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琛珍
(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BIM 技術在使用時能夠通過計算機共享平臺,跨越多個部門傳遞和一起分享相關的項目信息,同時以數字化的方式向工作人員展現這些項目信息,以此輔助工程各個項目的順利開展。由于傳統工程造價管理的工程量巨大,隨之增加了相關技術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使用BIM 模型能夠將計算的準確度大大提高,同時可將人工無法處理的問題有效解決。為了使建筑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與管理,本文對于工程造價中對這項技術的應用進行探討。
BIM 模型又被人們稱為建筑信息模型,空間思維、幾何學等各種建筑及其他專業的要素均包含于該模型中,生命周期內的所有建筑構建動態,利用該技術的獨立分塊功能得以展現。相關設計人員可以全面的掌握所有建筑構建的布局,同時可以優化每一道施工步驟,從而對工程造價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也可將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有效處理。建筑行業應用BIM 技術可將建筑物施工及設計、信息以數字化形式集成,使建筑行業工作人員對這些數字信息,能夠靈活熟練的使用。如果需要對每一個建筑物構建進行展示,可以利用這項技術的數字化功能將傳統平面圖紙以二維平面展現在人們面前,轉化為可從各個角度且擁有多幅圖片的立體建筑。該技術能夠在三維建筑模型中,能夠完整的將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過程以數字化信息的方式展現出來,所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施工期間的工作,完全可借助信息共享平臺進行優化。利用該技術創建的三維數字模型融合了諸多專業,通過信息化施工中的流程、項目組織等,將各專業的施工關系和構件對象清晰的展現在工作人員面前,將科學的技術指導提供給建筑項目施工優化以此大力推動建筑工程建設。
傳統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缺乏成熟的技術方法,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依然借助人工管理方式,無法使專業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這種弊端也在BIM 技術的應用上有所體現。作為舶來品的BIM 技術在國內沒有足夠長的發展時間,這導致整個社會普遍缺少對該技術的理解,能夠熟練應用該技術的專業優秀人才也嚴重不足。國外對該項技術的定義包括了物聯網、3D 打印建筑、建設機器人等很廣的范圍,多數國人卻對BIM 技術的定義狹隘,認為其只是虛擬可視化或是模型及軟件,并沒有將該技術理解成是一種能夠引導接受者借助信息化方式開展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方法。這些片面的看法導致該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稀缺,對該技術的理解無法深入,加上當前國內建筑產業對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到精細化的運營維護缺少相應的資金和時間去維護支持,國內建筑產業沒有足夠的規范化程度。致使社會各界的參與主體對該技術始終無法達到高度的共識。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往往會涉及設計方、監理方、業主方和施工方等多個利益相關方,傳統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由于缺少能夠獲取各個相關方認可的統一平臺,導致他們一旦遇到問題時很難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嚴重降低了工程施工效率。加上施工項目彼此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獨立性且項目種類繁多,加劇了財務數據關聯性嚴重不足的情況,致使數據信息在編制期間面臨極為被動的狀況,對后續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順利開展極為不利。另外某些國內建筑企業為了獲取施工目標,往往會將報價壓低,施工后借助設計錯誤引發的管理漏洞或設計變更將利潤增加,而BIM 技術的應用會嚴重影響該類群體的利益。
建設項目中的一切信息數據可通過BIM 技術轉化為三維模型,設計變更、市場價格變動及施工變化等的調整信息輸入于模型中,便會在整個數據庫中相應的自動調整[1]。利用該技術建成的模型還可利用數據庫詳細分析與匯總項目資料,從而快速查找有效信息,更為準確方便的交流和共享數據,防止各建設階段及各方間出現信息孤島。BIM 專業算量軟件的工程量計算精度很高,融合了計算規則與國家規范的軟件能夠大幅的提高計算精度,其他專業得益于此,不用再將模型反復建立,這樣也避免了重復錄入數據的情況,使各個不同專業能夠更好的協調與融合,大大減輕工作壓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后續工作的質量。
工程造價設計階段的概算編制能否合理,會受到資料是否完整、設計深度是否充足、資料是否精確等很多因素的直接影響,當沒有準備足夠材料時,即能提供工程的施工地點、建設規模和工藝流程等信息資料時,才能查閱與其相似的工程預算編制并使其成為參考依據后,才可對后續的各種工程參數進行動態調整。如果缺少相類似的工程資料信息,則施工設計圖紙的編制和使用概算指標。注意設計一定要達到一定深度才能確保科學合理,方案優化、質量管控與該階段的工程造價關系極為密切,利用這項技術建立的工程模型計算造價的準確度更高,有效提升計算結果的精確度。建筑企業同樣可以利用該技術將以往的造價核算數據累積于數據庫中,同時按照各階段的工程造價指標對合理的設計指標進行選用,以這樣的方式可使工作強度大幅降低并減少浪費,使用該技術的建設和設計單位可對建筑信息模型進行合理調整,這樣可避免浪費同時能夠大大降低工作強度。借助該技術建設和設計單位可通過動態調整建筑信息模型使其合理性大大提高,另外需要結合實際狀況給予優化措施,然后取得更加直觀的工程造價數據,從而將更多的便利提供給工程造價的科學管控。使用相關軟件也可對設計成果進行檢查,從而及時查找出其中的問題[2],給予有效措施為之后的施工活動做好鋪墊,確保造價保持穩定。工程成本的模型可借助傳統CAD 軟件設計圖紙,在魯班算量軟件中導入后便可自動生成并獲取相關的造價數據。這可以將工程量的計算時間有效縮短。
工程造價往往會受到投資決策的極大影響,建筑企業會由于錯誤的投資決策而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失去市場競爭力導致資產危機爆發。因此企業應當高度重視該階段,使其符合實際狀況才能對工程的經濟效益進行估量和評價,如果技術水準已經達標還要估量和評價造價的投資方案,利用這項新型技術累積檢索以往的數據資料,然后快速抽取,為工程造價估算和造價活動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并且可幫助業主對最理想的設計方案進行選用。按照數據庫中的信息,可利用BIM 技術對工程造價模型不斷完善調整,保證工程后續的建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支撐,并將工程造價結果的準確度提高。建設單位注意在該階段時建立起BIM 模型,以便能夠在優化項目方案的同時,更加深入的分析財務信息[3],為了切實提高工程項目在該階段的預測水平,將更多的便利提供給后期施工單位對各項方案的確定,通常工程項目的同裙房相連結構和標準層是1~10、11~13 層,這兩層在工程投資運算中又會分成兩個部分,利用這項新型技術建造的模型,按照相關要求對工程造價進行估算,可獲取大約8%誤差的工程造價結果。
設計單位在該階段通過信息模型獲取相關的工程數據信息[4],從而減少不合理的工程量計算導致的糾紛并避免某些問題,將施工清單合理編制。使用模型對工程量進行核算,并將核算結果作為參考依據下發給下屬的投標單位,以此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投標文件,能夠使中標概率有效提高。
施工建筑材料的價格一定要控制在投資預算范圍內,利用BIM 技術計算施工時的數據可及時將問題查找出來并給予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樣可避免返工,并使時間大大節省,同時還可有效節約成本。另外由于過去建筑工程往往有多個部門進行施工管理,導致工程進度的計算很難統一并出現差距,過多的差距會降低準確度甚至會導致工廠重復施工,一連串的影響會增加施工成本并延緩施工速度,因此通過BIM 技術可有效反映施工使用材料的數量,同時可進行限額領料,將以上問題避免的同時將返工率有效減少。
以往的工程竣工結算需要使用傳統平面圖紙,工程量的計算還要涉及工程聯系單和設計變更單,不同種類的工作相互獨立導致過程變得十分復雜,一旦核對工程量時結果與實際狀況出現很大差異,整個工程量的計算過程需要雙方造價工程師再次進行詳細的核查,使用這項新技術可大幅度提升審核計算工程量的效率,該技術的三維可視化功能又可使結算資料變得更加規范。
綜上所述,作為新型技術的BIM 技術使工程造價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以往人工計算導致的低效率也大大提高,優化的管理使工程量計算更加準確。同時工程造價信息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得到有力保障,由于該技術在造價管理期間能夠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因而可使工程項目發展獲得有力的技術支撐,建筑行業必須對該技術的使用高度重視并不斷完善,才能促進行業健康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