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黃寶輝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為了讓殘障人士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國家要求公共場所要大力推行無障礙環境建設。由于鄉村旅游起步較晚,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短板”,隨著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地方性標準率先在浙江省麗水市“登臺亮相”。
2020年12月21日,全國首個規范鄉村景區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的地方標準——《鄉村景區無障礙環境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經浙江省麗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標準編號DB3311/T158─2020)發布。該標準是由浙江省松陽縣殘疾人聯合會牽頭,聯合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和浙江省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無障礙旅游研究所編制,無障礙旅游研究所所長黃寶輝為標準的第一起草人。該標準的編制和發布是浙江省《無障礙旅游服務省級標準化試點》的重要建設內容。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婦女兒童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獲取社會服務的基本條件。2016年8月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的通知》,批準了由中國殘聯、老齡委、住建部、國家旅游局等13部門聯合印發《無障礙環境建設“十三五”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發揮各自優勢,堅持問題導向,動員社會力量,創新發展方式,共同推動景區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提高無障礙服務水平。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公開發布的《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無障礙環境提升計劃”,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全省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鄉村景區增長勢頭明顯,但總體設施和服務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鄉村景區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將有力推動康養休閑產業發展,滿足老年人、殘障人群剛性需求,帶動鄉村經濟增長。
《指南》可謂亮點紛呈,主要有六大方面:
一是無障礙電子地圖納入標準。《指南》規定,景區應有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以數字方式存儲、可供查閱的標有無障礙機構、無障礙設施,具有自動導航、路徑規劃等功能的地圖。
二是突出與文化環境相協調。
《指南》規定,無障礙設施設置與景區公共空間環境和風貌相協調,具有突出價值的歷史文化區域,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前提下設置無障礙設施。
三是要求游覽場館進行設施無障礙化設計。《指南》規定,景觀通過環境營造,使殘障人士能享有良好的觀覽體驗。
四是景區交通設施設計無障礙化。《指南》規定,要合理規劃景區內部無障礙交通路線,無障礙游覽路線的規劃宜形成閉合環路,交通換乘接駁區域進行無障礙設計等。
五是景區售票處、出入口、游客中心設施進行無障礙化設計。
《指南》要求售票口設置低位售票窗口,售票窗口前應設置盲道;景區出入口、游客中心等位置宜設置無障礙游覽圖;游客中心宜采用感應式自動門,重要部位設置安全扶手;休息區域、游客室內外觀賞區域宜有無障礙設施;宜設置無障礙衛生間和公共衛生間內的無障礙廁位。
六是酒店無障礙設計。《指南》要求:酒店要與景區無障礙路線相銜接,還要設置方便導盲犬休息的設施。
《指南》在貫徹實施過程中,將規范鄉村景區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標準化流程,促進鄉村景區的旅游經濟發展,凸顯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產業拉動價值,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