把自己的培訓收獲傳遞和分享給更多中資企業及海外員工,同舟共濟,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