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遼寧省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心 110032
關鍵字:奶牛;繁殖性狀;產奶量;產犢間隔
奶牛的繁殖性狀是由多個部分組成并受多個基因型作用的復雜性狀,如產犢間隔、產后配種時間,受胎率、使用壽命等組成。繁殖性狀受飼養(yǎng)環(huán)境、生理及遺傳等因素影響較大。一直以來對奶牛高產奶量過度重視造成奶牛機體能量出現(xiàn)負平衡,引起奶牛繁殖性狀衰退。1995 年開始許多國家采用平衡育種理念,在世界奶牛選擇指數(shù)中對不同性狀的相對權重做了調整,都增加了繁殖性狀的比重約16%,如加拿大CPI增加13.4%,美國TPT 增加13%,德國RZFit 增加20%等??梢姡弋a奶牛育種工作中不在是單一追求高產奶量而是平衡各性狀之間的關系,才能取得更好的遺傳進展和更好的效益。本文對繁殖性狀和與產奶量、產奶持久力及其他重要經濟性狀進行簡單綜述分析。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奶牛的育種工作中育種目標主要是提高產奶量,截至2018 年我國牛只單產達到20Kg,牛群平均單產已達到7.5t,奶牛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高產奶量的同時出了非常嚴重的繁殖障礙,如發(fā)情費異常,受胎率低,胚胎死亡、屢配不孕增多,產犢間隔延長等問題。有研究顯示,產奶量的遺傳優(yōu)勢增加1000kg,產犢間隔預計增加5 ~10d,而產產犢間隔每延長1個月,產奶量將減少2.5%,因為在高產奶牛在泌乳時會調用更多儲備能量,造成機體負平衡和體況損失,使機體無法維持正常代謝而導致機體不進行繁殖活動。但是產奶量和繁殖力之間遺傳機制不同,二者之間可通過平衡育種進行綜合選育,例如,多基因效應、連鎖和復雜的生理關系以求達到生產利益最大化。

泌乳持續(xù)力是個體牛只本次測定日奶量與上次測定日奶量綜合考慮時形成的一新數(shù)據(jù),體現(xiàn)個體牛只生產持續(xù)力,可隨胎次和泌乳階段變化而變化。泌乳持續(xù)力的遺傳評估是按應用于功能性狀的常用尺度表示。在各性狀這間的遺傳相關顯示泌乳持續(xù)力與產奶量、乳成分的增加具有有利的正相關,與繁殖性狀均為顯著的負的表型相關。奶牛的繁殖性狀是重要的經濟性狀,奶牛早期的產犢間隔和配種間隔可推測其晚期情況,并且具有中等遺傳為和較高的重復為。配種次數(shù)對總產奶量遺傳力較高,總泌乳量和泌乳持續(xù)力這間遺傳相關較小,當泌乳量達到高峰值泌乳持續(xù)力在90%~97%,但繁殖性狀與泌乳持久力卻有顯著的負相關。當奶牛群產量很高時,奶牛的配種間隔、配種天數(shù)都會有影響,如配種次數(shù)在1.5 次以上時,配種間隔與泌乳持久力的變異系數(shù)較大而總產奶量變異系數(shù)較小??梢娫诩訌娕H哼x擇時要運用各性狀遺傳力及繁殖性狀與泌乳持久力的相互關系來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
奶牛的繁殖性狀與泌乳、牛只健康之間存在復雜關系,在生產實踐中,對健康奶牛的定義傾向于優(yōu)秀的產奶和繁殖表現(xiàn)同時存在。在高產奶牛群中更容易出現(xiàn)繁殖障礙和其他代謝病,因為高產奶牛在泌乳時會調用更多的儲備能量,當機體無法維持正常代謝時,就會影響正常繁殖活動并造成體況損失,繁殖障礙與體況評分有很強的遺傳相關。有研究顯示,當體況評分低于2.5 分時,有83%母牛會出現(xiàn)繁殖障礙。另外,奶牛的生產壽命和繁殖力也高度相關,可通過選擇生產壽命實現(xiàn)對產犢間隔等性狀的間接選擇。牛群合理的產后配種天數(shù)可以合理的控制產犢間隔,從而充分發(fā)揮牛群的整體泌乳能力。產犢間隔過長會降低牛群的年繁殖率,當泌乳上升至高峰階段,產后配種率偏低,當高峰過后成功率就會有提高,有研究顯示產后90d 左右進行第1次配種,受胎率可達67.4%,產犢間隔約在380d 左右。這是牛群最合理的產犢間隔和最理想的情期受胎率。
但是奶牛泌乳和繁殖為之間的遺傳負相關存在不同且復雜的機制,因此在奶牛育種工作中,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以獲得在經濟上最優(yōu)的生產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