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琪劉延崢劉雅琪連雪洪*
(1.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辦公室,濟南 250012;2.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科研處,濟南 250012;3.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綜合樓建設辦公室,濟南 250012)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肺炎),讓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力資源調配面臨重大考驗。醫療衛生機構不僅要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還要加強院內感染防控,防止病毒傳播,同時兼顧急危重癥患者就診需求。人力資源是醫院的第一資源和戰略性資源,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價值,確保支援救治和院內防控同時進行,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醫院應急響應機制,合理配置衛生人力資源,同時加強醫務人員防護,避免病毒在院內傳播,對戰勝疫情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國家醫療服務的主體,公立醫院既要全力做好醫療救治支援工作,又要守好醫院感染防控的關口,同時安全有序做好醫療服務工作。本研究以某大型三甲公立醫院為例,總結醫院在疫情防控期間采取的衛生人力資源應急管理措施和成效,以期為其他綜合性醫院管理層部署可及的人力資源,充分應對嚴峻復雜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借鑒,具體如下。
疫情發生后,醫院成立防控指揮部,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經過前期人員摸排整合,統籌全院人力資源,打破部門(科室)界限和壁壘,堅持全院一盤棋,根據工作需要和形勢變化調整人力配置,全院統籌、分類使用、靈活機動、適時調整,從人員排查、組派援鄂醫療隊、專家指導、防護知識培訓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確保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工作順利進行,實現人力資源最優配置和效用最大化。
1.1.1 組建疫情防控管理團隊,分工定責
醫院第一時間成立全方位、立體化聯防聯控體系。首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為加大組織力度,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總指揮、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總指揮的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負責部署醫院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根據需要隨時召開工作會議。建立醫院應急指揮系統可以有效降低低效決策風險,提高高效決策收益[1],并在2003年防治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實踐中證明有效[2]。根據院區布局劃分督查片區,由指揮部成員組成片區督查組,視疫情形勢定期或不定期現場檢查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情況,及時發現、解決相關問題;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及工作職責設置綜合協調、醫療護理、物資供應、后勤保障、宣傳報道、安全保衛、督查督辦等工作組,及時處理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片區督查組和工作組形成每日處理、定期匯報工作機制。指揮部下設辦公室,抽調醫院感染管理處、醫務處、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宣傳部等部門人員組成,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動態發布,醫院人員及親屬情況(體溫、行程動態等)收集上報,統籌向各片區和工作組傳達部署并督導落實指揮部有關工作要求。由此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3]。通過推進實施“責任片區+工作小組”全方位立體化聯防聯控體系,醫院實現了院區防控“零疏漏”、醫務人員“零感染”。
1.1.2 “三道防線”人員各司其職,層層篩查入院人群
整合多部門力量形成專班,對院外院內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查,動態掌握相關人員情況變化。與“三圈層”管控模式相似[4],醫院設置預檢分診“三道防線”,每道防線均安排人員負責篩查。第一道防線為門急診預檢分診、各樓宇入口監測點和發熱門診由“預檢分診護士+保安+行政支援人員”組成的工作組,負責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填寫新冠肺炎防控告知書、核驗身份和體溫檢測;第二道防線為各診室(區)設置的護士站分診臺,再次測量體溫和詢問流行病學史,若發現患者需要去發熱門診,護士做好相關信息登記,送至發熱門診就診;第三道防線為診室的接診醫師,第三次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如果有異常要求患者返回護士站分診臺,若患者需要去發熱門診就診,安排護士站人員送至發熱門診就診。各防線工作人員均嚴格執行手衛生,穿戴相應級別的防護設備。督導落實疫情防控科主任負責制,制定執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入院患者審核書》,關口前移、層層審核,嚴把患者及其家屬、陪護人員、護工健康監測和排查關。
在院區入口處和樓宇加強門崗和值班管理,逐一對來院人員核對身份、測量體溫、信息登記,監督佩戴口罩。保衛部門禁止體溫超過37℃者、未佩戴口罩者、快遞員、外賣員進入各樓宇。同時,成立疫情排查專班每日對院內職工等進行排查?!叭婪谰€”有效實現了醫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工作,在省內醫療機構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開創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醫院發展新局面。
1.1.3 實施全院動員,統籌省外支援和省內幫扶兩個“戰場”
(1)組建援鄂抗疫醫護預備隊,加強援鄂一線救治工作
堅持全院一盤棋,聯防聯控、人人參與。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動員,營造全員參與、群防群治的濃厚氛圍。醫院從數千份集體和個人請戰書中遴選出專業技術過硬、身心素質強的醫護人員組建預備隊,隨時做好奔赴一線參與救治或輪替的準備。醫療隊應在研判疫情可能擴大前組建,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5]。醫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先后派出四批150名援鄂醫療隊隊員(醫師34名,護理人員116名)逆行出征、馳援湖北。援鄂醫療隊全力開展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充分利用醫療隊多學科協作優勢(涉及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急診科、麻醉科、全科醫學科、中醫科、重癥醫學科、護理等),綜合運用氣管插管、俯臥位通氣、營養支持、心理療法等治療方法,對危重癥患者實行“一對一醫生責任制”,指導診治高齡、合并多種慢性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共救治患者751人(其中重癥、危重癥患者共計164人),治愈率、好轉率等醫療指標均達到預期效果,實現了感染率為零的目標。為充分了解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情況,做好后勤保障,醫院設置一名熟悉臨床業務、工作經驗豐富、辦事能力強、身體健康的援鄂醫療隊專職聯絡員,負責與醫療隊溝通聯絡,及時了解醫療隊的工作情況,如工作量、困難和需求、人員健康狀況等,及時向指揮部報告;配合醫務處、供應處做好醫療隊的防護和生活物資配備情況等。制定聯絡員制度有利于共享前方信息,切實做好后方保障作用。
(2)調集多學科專家,指導幫扶新冠肺炎患者搶救
專家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關鍵性的支撐作用[6]。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專家對地方和定點救治醫院的專業支撐和智力支持作用,提升各地疫情防控和診治能力水平。醫院成立救治專家組,由呼吸科、重癥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等重點科室副高及以上職稱醫師組成,呼吸科主任任組長,在醫療組領導下負責診療指南解讀培訓、制定診療方案、疑似患者診治等。同時,醫院繼續開展對全省和各地市的技術指導和醫療救治工作,派出重癥醫學科、呼吸內科等專家,或聯合其他醫療機構的專家組成專家督導組,赴省內多家集中救治定點醫院開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負責綜合查房、組織會診、診療指導等?,F場會診治療新冠肺炎確診、疑似患者70余人次,開展遠程會診50余次。
1.2.1 組建應急管理梯隊,保障一線人力資源充足
疫情期間,防控是醫院第一要務。醫院堅持疫情防控全院一盤棋,行政職能部門圍繞臨床一線主動跟進服務,協調聯動,密切聯系。在保證完成本部門日常工作前提下,行政職能部門選派本部門符合條件人員組建支援臨床一線工作隊,協同保衛處、相關診室(區)形成“預檢分診護士+保安+行政協調人員”工作組,人事部門負責明確工作職責,制定排班表,統籌安排出勤時間和地點。工作隊對醫院各監測點進入人員做到體溫必測、流行病史必問、身份證件必查。隨著醫院逐步有序恢復醫療服務,面對可能出現的就診高峰,避免支援預備隊隊員過度勞累,醫院迅速整合工作隊,分批分組輪換值守,直至疫情結束。
1.2.2 依托健全的基層黨組織,建立人員排查專班
疫情之初,醫院迅速成立人員排查專班,對全院人員實行網格化、全覆蓋管理。在“防控指揮部(人員排查專班)—黨總支—黨支部(部門、科室)”三級防控體系下,加強對本院職工及家屬、規培人員、外協服務人員、進修人員、學生等的篩查和動態監測,信息每日逐級上報,責任層層壓實,專班負責匯總各類人群排查信息,提交醫院指揮部審閱。
1.2.3 保證科室人員正常運轉,提前謀劃恢復醫療后的工作
堅持主動報名和統一調度相結合,發揮醫生的自主性和團隊精神,調集內科及相關科室醫生至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等協助開展工作。根據不同地區疫情風險等級情況,安排低風險地區的進修醫生分批次、有序返回科室。調配住院醫師規培學員援助承擔援鄂任務的科室,援助時間計為有效輪轉時間,既能保證科室人力資源的充足,又能達到規培學員的輪轉要求。疫情期間,發熱門診等科室就診量較大,可借鑒急診醫學專業模式,即急診醫生經過臨床專業訓練,可以接診各??频募蔽V匕Y病人[7]。合理的護理人員配置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前提[8]。援鄂期間,醫院重癥醫學科等科室派出支援一線的醫護人員較多,造成科室護士短缺,為緩解科室人力資源不足,及時協調相關科室人員支援,保證科室工作正常運行。精準測算恢復正常收治病人后各護理單元人力資源情況,并做好應急預案。
1.3.1 多措并舉,開展基于崗位特點的分類培訓
以疫情防控為目標導向,制定人力資源基礎培訓和差異化培訓方案,切實提高培訓質量。編寫新冠肺炎防控應知應會學習材料供全員進行基礎培訓,內容涵蓋組織架構、工作流程、人員排查、院感防控等,明確醫院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與路徑。根據崗位職責,醫院人員進行差異化培訓:針對管理人員,重點培訓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技術指南及各項管理制度等[9];針對醫務人員,重點講解開展職業防護、清潔消毒、疑似患者處置和接診就診等;針對后勤保障、外協服務等人員,重點講解清潔消毒、醫療廢物和織物管理等;針對核酸檢測實驗室人員,進行專門的院感防控、生物安全防護培訓,其中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尤其關鍵[10];針對醫療廢物轉運人員,培訓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醫療廢物處置流程;對呼吸科等重點科室和重點人群開展專項培訓,及時掌握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識和技能。未來應重點加強對呼吸科、發熱門診、傳染病科等之外科室人員的院內感染防護培訓[11]。
1.3.2 分級培訓,培訓內容及時更新
為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醫院對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科主任、院感醫生、院感護士)首先進行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小班培訓。行政后勤部門和臨床醫技科室以本部門、科室為單位,采取分組式、分批次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培訓后,對全員進行線上考核,做到全員知曉、全員執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版本的更新,指揮部辦公室與時俱進,及時組織專家和成員培訓學習,并再要求各部門、科室自學。為減少人員聚集,醫院將培訓內容制作成短視頻、口訣、幻燈片、指南、流程圖等形式發布在醫院內網,通過微信公眾號、短信平臺、官網發布手衛生、防護用品選擇等防護知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在全院范圍內組織培訓上百場,累計培訓達10萬人次。通過全覆蓋、高頻率、抓重點的培訓,醫院各級各類人員有效掌握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技能,并能有效運用于各自崗位,為醫院筑牢疫情防控戰線打下堅實基礎。
1.3.3 統籌加強前方醫療隊和后方預備隊防護知識培訓
SARS期間,病房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對特殊工作環境的不熟悉、特殊防護的不適和不便、與家人長期分離、對因密切接觸而被感染的恐懼、長期面對重癥患者等的焦慮、恐懼等[12]。針對援鄂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裝備后出現不適的問題,整理應對方法并推送給前方人員,并將其納入援鄂預備隊員培訓內容。援鄂醫療隊在正式進駐病區救治病人前,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多輪系統化護理崗前培訓,確保真正掌握新冠肺炎臨床護理的要點。可以為醫療隊配備一名精神心理科醫師[13],建立“醫護人員身體不適上報就醫流程”[14],幫助開展醫護人員的心理危機干預,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傷害。
醫院積極組建援鄂醫療預備隊,圍繞重癥新冠肺炎診治要點、防護用品穿脫、院感防控知識、消毒劑正確使用、心理危機干預方法和入住酒店時注意事項等內容,分批進行集中專題培訓。醫療隊駐地的感染防控既是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確保醫療隊隊員平安凱旋的重要保障[15]。另外,護理部分批次組織護理預備隊員在重癥醫學科進行為期一周的臨床實踐技能培訓,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學習呼吸機使用、高流量吸氧機的使用、氣道管理等重癥患者監護及相關設備操作使用,同時學習援鄂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建議。研究表明增加醫護人員模擬訓練考核有助于其盡快掌握防護用品使用技能,降低感染風險[16]。根據前線醫療隊工作情況及時更新培訓內容,總結出一套實用有效的新冠肺炎防控和診治經驗,形成疫情防控整體方案、援鄂醫療隊醫護工作手冊等資料,分享交流后在省內產生一定影響力。
1.3.4 加強個人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醫務人員按照標準預防和額外預防的原則,正確選擇和使用防護用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COVID-19疑似和確診患者時應始終采取標準預防措施,同時還要采取接觸預防和飛沫預防措施[17]。根據工作場所和工作內容不同,采取不同的分級防護措施[18]。發布不同崗位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選用和穿戴順序圖表,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和防護面屏使用范圍,制定全院人員上下班途中、入室辦公、參加會議和急診科、感染性疾病科、醫技科室及普通病區醫務人員院感防護措施,隔離區防護用品穿脫流程。醫院定期現場督導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情況,全面落實防護用品管理規定。
1.4.1 關心援鄂醫護人員,加強心理疏導和物資保障 援鄂醫療隊救治任務繁重,使得護理人員往往存在焦慮、恐懼等心理應激反應[19],尤其是已生育的、非感染專業的心理壓力更大[20]。同時長期穿戴防護服等用品,出現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21]。高度重視援鄂人員心理健康,重點關注女性和缺乏應急救援經歷的護理人員[22],要求護士長每日與前線護士保持溝通;護理心理學術組成員建立了心理咨詢熱線,與前線及時對接。多方籌措防控物資,嚴格落實防護物資統一調配,重點保障前線醫療隊需求。
1.4.2 建立后勤保障機制,解除后顧之憂
為使前線醫護人員安心投入工作,解除后顧之憂,堅持“動作快、方法準、多層次、多維度”總方針,建立健全醫療隊員家屬“點對點、一對一”聯絡服務機制,從防護用品、生活用品、心理輔導、人文關懷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做好援鄂家庭的后勤保障工作。自醫療隊派出后,醫院黨委、工會和各基層組織第一時間視頻連線慰問抗疫醫療隊,通過走訪慰問、電話聯系、郵寄慰問品、發信函等方式,解決前線醫療隊隊員家庭的困難,提供包括子女學習、送貨上門、照顧老人、疾病咨詢等全方位服務。積極落實發放援鄂醫療隊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等措施,加強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的發掘宣傳,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23]。提前聯系醫院附近酒店,作為醫療隊返回后休息隔離點使用。同時,多次慰問醫院防控一線的發熱門診、門急診預檢分診、行政部門支援臨床一線等職工,加強人文關懷,保障全身心投入戰“疫”。醫院和社會的全力支持為抗疫醫務人員解除后顧之憂,為圓滿完成援鄂醫療救治任務、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醫院在后勤保障工作方面多措并舉,有效把好院感防控關,筑牢疫情防控堡壘。食堂把好職工及患者“入口關”,保障一日三餐供應,要求分散就餐,必要時取消堂食。提供營養膳食,增加平價干凈蔬菜專區。高度重視醫院衛生和病毒消殺工作[24],每日對全院范圍進行消殺,發熱門診、食堂、電梯、各出入口門簾和空調進出風口等重點區域加強消殺頻次,最大限度降低接觸性傳染的風險。
疫情期間,醫院以功能定位和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采取科學研判、提前謀劃、全員參與、動態調整的人力資源應急管理措施,優化各類人力資源配置,激發人力資源潛能,建立實施全方位立體化聯防聯控體系,有效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實現了院區“零感染”,保障了患者和醫務人員安全;提前組建援鄂醫療預備隊,第一時間派出醫療隊奔赴一線,圓滿完成援鄂醫療救治任務;動態調整調度人力資源,逐步恢復日常醫療服務,在省內醫療機構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傊?,疫情期間,醫院采取人力資源應急管理策略,在屬地防控、援鄂救治和醫療服務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梢哉f,通過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對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順利進行和有序開展醫療服務已經起到并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國外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境外輸入病例數量明顯增加,醫院疫情防控壓力仍然較大,疫情防控的重點是防止周邊及疫情風險區病例輸入,同時做好院區感染防控工作,在此過程中,人力資源應急管理仍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