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測臺風時,科學家主要預測臺風的強度和登陸地點。兩者都不是簡單的任務,其中,臺風強度的預測最具挑戰性。臺風的強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海水溫度、大氣濕度和臺風內的氣旋情況等。這些因素一旦發生變化,臺風的強度也就隨之改變。這也是為什么,在臺風預報中,更多的是即時的臺風強度報道,而非臺風強度預測。
對于臺風路徑的預測,氣象學家則根據相關的模型和方程式來進行。這些模型是利用以前的臺風的相關數據來構建的。在先進的衛星幫助下,科學家獲得及時的天氣數據,然后再把這些數據輸入模型,同時搭配能描述海洋和大氣運行情況的方程式,然后利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出臺風可能的軌跡。
美國氣候與環境學家
亞歷山德拉·富蘭克林·張

“西班牙流感”并非科學名詞,更準確的叫法是“1918年大流感”,而它實際上已經發生過第二輪了。引起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毒株就與1918年的相同,只是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演化之后,它們的毒性已降低了許多。2009年H1N1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為1.8萬,遠低于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5000萬。
1918年大流感之所以這么多人死亡,主要原因是消息閉塞。其實,1918年流感早已在美國發生。彼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了保持士氣,美國政府就掩蓋了疫情,任由不知情的美國士兵把病毒帶至歐洲。除了西班牙,歐洲參戰國家也出于同樣的理由,繼續隱瞞疫情。加上當時戰爭所導致的惡劣的衛生環境,致使1918年大流感死亡人數眾多。
所以,在消息更靈通、衛生條件更好的以及世界更和平的今天,1918年流感大流行不會造成高達5000萬的死亡病例。在新冠大流行一年之后,好消息是,新冠疫苗已經開始大規模接種了。
英國病毒學家? ?杰里米·羅斯曼

蜜蜂和黃蜂的毒液都是混合毒液。它們的毒液都由多種毒素構成。只需15微升的蜜蜂毒或黃蜂毒,如果換算成重量的話,那就是約1/65000克,就會造成劇痛、腫脹、發紅和局部組織損傷。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對比兩者的疼痛程度已無太大的意義,因為它們所帶來的疼痛感相差無幾。如果被蜜蜂或黃蜂叮了10次以上,則需要立即就醫,以避免蜂毒對內臟造成損害。
跟黃蜂不同的是,蜜蜂在叮人的時候,會把自己的內臟和蜂針留在人的皮膚上。如果不把它們清除,它們就會持續地造成疼痛。另外,蜜蜂在叮人時還會釋放帶有警告意思的化學激素,以把這個人標記為潛在敵人。被標記的人在靠近其它蜜蜂時,更容易被攻擊。
英國昆蟲學家? ? 理查德·瓊斯
火星上的土壤雖然沒有微生物和腐殖質,但植物生長靠的是水、二氧化碳和光照。科學家稱,火星上可能有水,火星表面也是有陽光的,而火星大氣層二氧化碳又頗多,由此可見,火星上是可以種植農作物的,但長得好不好就說不定啦。但是,火星土壤中含有許多重金屬,這些重金屬會被種植的植物吸收,當人們食用這些植物時,人體也會吸收這些重金屬,大量食用則會重金屬中毒。這也不能說是絕對的,沒準以后的科技足以改良其土壤成分,就可以像《火星救援》中的男主角一樣,種植出馬鈴薯呢。然后慢慢地營造出一個“綠色”的火星,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科技讀者? ? Area 51.
我認為未來人類是可以在火星上種植農作物的。人類一直都在研究火星,雖然現在的技術水平有限,不能登陸火星,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我相信未來人類能登陸火星。登陸火星之后人類在短時間之內也是不可能在火星上種東西的,這需要對火星環境進行改造才能做到。現在已經有科學家在做改造火星的研究,雖然現在看起來很難實現,但是并不代表未來實現不了。如果改造不了火星,那還可以改造植物,讓它們適合火星的環境,能在火星上生長起來。
如果地球上的植物能在火星上生長起來,那火星變成綠色星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不過這是非常遙遠的未來的事情了。
大科技讀者? ? 追夢人
我覺得人類可以在火星上種植植物,但是是在人類棲息地里種植,而不是戶外,畢竟火星的環境與地球差別還是很大的,從地球帶去的植物肯定沒辦法在那里生活的。如果是為火星“量身定制”的植物那可以另當別論,不過這些種在火星土壤中的農作物能不能食用就不得而知了,據說火星土壤中含有有毒物質,人類如果吃了這些作物說不定會中毒呢。
大科技讀者? ? ?長頸鹿的哀歌
2020年第11期泛泛之輩讀者問:如果宇宙飛船以20%光速飛行,會發生什么?
20%光速是相當快的速度了,現在還沒有宇宙飛船能夠承受這樣的高速度。假設宇宙飛船能達到這個速度,那么科學家們應該已經能夠造出能抵御超高溫的材料。這是因為高速飛行會使飛船的船身與外界物質的摩擦加劇,可能會導致飛船表面溫度過高,而且粒子的撞擊還可能將飛船表面砸出小孔洞。如果飛船的表面材料無法抵御這樣的高溫,那么可能會出現船毀人亡的情況。
大科技讀者? ? 上善若水
首先,宇宙飛船的速度達到20%光速是非常難辦到的,不過也不是完全辦不到,現在已經有科學家在研究了,據說太陽帆飛船能達到這樣的速度。但是太陽帆需要在有陽光的地方才能有這樣的速度,如果遠離恒星,那么速度肯定是沒有這么快了。
如果是說載人的宇宙飛船的速度的話,我認為達不到20%光速這樣的高速。一方面,載人宇宙飛船較重,雖然在太空中能量消耗較少,但是如果是從地球發射出去的,那么初始速度就沒辦法達到20%光速;如果是在太空的某個地方發射或許有可能可以實現高速運行,不過還要注意,高速運行的飛船還要足夠結實,不然太空飛船會四分五裂的。
大科技讀者? ? 宇宙騎士
2021年第01期讀者向讀者提出的問題:
假如人類的宇航員在外星球遭遇了外星細菌,這些細菌會讓他們生病或者死亡嗎?
大科技讀者? ? 張易歡
如果讓地球和火星互換一下位置,會發生什么?
大科技讀者? ? 小白要逆襲